人教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题。(13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人不知而不愠(?????
)?
(2)吾日三省吾身(?????
)
(3)思而不学则殆(?????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甲】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节选自《宋史》)
注: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箧(qiè):书柜、书箱。④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1.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段2处)。(2分)
既
薨
家
人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
二
十
篇
也。????????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学而时习之②普少习吏事
B.①可以为师矣②及为相
C.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②读之竟日
D.①可以为师矣②太祖常劝以读书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写赵普万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1-3题。(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不亦说乎(??????
)
③吾日三省吾身(??????
)?
④博学而笃志(??????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2分,共6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5题。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诲女知之乎(
)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3)则不复也(
)
(4)是以谓之文也(
)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
以
谓
之
“文”
也
(2)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
3.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这三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5.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4题。(15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
意思。(5分)
(1)不亦说乎????说:???????
(2)人不知而不愠??愠:???????
(3)传不习乎????传:???????
(4)必有我师焉???焉:???????
(5)博学而笃志???笃:???????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人不知∕而不愠????B.传∕不习乎
C.可以为∕师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
4.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
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3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
参考答案:
(一)
1.(1)生气?
(2)反省?
(3)危险(4)喜好
(各1分)
2.(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2)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各2分)
3.
温故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每个成语各0.5分)
4.言之有理即可:内容1分,其实或体会1分,结合自身1分。
(二)
1.既
薨/
家
人
发
箧
视
之
/则
《论
语》二
十
篇
也。
2.C
3.①②略
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围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说乐于读书的好处。(意思对即可)?
(三)
1.①按时;②通“悦”,愉快,高兴;③反省,自我检查;④坚守,坚定;?
2.①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快乐吗?②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一个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其中;③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昼夜不停;?
3.C?
(四)
1.(1)通“汝”,你,你们
(2)什么
(3)再次,重复
(4)因此
2.(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4.第一、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5.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五)
1.(5分)说,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坚定。
2.(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困惑。(2)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
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3.C
4.学习方法示例: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
?品德修养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