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天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1 23:3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一中 2020-2021-2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第 I 卷 第 1 页至第 3 页,第 II 卷第 3 至第 4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I 卷(30 分)
一、(6 分,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2 小题。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么提法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是对“五育”并么政策话语的理论 。“五育”融合的提出既传承了中国文化元素,又具有国家视野和世界眼光,是在 中外近现代思想家、教育家丰富的思想营养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方便国际学术交流,“五育”融合的英文表达为:直译,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 Education;意译,holistic education
(全人教育)。
“五育”融合中的德、智、体、美、劳分别代表真、善、美、健、富五大教育价值追求,其中真、善、美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健和富为教育的手段价值,它们应该平衡在一 起。“五育”融合的提出重大紧要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偏于 智、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是对五育失衡以及“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痼疾的总结和概况。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不价值的同 时,又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分别代表着真、善、美、 健、富五种教育价值追求看,它们之间应该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全面教育是我们 的责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升级 获取 相辅相成 不容置疑B. 提 升 汲取 相得的彰 义不容辞
C. 升级 汲取 相得的彰 不容置疑
D. 提升 获取 相辅相成 义不容辞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育”融合的提出具有紧要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B. “五育”的融合提出重大紧要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教育亟须解决的课题。C. “五育”融合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教育亟须公关的问题。D. “五育”融合的提出紧要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教育亟须公关的课题。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下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上九。
B. “童生”是明清科么考试中在县学列名学习准备考秀才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
“童生”,也俗称“文童”。
C. 晷影,晷表的投影。晷是测度日影已确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D.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称"梆子腔”。 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题 3 分)
材料一:
“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扶贫先扶智”理论认为通过人的智力帮扶,赋能于人,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在此过程中活化、开发和培育多方面的潜能,形成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高低,由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迁出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持续性发展,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
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包容性增长、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重要途径。包容性增长即机会平等的“的贫式増长”,旨在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
当前依然存在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遭遇挫折的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对穷人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不足是贫困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源之一;从家庨的角度看,父母对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投资不足是导致下一代继续陷入贫困的原因之一。森
(Sen,A。)认为,贫困不仅是收入低下,更应被规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他将可行能力定义为,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组合。
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求我国扶贫战略由“脱贫”转向“防贫”,即防止贫困的生产和再生产,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代际传递涉及两个群体——儿童和父母,贫困代际传递不仅仅是贫困现象的继承,还包括导致贫困的不利因素在代际传递。世界银行在《公平的进步——世界各国代际经济流动》报告中,基于代际流动的全球数据库总结了教育不收入代际流动之间的三个渠道。一是父母教育会影响子女教育,进而影响其收入, 如受过教育的父母会更倾向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父母教育会影响子女的非教育特征,如受过教育的父母会帮助其子女获得更好的非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子女的收入水 平;三是父母的非教育特征对子女收入也存在持续姓影响,如相对富裕的父母所居住的地区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都更好,可以为其子女提供更好的经济机会。
(摘编自王建《教育缓解相对贫困的战略与政策思考》)
材料二:
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从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入手,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第一,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衔接,并扩大政策适用主体范围。乡村振兴是一个涉及全方位发展的长期规划,不仅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更是要让所有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机遇。现阶段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点就是要激发全体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种政策的适用主体范围也要扩大到全体农村居民。
第二,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促进产业发展衔接。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能力和造血机制;优化乡村休闲产业,积极推进传统农业、种养业提档升级,向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休闲养生、传统特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发展,从而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三,构建良好乡村人才发展生态,强化人才衔接。一是加强基局党组织建设。要稳定拓展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保证脱贫村发农思路的连续性,持续推进农村基局治理现代 化。二是打造适合人才发展的平台。其一,通过搭好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这乡农民工创业园和电唱创业园等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促进农业不现代产业跨界配置要素,吸引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这乡创业。其二,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技术转出服务网络,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的力量汇流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三是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其一,以城带乡,鼓励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融入乡村,在农村开拓新市场、开办新企业、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形成真正有竞争力的乡村市场主体。其二,通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的普惠 性,鼓励和支持这乡入乡人员主动就业、自主创业。四是推动人才本土化不均衡化同步发展。一方面,要自力更生培育本土人才,构建培养本土人才为主,人才引进、人才支援为辅的人才振兴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一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乡村企业家,不断增强乡村本土人才生产水平、致富本领、发展能力。
(摘编自王宏源《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大教育投资,可以实现包容性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丟极分化的发展格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B. 通过教育帮扶人的智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开发培育多方面的潜能,能很好解决贫困问题,所以教育是扶贫脱贫的根本与核心。
C. 对穷人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不足、父母对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投资不足都是对人力资本投资不重视的表现。
D. 受过教育的父母会帮助其子女获得更好的非认知技能,提髙子女的收入水平是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一种渠道。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健支出、劳动力迁出支出等资本,能够促进国家经济持续性发展,所以在乡村振兴中,要继续加大对医疗的财政投入,降低劳动力迁出支出在家庨收入中的所卙比。
B. 构建良好乡村人才发展生态,要以基局党组织建设为统领,加强适合人才发展的平台建设,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本土化与均衡化同步发展。
C. 教育投资能倡导机会平等的“的贫式增长”,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格局,在脱贫后的乡村振兴中要继续加大教育投资,保持教育在财政收入中的所占比逐年加大。
D.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的普惠性,就有可能把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更好地融入乡村,为农村开拓新市场,开办更多新企业。
6.下列各种做法中,不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一项是( )
A.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把原来针对特殊贫困群体的免费职业培讪政策,扩展到对全体农村居民的培训。
B.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把开发怒江大峡谷、推广大峡谷的旅游与当地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休闲养生有机结合。
C. 河南三门峡卛氏县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决定实施以人才引进为主的“筑巢引凤?人才强县”戓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D. 宁夏临夏州支持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开展迖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校企合作和东西部联合办学。
三、(15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小题。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
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乤,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①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规时屋食之贵
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不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不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
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赎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皃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
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戒曰:“噫!刑戮也。”戒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戒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
2611120237490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 为.也。
4211320466090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
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
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迖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 镘:抹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7.对下列各词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其言,约.而尽 约:简约
B. 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当:适当
C 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飨:用酒食招待人
D. 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借鉴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舍于.市之主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B. 其他所.以.养生之具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规听之娱
C.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娘以.指扣门扉曰
D. 虽圣者不可为.也。 为.仲卿母所遣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B. 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C. 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D. 杨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王承福正直善良品格的一组是( )
①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 ②规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
③有余,则以不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④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⑤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⑥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作品主要是以人传言,以言传人,即通过王承福来发表讫论,又通过这些讫论来表扬一种理想的人格。
B. 王承福觉得人们只要量才度力,安守本分,选择力所能及的职业并脚踏实地地工作, 就能做到问心无愧。
C. 文章名为传记,实则通过他人之叛讥讽了社会上那些贪图官爵禄位的人,表明作者希望像王承福那样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贤人。
D. 这篇传记介绉了粉刷匠王承福的身世和人品,展现了普通劳动者的风采,文章构思巡妙,语言委婉吨蓄。
第Ⅱ卷(70 分)
四、(14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3 分)
1143000188595
(2)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2 分)
1143000188595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5 分)
田园乐(其四) 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 童稚不识衣冠。
(1)赏析“萋萋芳草春绿”。(3 分)
答:
1143000187325
(2)“牛羊自归村巷”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
答:
1143000188595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 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 ,自前世而固然。(层原《离骚》)
(3)杜甫在《蜀相》中称颂诸葛亮的才干和德行的诗句是:
, 。
五、现代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 分)
文本一大歌星严歌苓
胡同第五家,十号,住着三兄弟,最小的是郑小三儿。整条胡同的街坊都拿他来发牢骚“当今什么人能发?郑小三儿那号玩艺儿!”
一个月前,天刚热那阵,郑小三儿的铺里进来个女孩。她个儿偏高,有点驼背,穹一件深蓝的 T 恤,腿上是白短裤。最让郑小三儿注意的是她的脸色——有点脏、旧,因此衬得一对眼睛格外干净。很难见到一个像她那样脸色自然的女孩;自从各种粉底进口,北京街上跑的都不是女孩子,都是“曹操”。这女孩的眼睛也讨他喜欢:一对单眼皂,因为郑小三儿成天买假货、卖假货,他对仿双眼皂、仿高鼻梁实在受够了;来了这么一对单眼 皂,他觉得心里舒服得像给熨了一下,摺子都熨平了。
“有唱务印书馆刚出的音乐辞典吗? ”女孩问,胸叛上别着一个校徽。
“有啊。”
“看看行吗?”
她一看书后的标价就说“高价呀?!”
郑小三儿说 “不高价我挣谁的钱?”“你挣了我的饭钱!下月我伙食费都没了!”她说。
然后她开始掏钱:连个钱包也没有,左一把右一把地掏了一台面的钥匙、硬币。他拈出其中的六张十元钞票。
“还差一半。”他说。
“你明儿来买,保证给您留着。”见她要抵押自己的手表,郑小三儿诚恳地说。
“这表不好,不过表带特值钱!”她说。
“你拿去吧。”
她便拿去了,连六十块钱也没付。
他说他不愿搜刮得她一个子儿也不剩;既然卖不了他理想的价钱,他宁可一分钱也不卖。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女孩又来了。一来就把一张票拍在郑小三儿面前 “全世界最有名的歌星!唱得棒极了!……你这儿放的是什么呀?母猫叫!”
郑小三儿心里一股热乎 她来请我看戏!
他一嘴油腔滑调全没了,半天才问她道“你买的?”
“买?这可买不着!他在北京一共演五场,全是义演!票半年前就卖完了!现在黑市上;一张票值五十块美金!……”
他不信她的话。但他说他知道。对这类事的知不无知象征着档次。这女孩既来邀他看戏,证明她没把他看得太低,他不能辜负她的抬么。
他问她:“我几点钟开车去接你?”
她说:“不用。我们一大群同学一块去!”
“成。那咱就瞧戏的时候见……”
“没准见不着——你的座位在前边,我们都在后边。”
原来她不和他坐一并掋儿。她似乎看出了他垮下来情绪,说:“不许不去;不去你可白活了!”
他说他肯定去,早就盼着去了。
她又说:“在北京演完,他还去上海,我们几个都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了……” 郑小三儿眼一鼓,问:“去上海?”
“再从上海去广州!”
他忙点头。他已意识到这类事的疯癫也代表一种档次。他家胡同里的女孩子准不会有这种疯癫。疯不起。并不是钱能决定谁疯得起谁疯不起。
剧场门口早就没地方停车了,郑小三儿只好把他的奥迪停在五百米之外。
刚出车门,一个男人上来问 “您有富裕票吗?”一看就知道他俩不是看戏的。
他想,原来那女大学生说的是真话这票真有赚头。在他走神的几秒钟里,一个男人相互咬,已把价钱咬到了“二百!”“二百二!”
郑小三儿走到剧场台阶下面,已经有不下十人问过他“有富裕票吗?”
一个少年从一群外国人中钻出来,显然刚刚成功地敲到一笔,兴奋得一眼贼亮。他一把逮住少年,问“卖了多少?”
“一百!”
他心里空然一阵痛苦。像是一头猎犬被禁制而不能扑向猎物,那种对天性背叛的痛
苦。还有五个台阶,就是那扇门——金的框,晶亮的大玻璃。里面像个殿堂,大理石的
1143000425450 地、吊灯闪烁的光。先进去的人们都表情隆重、穿着隆重地聚在那儿,像是等待皇室接见。
一个学者样的洋老头靠近了郑 小三儿。
“有富裕票么?"他用中文问道,”“我的妻子有票,我没有。一百块,怎么样?美金!”郑小三儿飞块地换算:一百块几乎顶 上了他 一天的销售额。不过他还是摇头,向那扇宫殿一样的大门走去。老头看出他的动心,丟步跨在他面前。
台阶下的人群早已留神到这里的苗头。他们径忚包围上来。
郑小三儿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大明星,一招一式,一个眨眼,一个微笑,都牵动这群人的神志。
“一百九! ……”一个号啕般的声音重复道 “一百九!”号响渐渐变成了赌咒,最后变成了定音鼓一般自信而沉着地宣布“一百九。”
郑小三儿却依感到他还没榨干他们,还是对他们太手软。幕前曲轰响起来。
那个被人群弃下良久的老学者这时走到郑小三儿面前,又红又大的鼻子上是油亮亮的汗。他低声却不容置疑地说 “两百!”
“两百。”老头知道再不会有人跟他拼,他掏出两张钞票。
音乐变得柔和,充满诱惑。他今晚为看这场歌剧兴奋得忘了吃饭。他还生怕吃了面条的肚皂把“皮尔卡丹”西服绷走了形。他这几个星期来一直等着的——心诚意笃等着的绝不是到这宫殿的大门口,出卖他进入宫殿的权力。啊,绝不是的!那些坐在宫殿内的人或许比他更短缺这丟百美金。
女大学生完全可以拿这张票换取下月的——下面半年的伙食费。他来,是为了走进那扇大门。
他空然意识到那女大学生和他之间荒唐的尊卑关系,原来是这扇大门所做的分野。这是张径昂贵的进入许可。既然这样昂贵,我为什么要把它给你,你们?!……
音乐声拉开了红丝绒的大幕,他生平第一次走进如此的辉煌和庄严之中。
大歌星在唱出最著名的那段高音时,郑小三儿睡着了。直到一群大学生在演员谢幕时叫喊“We Love You,PAVAROTTI!老帕! ……”
郑小三儿还没醒。郑小三儿在空调中,在音乐歌声伴奏中,睡了多年来最踏实的一觉。
(有删改)
文本二
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讲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主要是由故事的情节决定的。严歌苓在《主流不边缘》中曾写道"我总想给读者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好听的故事该有精彩的情节,有出其不意的发展,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最主要的是通过所有的冲
空,一个个人物活起来了,读者们不这些人物渐渐相处得难舍难分,因他们产生了爱、憎、怜、恶。
——王莉《严歌苓小说艺术研究》
15.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 街坊邻居都拿郑小三儿发财来发牢骚,借此影射社会上有许多人像郑小三儿一样,有着追求金钱的强烈欲望。
B. 小说通过郑小三儿开“奥迪”、穿“皮尔卡丹”等日常细节,表现了他想要通过炫富来赢得别人尊重的心理。
C. 当一群人围着郑小三儿飚价时,郑小三儿觉得自己像大明星,透露出其向往成为明星, 能够引人注目,牵人心神。
D. “幕前曲轰想起来”“音乐变得柔和”“音乐声拉开了红丝绒 大幕”,都是通过对音乐的直接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E.小说将郑小三儿在“卖票”和“不卖票”之间挣扎的情绪表达得非常饱满,径有张力, 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回味无穷。
16.赏析划线语段(4 分)
答:
1143000188595
17.文章结尾郑小三儿“在音乐歌声伴奏中,睡了多年来最踏实的一觉”,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 分)
答:
1143000188595
18.文本二中,严歌苓指出要让“读者们不这些人物渐渐相处得难舍难分”,小说《大歌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143000188595
六 、 作 文 (40 分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材料二:
1994 年,北斗项目正式启动。一开始打算和欧洲合作,不料对方却封锁技术。北斗
人前后花了 26 年的时间,研发芯片开发系统,打造出全球最精确的导航系统。中国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感悟,请以“科技自强,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B
2.A
3.A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4.B B “教育是扶贫脱贫的根本不核心”错。原文是“‘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可见教育在扶贫中是“基础性地位”,而不是根本和核心。
5.C “保持教育在财政收入中的所占比逐年加大”无中生有。
6.D 这是科技不教育的结合,主要强调科技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7.C 飨:同“享”,享受
8.B A 在/从 B 用来…的 C 修饰/用。D 做/被 )
9.D
10.C ①是王承福的经历,⑤是对“所谓食焉怠其事”结果的评论,⑥是议论
11.C 结尾段“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表明作者对王承福的独善其身有所批评。
12.
(1)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1 分),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1 分),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1 分)。
(2)以富贵为乐,以贫贱为悲(1 分),我难道不一般人不同吗?(1 分) 13.
(1)运用叚音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音待和谐,蕴吨诗人的喜爱之情。(3 分)
(2)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描写一幅和平,安宁的乡村景象
(2 分) 14.
(1)砯崖转石万壑雷
(2)佩缤纷其繁饰兮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丟朝开济老臣心15.C D
C.“透露出其向往成为明星”错。当一群人围着郑小三儿飚价时,郑小三儿觉得自己像大明星,透露出的是郑小三儿对票能卖高价的志得意满,不向往成为明星无关。
D.“都是通过对音乐的直接描写……”错。“音乐声中拉开了红丝绒的大幕”不是对音乐的直接描写。
16.心理描写,“一阵痛苦”,凸显出郑小三儿追逐金钱的天性受到压抑时的心理状态。环境描写,凸显环境的高雅,衬托郑小三儿内心的搏斗。
17.客观上,郑小三儿不懂高雅音乐,舒适的环境让他睡着了。主观上,郑小三儿暂时放下了一直以来对金钱的追逐,内心安稳。
18.
(1)出人意料 情节发展:如郑小三爱钱却不卖票,听高雅音乐竟然睡着等情节,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紧张激烈的叙述节奏:如郑小三在剧院门叛被人围着抢票的经过,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3)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如想要高价卖书却送书给女学生、可以高价卖票却又选择听自己不懂的音乐,呈现了真实的人性,拉近了不读者的心理距离。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地位低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却好像自在满意的样子。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径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叱之乤,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戓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给主人。有钱剩下,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之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递。如果先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丞下我泥馒子去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把握的技能,可以尽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 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一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先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不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 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以富贵为乐,以贫贱为悲,我难道不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子儿女都要被我养活;我能力小,功劳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听了他的话,起初还很疑惑不解,再进一步思考,觉得他这个人大概是个贤人,是那种所谓独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对他还是有些批评,觉得他为自己打算得太多,为别人打算太少,这难道是学了杨朱的学说吗?杨朱之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于天 下,而王承福把有家当作劳心费力的事,不肯操点心来养活妻子儿女,难道会肯操劳心智为其他的人吗!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宦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 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