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1)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梯形(1)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4-18 19:25:56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 (鲁迅)
准备
上课了!
课前寄语
鲁教版数学七下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秦鸣
下底



上底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
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了解
梯形的底、梯形的腰、梯形的高等概念;认识
两种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





(二)在学案中完成:
⑴填写梯形各部分的名称;⑵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等腰梯形、一个直角梯形。
世博中国馆
皮包
等腰梯形的性质:
边:
角:
对角线:
A
B
C
D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请你利用手中的等腰梯形纸片,探究“等腰梯形的内角、对角线” 各具有怎样的性质?
温馨提示:⑴你可以采用度量、折叠等方法。
⑵先独立解决,再与同伴交流。
⑶时间2分钟。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对不对呢?
时间到了!
A
D
C
B
E
F
A
D
C
B
E
A
B
C
D
作高AE,DF
证明Rt△ABE与
Rt△DCF全等
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
形,△DEC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推得∠B=∠DEC=∠C
AB=DC
∠ABC=∠DCB
BC=CB
△ABC≌△DCB(SAS)
所以AC=DB
A
D
C
B
E
F
A
D
C
B
E
A
B
C
D
分析:通过平移一腰,将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问题来处理.
分析:通过做两条高,将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问题来处理.
矩形
全等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等腰三角形
A
D
C
B
E
F
A
D
C
B
E
A
B
C
D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等腰梯形
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轴对称图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两条对角线相等
3
3
3
60°
例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高DF=2,
求腰DC的长.
A
B
C
D
F
解:如图,将腰AB平移到DE的位置,由平移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知,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DE=AB=DC,BE=AD。
在等腰三角形DEC中,
EC=BC-BE=4-2=2,
CF= EC=1,DC=
E
巩固练习: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求等腰梯形的腰长.
A
B
C
D
E
60°
A
B
C
D
E
60°
B
A
C
D
E
F
60°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 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 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00°,则其他三个内角
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
2.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长分别为4cm,10cm,6cm,则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_____度.
3.(2011山东临沂)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C=6,∠B=60°,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60
16
80°, 80°, 100°
A
B
C
D
(必做)课本P46 习题9.9第1,2题
A
D
B
C
9
17
(选做)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上底长为9,
下底长为17,AC垂直于BD,求AC的长。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轴对称图形,上下底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两条对角线相等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等腰梯形
A
B
C
D
A
D
C
B
E
F
A
D
C
B
E
分析:通过平移一腰,将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______ ____和__________的问题来处理.
分析:通过作双高,将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_____和________ 的问题来处理.
矩形
全等
三角形
平行四
边形
等腰三角形9.5梯形(1)学案 (执教人:秦鸣)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
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
质中的运用;
2、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认识梯形---知概念
发现梯形---欣赏美
研究梯形---探性质
1.请你利用手中的梯形图片,探究“等腰梯形的内角、对角线”各具有怎样的性质?
2. 请你利用下面的等腰梯形证明你的猜想.
(备用图形)
归纳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应用---懂方法
例1: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高DF=2,求腰DC的长.
学会创新---显身手
练习: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下底是10cm,一个底角是60°,求等腰梯形的腰长.
学会分享---共提高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当堂检测---我最棒!
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00°,则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
2.等腰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长分别为4cm,10cm,6cm,则等腰梯形的下底角
为 度.
3.(2011山东临沂)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C=6,∠B=60°,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课后巩固---再反思
(必做)课本P46 习题9.9第1,2,题
(选做)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上底长为9,下底长为17,AC垂直于BD,求AC的长。
( )
( )
( )
( )
(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