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Ⅰ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垣yuán 缱绻juǎn 自诩xǔ 数典忘祖shù
B.颤栗zhàn 蹩进 bié 着想zhóo 刎颈之交wěn
C. 夙愿sù 剔透 tì 急湍tuān 有史可稽 qǐ
D. 戏谑xuè 毗邻pí 褶皱zhě 冠冕堂皇guā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匮乏 噩梦 层峦迭嶂 销声匿迹
B.脉搏 坐落 漫不经心 一筹莫展
C.渲泄 威慑 和颜悦色 斑驳陆离
D.掳掠 亲睐 经世致用 峨冠博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某视频网站上出现了一个名为《传说中的菜市场天后“菜花甜妈”黑人灵歌演唱会现场LIVE震撼版!》的视频,这个视频是一位网友在菜市场买菜时拍下的。
(2)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3)这本书是启蒙老师 的,我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它。
A.日前 踪迹 惠赠 B.目前 踪影 敬赠
C.日前 踪影 惠赠 D.目前 踪迹 敬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据克罗地亚“新闻”网站4月11日报道,造成波兰总统座机坠毁的原因,可能是波兰飞行员没听懂塔台上指挥员用俄语发出的安全警告造成的。
D.为了提高这次大型舞会的档次和规模,举办方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现场演奏。
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8.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B.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指南录后序》虽以叙事为主,但饱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叙述与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基调悲壮,气势磅礴。在一连串“死”之后,“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更把文章的情感和气势推到悲痛的极点。
B.《离骚》通过“香草”“美人”等比喻,塑造了一位崇仰真理、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矢志报国的诗人形象,同时也表现出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C. 烛之武在向秦王劝谏时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接着,烛之武用激烈严厉的措辞,直指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成功分化了
秦晋的同盟关系。
D. 渑池之会中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的故事一方面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1.下列对于课文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通过对五人临行前后动作、神态的描写,突出五人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雄精神和高贵品格。
B.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格斯拉兄弟在社会大生产潮流冲击下的悲惨处境,突出他们依然恪守职业品质的伟大人格。
C.光明从东方来,法制从西方来。
——通过双关、隐喻,形象地指出东方的特点在于人文精神,西方的特点在于科学方法。两者各据一方,互不干涉。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统治者不体恤百姓的做法,对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进行了批评。
12.下列各组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使人遗赵王书
B.独五人之皦皦∕来吾道夫先路
C.肇锡余以嘉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无能为也已∕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
1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 徒见欺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直不百步耳
D.道海安、如皋 / 道芷阳间行
1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
A.以至于永嘉 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C.行李之往来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1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北虽貌敬∕晋军函陵 B.且庸人尚羞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C.去今之墓而葬焉∕左右欲刃相如 D.夕揽洲之宿莾∕毕礼而归之
1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为巡船所物色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以乱易整,不武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17.诵读下列文言文各句时,停顿恰当的一句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20.《老王》结尾写到:“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格斯拉和老王是不是“不幸者”,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格斯拉有着最好的制靴手艺却饿死,他是不幸的;老王孤苦无依、辛劳穷困,他也是不幸的。
B.格斯拉能恪守住自己的做人准则,这是非常难得的;老王能以诚实的劳动养活自己而且善于体恤别人,这是非常可贵的。
C.格斯拉的技艺和品质能得到“我”的赞赏和敬重,老王能得到钱氏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尊重和关心,虽然这两个人物的命运是不幸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又是幸运的。
D.格斯拉在大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不能“因时而化”,他固执性格是不幸的;老王在解放后没跟上蹬三轮的组织而落单了,他“滞笨”的头脑是不幸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21-25题。
2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欲王关中:称王,统治。 B.旦日飨士卒:激励。
C.秦时与臣游: 交游。 D.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嫌隙。
2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之奈何∕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B.具告以事∕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惟君图之
D.得复见将军于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23.下列各句所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余)击破沛公军 B.欲呼张良与(刘邦)俱去
C.良曰:“(项伯)长于臣。” D.(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4.下列都能表现刘邦能够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一组是:( )
①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②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③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⑤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25.对上述三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表面上看,项羽与范增要攻打刘邦的意向是一致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根本动机完全
不同。这就为下文“鸿门宴”两人的不同表现做好铺垫。
B.张良对刘邦忠心耿耿,不但没有扔下刘邦而自己逃命,反而为刘邦分析形势、出谋
划策,发挥了他作为刘邦头号智囊的作用。
C.项伯因个人恩情而故意泄密给张良,并主动帮助刘邦,还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说好话,
可见他是一个顾私情而忘大义的人物。
D.项羽轻率地就把告密者的姓名透露给刘邦,说明他根本没把刘邦当作竞争对手,更
体现了项羽自矜功伐、不懂政治的性格弱点。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又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26、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1)“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1分)
(2) 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1分)
27、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2分)
28、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4分)
(1) (2分)
(2) (2分)
三、文言文翻译(共6分)
29. 翻译卷Ⅰ文言语段中的两个划线句子(每句3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译文:
四、名句默写(共6分)
30.根据课文内容,填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个空格1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
(2) , 恐美人之迟暮。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五、作文(共30分)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