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密市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济宁模拟)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胚珠、子房壁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桃肉属于的果皮部分,由子房壁发育来,西瓜子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来,葵花籽属于果实,有子房发育来.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据此解答.
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今年西湖花展上,有一株用嫁接方法培育出的桃树,同时开出了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花朵.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嫁接是直接把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要想让一株花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扦插和嫁接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符合题意;
C、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常见于低等植物和真菌.不符合题意;
D、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生物(分裂即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据此答题.
3.(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A、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生物的性状由这些遗传信息决定,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此项说法正确.
B、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图中的①是珠被将来发育成的种皮,而胚的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此项说法错误.
C、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即大豆豆芽是由胚发育成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故②表示种子萌发成植物体的过程.而不是种子的形成过程,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此题还涉及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情况,据此解答.
4.(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芒果是我们海南的特产之一,芒果树长出芒果需经历的过程( )
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②长出花粉管
③长出新个体
④花粉传到雌蕊
⑤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①→⑤→③
C.③→④→①→⑤→② D.④→①→②→⑤→③
【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解: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是: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雌蕊分泌的粘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过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发育成种植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如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萌发,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芒果树长出芒果需经历的过程为:花粉传到雌蕊→长出花粉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长出新个体.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传粉与受精的过程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这是高等生物所共有的.
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这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家蚕的繁殖 B.苹果的嫁接繁殖
C.蛙的生殖 D.鸟类的繁殖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出现.选项中,家蚕的繁殖、蛙的生殖、鸟类的繁殖过程中都出现了两性生殖细胞,是有性生殖;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方法叫做嫁接,苹果的嫁接繁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
故选:B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生殖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下列有关男女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B.人体受精卵的形成部位与胚胎发育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胚盘
D.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然具有男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
【答案】C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不符合题意.
B、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符合题意.
D、输精管结扎是绝育手段的一种,是指结扎由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精液储存所的通道,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因此,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7.(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能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 )
A.生长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解:A.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B.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男性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女性的性激素是雌性激素.即能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雌性激素.
故选:D
【分析】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叫做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胡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女性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
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对于人体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刚分娩的婴儿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C.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子宫
D.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羊水获得
【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在输卵管里完成的,B正确.
C、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子宫是胎儿发育和形成月经的场所.C错误.
D、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胎盘获得,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D错误.
故选:B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9.(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和胚泡着床的地方分别是( )
A.阴道、子宫 B.输卵管、子宫内膜
C.子宫、子宫内膜 D.阴道、输卵管
【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称为着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和胚泡着床的地方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内膜.
故选:B.
【分析】根据受精的过程和胚胎的发育分析解答.
10.(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下面是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请将其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尾和鳃逐渐消失,形成肺 ②同鱼的形态十分相似 ③长出前肢 ④长出后肢 ⑤有尾,也有后肢( )
A.①③②④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微变态发育,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先长出外鳃b)→蝌蚪(长出内鳃b)→蝌蚪长出后肢d→蝌蚪有尾,也有后肢e→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f)→幼蛙(g)→成蛙(h).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结合对生活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11.(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的动物是( )
A.蜜蜂 B.菜粉蝶 C.螳螂 D.蝇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主要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发育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外骨骼 B.皮肤 C.翅 D.细胞膜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解:蝉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蝉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才有“金蝉脱壳”的说法.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蜕皮的原因,可以从外骨骼的特点来考虑.
13.(2015八上·莒南期末)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组成是rr,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控制黑色小羊毛色的基因rr由亲代双方提供,因此亲代控制白色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由一个选项基因R和一个隐性基因r组成.如图所示:
故选:A
14.(2016·湘潭模拟)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
A.丙品种 B.乙品种
C.甲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答案】C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甲;授以丙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因此丙的遗传物质只在种子里,而不在可食用部分,即不在果肉和果皮中,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不相似于丙.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答题.
1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一正常妇女摘除子宫后( )
A.没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B.没有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C.有正常的月经,第二性征不消退
D.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解: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此人子宫摘除,但卵巢是完好的,因此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也无妊娠能力,即怀孕能力.
故选:B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据此解答该题.
1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物体具有(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变异,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7.(2017八下·南召期末)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故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故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故C正确;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1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等性状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9.(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参观济宁农科园的同学对一株上而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啧啧称奇,这棵“番茄树”不是普通番茄,而是经过农艺师特殊生物技术处理后,得到的能结两种果实的植物.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项生物技术叫做无土栽培
B.这项生物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C.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D.番茄果实有红色的和黄色的,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一株上面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属于嫁接,不是无土栽培,A不正确;
B、这项生物技术是嫁接,不是做组织培养,B不正确;
C、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同一性状果皮颜色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番茄果实有红色的和黄色的,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不是遗传,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3)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是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4)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0.(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 .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二、综合题
21.(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如图为“受精的过程”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填出以下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② ,⑥ ,c ,d .
(2)种子的胚由图示标号 和⑤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它的组成包括图中标号 四部分所示的结构.
(3)种子由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发育形成.
(4)图中标号e的作用是 .
(5)d是由 发育而来的,c发育成幼苗的 .
【答案】(1)花粉管;子房;胚芽;子叶
(2)③;abcd
(3)④
(4)保护胚
(5)受精卵;茎和叶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解:(1)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②花粉管,⑥子房,c 胚芽,d子叶;(2)种子的胚由图示标号③精子和⑤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它的组成包括图中标号a胚轴、b胚根、c胚芽、d子叶四部分所示的结构;(3)种子由图中标号④胚珠所示结构发育形成;(4)图中标号e种皮的作用是保护胚;(5)d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分析】(1)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①花粉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形成②花粉管;②花粉管伸长通过柱头花柱到达⑥子房进入胚珠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③精子,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与⑤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④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雄蕊花瓣雌蕊的柱头和花柱枯萎脱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其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2)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3)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4)受精的过程图中:①花粉、②花粉管、③精子、④胚珠、⑤卵细胞、⑥子房;菜豆种子的结构图中:a胚轴、b胚根、c胚芽、d子叶、e种皮.
2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花生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品.花生果壳内的种子(即花生仁)有大有小,颜色也有深红、浅红之分,这与其品种及种植的土壤有关.请回答:
(1)花生的种子是由花的 发育来的.
(2)花生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的 可以为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重要原料.
(3)根据花生的结构可以判断花生是属于 (裸子/被子)植物.
(4)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
B.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
C.花生仁的大粒与花生仁的深红色
(5)假设决定花生仁浅红色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 .
(6)如果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 (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叫做 的变异.
【答案】(1)胚珠
(2)蛋白质
(3)被子
(4)C
(5)aa
(6)不能;不遗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被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花生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的蛋白质可为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而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花生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因此花生是被子植物;(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都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花生仁的大粒与花生仁的深红色”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5)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aa;(6)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分析】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对性状、生物的变异等知识,宜逐题分析作答.
23.(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 )
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
(2)E到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 )
A.根从土壤吸收了有机物 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以下那幅图能表示图中A到F过程,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
A. B.
C. D.
(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该项实验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原因是:
① ,② 。
【答案】(1)A
(2)B
(3)A
(4)呼吸作用持续进行,造成有机物不断减少;因为无光,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有机物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答:(1)从A到D为种子的萌发过程,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种子贮存的有机物;(2)从E到F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的量有所增加;(3)通过(1)和(2)的分析知道从A到F的过程中有机物的量是先减少后增加,只有A图符合题意;(4)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一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的量不断减少.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其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但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24.(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
(2)这种发育方式叫 .
(3)图中的B用 (填“外鳃”或“肺”)呼吸生活在水中,从E开始用 和 呼吸,这样的动物叫 动物.
(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答案】(1)B→C→E→A
(2)变态发育
(3)外鳃;肺;皮肤;两栖
(4)体外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青蛙微变态发育,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b→c)】→蝌蚪长出后肢、前肢(d、e)→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f)→幼蛙(g)→成蛙(h).所以题干中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B→C→E→A;(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属于变态发育;(3)青蛙的呼吸器官是外鳃→内鳃→肺,皮肤辅助,图中的B用外鳃呼吸.因此从E开始用肺和皮肤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4)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解答.
2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孕妇的身体变化:在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大约要增加10kg,其中,胎儿从一个重量只有约千万分之五(0.000 000 5)克的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的婴儿,婴儿约重3kg~3.5kg;胎盘从无到有,到分娩时大约重500g;子宫在平时的重量只有50g左右,发育到胎儿足月时大约为1.25kg;孕妇生理上的负担是相当重的.胎儿的发育要从孕妇身体里吸取很多的营养.营养供给不足的话,会引起孕妇各种营养缺乏症,如贫血、骨质软化症等.胎儿也可能由于营养缺乏,使得初生的婴儿先天不足,影响到第二代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年人在身体发育成熟以后结婚比较合适.从生理角度看,这个年龄一般在23岁~25岁,男子比女子还要迟一些.
根据上述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受精卵”是 与 结合形成的,结合部位在 ,形成胚胎后,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 .
(2)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吸取 ,并排出 ,母体与胎儿连接的结构是 .当胎儿发育成熟后就从母体分娩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 .
(3)虽然男性和女性在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出现了 和 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此时就能结婚生子,青年人身体发育 的年龄大约在23岁~25岁,在此年龄以后结婚比较合适.
【答案】(1)精子;卵细胞;输卵管;子宫;卵黄
(2)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脐带;胎生
(3)遗精;月经;完全成熟
【知识点】受精过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2)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3)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青春期虽然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是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并不能说明此时就能结婚生子,青春后期继续发育,直至身体发育完全成熟,年龄大约在23﹣25岁.
【分析】(1)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2)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3)青春期虽然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是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青春后期继续发育,直至成熟.
2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见表),请问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被调查 家庭数 子 女
单眼皮 双眼皮
① 单眼皮×单眼皮 48 58 0
② 双眼皮×双眼皮 85 24 70
③ 双眼皮×单眼皮 162 54 126
(1)根据第 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
(2)在第②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3)如果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
(4)如果第1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其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可能性(机会)为 .
【答案】(1)②;双眼皮
(2)父母双方都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递给了他
(3)DD或Dd
(4)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没有出现新性状,则不能判断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根据第②组数据判定双眼皮为显性性状.(2)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在形成受精卵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当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子代就表现出新性状﹣﹣单眼皮.(3)成对的基因若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因此若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Dd.(4)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这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在第一组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单眼皮(隐性性状),因此其后代出现双眼皮的几率是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用培养皿甲乙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2)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 组.
(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 个变量.
(5)请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
【答案】(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2)适量的水分(加上适宜的温度亦可);甲
(3)甲组和丙组
(4)丁;两
(5)任取两组实验装置,使其中一组温度适宜,另一组与第一组有较大的温差,并使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如取甲乙两组,把乙的棉花改为潮湿,把温度改为低温;(如5℃),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从表格中看出培养皿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用培养皿甲乙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2)甲潮湿种子萌发,乙干燥种子没有萌发,因此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当种子发育成幼苗前营养由种子里贮存的营养物质提供,当种子发育成幼苗时,幼苗的营养则需要叶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所以要在光照下幼苗生长良好.甲有日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丙黑暗中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甲组;(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作为对照的两组应有惟一变量﹣﹣光照,具备这一条件的是甲组和丙组.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组和丙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5)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作为对照的两组应有惟一变量﹣﹣温度.任取两组实验装置,使其中一组温度适宜,另一组与第一组有较大的温差,并使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如取甲乙两组,把乙的棉花改为潮湿,把温度改为低温;(如5℃),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用甲、乙两支试管(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乙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两周后观察两株幼苗的长势,结果甲试管中的幼苗生长健壮,而乙试管中的幼苗则叶片发黄、矮小.请回答:
(1)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想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你在设计实验时,则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在甲试管中盛 ,在乙试管中盛 .
(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植物烂根,应该做的是 ,因为植物的根需要进行 .
(4)不同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栽培技术叫 .
【答案】(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含氮土壤浸出液;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
(3)定时通入空气;呼吸
(4)无土栽培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1)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含有无机盐;乙试管盛有蒸馏水,没有无机盐.各培养一颗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两周后,甲试管中的幼苗生长健壮,而乙试管中的幼苗则叶片发黄、矮小.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2)如果想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变量是否有含氮的无机盐.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则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在甲试管中盛土壤浸出液,在乙试管中盛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植物烂根,应该做的是 定时通入空气,因为植物的根需要进行 呼吸;(4)不同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技术叫无土栽培.
【分析】本题主要是以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从图示信息获得探究线索的能力。
1 / 1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密市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济宁模拟)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胚珠、子房壁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今年西湖花展上,有一株用嫁接方法培育出的桃树,同时开出了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花朵.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3.(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4.(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芒果是我们海南的特产之一,芒果树长出芒果需经历的过程( )
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②长出花粉管
③长出新个体
④花粉传到雌蕊
⑤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①→⑤→③
C.③→④→①→⑤→② D.④→①→②→⑤→③
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生命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这是通过生殖来实现的.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家蚕的繁殖 B.苹果的嫁接繁殖
C.蛙的生殖 D.鸟类的繁殖
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下列有关男女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B.人体受精卵的形成部位与胚胎发育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胚盘
D.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然具有男性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
7.(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能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 )
A.生长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
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对于人体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刚分娩的婴儿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C.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子宫
D.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羊水获得
9.(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和胚泡着床的地方分别是( )
A.阴道、子宫 B.输卵管、子宫内膜
C.子宫、子宫内膜 D.阴道、输卵管
10.(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下面是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请将其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尾和鳃逐渐消失,形成肺 ②同鱼的形态十分相似 ③长出前肢 ④长出后肢 ⑤有尾,也有后肢( )
A.①③②④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11.(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的动物是( )
A.蜜蜂 B.菜粉蝶 C.螳螂 D.蝇
1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
A.外骨骼 B.皮肤 C.翅 D.细胞膜
13.(2015八上·莒南期末)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14.(2016·湘潭模拟)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性状接近于( )
A.丙品种 B.乙品种
C.甲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1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一正常妇女摘除子宫后( )
A.没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B.没有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C.有正常的月经,第二性征不消退
D.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1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物体具有(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17.(2017八下·南召期末)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图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基因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1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生物的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变异可以遗传的是( )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
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
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
19.(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参观济宁农科园的同学对一株上而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啧啧称奇,这棵“番茄树”不是普通番茄,而是经过农艺师特殊生物技术处理后,得到的能结两种果实的植物.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项生物技术叫做无土栽培
B.这项生物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C.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D.番茄果实有红色的和黄色的,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20.(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C.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二、综合题
21.(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如图为“受精的过程”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填出以下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② ,⑥ ,c ,d .
(2)种子的胚由图示标号 和⑤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它的组成包括图中标号 四部分所示的结构.
(3)种子由图中标号 所示结构发育形成.
(4)图中标号e的作用是 .
(5)d是由 发育而来的,c发育成幼苗的 .
22.(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花生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品.花生果壳内的种子(即花生仁)有大有小,颜色也有深红、浅红之分,这与其品种及种植的土壤有关.请回答:
(1)花生的种子是由花的 发育来的.
(2)花生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的 可以为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重要原料.
(3)根据花生的结构可以判断花生是属于 (裸子/被子)植物.
(4)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
B.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
C.花生仁的大粒与花生仁的深红色
(5)假设决定花生仁浅红色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 .
(6)如果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 (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叫做 的变异.
23.(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A到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 )
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 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
(2)E到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 )
A.根从土壤吸收了有机物 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以下那幅图能表示图中A到F过程,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
A. B.
C. D.
(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该项实验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原因是:
① ,② 。
24.(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如图是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 .
(2)这种发育方式叫 .
(3)图中的B用 (填“外鳃”或“肺”)呼吸生活在水中,从E开始用 和 呼吸,这样的动物叫 动物.
(4)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25.(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孕妇的身体变化:在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大约要增加10kg,其中,胎儿从一个重量只有约千万分之五(0.000 000 5)克的受精卵发育成为成熟的婴儿,婴儿约重3kg~3.5kg;胎盘从无到有,到分娩时大约重500g;子宫在平时的重量只有50g左右,发育到胎儿足月时大约为1.25kg;孕妇生理上的负担是相当重的.胎儿的发育要从孕妇身体里吸取很多的营养.营养供给不足的话,会引起孕妇各种营养缺乏症,如贫血、骨质软化症等.胎儿也可能由于营养缺乏,使得初生的婴儿先天不足,影响到第二代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年人在身体发育成熟以后结婚比较合适.从生理角度看,这个年龄一般在23岁~25岁,男子比女子还要迟一些.
根据上述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中“受精卵”是 与 结合形成的,结合部位在 ,形成胚胎后,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 .
(2)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吸取 ,并排出 ,母体与胎儿连接的结构是 .当胎儿发育成熟后就从母体分娩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 .
(3)虽然男性和女性在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出现了 和 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此时就能结婚生子,青年人身体发育 的年龄大约在23岁~25岁,在此年龄以后结婚比较合适.
26.(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见表),请问答下列问题:
组别 婚配方式 被调查 家庭数 子 女
单眼皮 双眼皮
① 单眼皮×单眼皮 48 58 0
② 双眼皮×双眼皮 85 24 70
③ 双眼皮×单眼皮 162 54 126
(1)根据第 组的数据,你判断眼皮的显性性状是 .
(2)在第②组中,父母的性状相同,但子女中出现了与双亲不同的性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3)如果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
(4)如果第1组中的一位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假设她再生育一个女儿,其女儿具有双眼皮的可能性(机会)为 .
27.(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用培养皿甲乙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
(2)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 ,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 组.
(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 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 个变量.
(5)请对上述实验条件稍加改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 .
28.(2015八下·高密开学考)用甲、乙两支试管(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乙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两周后观察两株幼苗的长势,结果甲试管中的幼苗生长健壮,而乙试管中的幼苗则叶片发黄、矮小.请回答:
(1)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果想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你在设计实验时,则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在甲试管中盛 ,在乙试管中盛 .
(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植物烂根,应该做的是 ,因为植物的根需要进行 .
(4)不同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栽培技术叫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桃肉属于的果皮部分,由子房壁发育来,西瓜子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来,葵花籽属于果实,有子房发育来.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据此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嫁接是直接把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要想让一株花上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扦插和嫁接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符合题意;
C、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常见于低等植物和真菌.不符合题意;
D、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生物(分裂即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据此答题.
3.【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A、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生物的性状由这些遗传信息决定,受精卵中储存着遗传物质,此项说法正确.
B、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图中的①是珠被将来发育成的种皮,而胚的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此项说法错误.
C、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即大豆豆芽是由胚发育成的,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故②表示种子萌发成植物体的过程.而不是种子的形成过程,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D、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此题还涉及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情况,据此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解: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是: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雌蕊分泌的粘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过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发育成种植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如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萌发,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芒果树长出芒果需经历的过程为:花粉传到雌蕊→长出花粉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长出新个体.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传粉与受精的过程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这是高等生物所共有的.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出现.选项中,家蚕的繁殖、蛙的生殖、鸟类的繁殖过程中都出现了两性生殖细胞,是有性生殖;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方法叫做嫁接,苹果的嫁接繁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
故选:B
【分析】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生殖具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保留母本优良性状的作用;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6.【答案】C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所以睾丸又属于内分泌器官,不符合题意.
B、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C、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符合题意.
D、输精管结扎是绝育手段的一种,是指结扎由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精液储存所的通道,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因此,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7.【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解:A.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B.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男性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女性的性激素是雌性激素.即能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雌性激素.
故选:D
【分析】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叫做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胡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女性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
8.【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A、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在输卵管里完成的,B正确.
C、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子宫是胎儿发育和形成月经的场所.C错误.
D、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胎盘获得,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D错误.
故选:B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9.【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一过程称为着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受精和胚泡着床的地方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内膜.
故选:B.
【分析】根据受精的过程和胚胎的发育分析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微变态发育,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先长出外鳃b)→蝌蚪(长出内鳃b)→蝌蚪长出后肢d→蝌蚪有尾,也有后肢e→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f)→幼蛙(g)→成蛙(h).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结合对生活蝌蚪、青蛙的观察及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记忆.
11.【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主要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发育方式,解答时可以从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2.【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
【解析】【解答】解:蝉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蝉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才有“金蝉脱壳”的说法.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蜕皮的原因,可以从外骨骼的特点来考虑.
13.【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解: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组成是rr,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控制黑色小羊毛色的基因rr由亲代双方提供,因此亲代控制白色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由一个选项基因R和一个隐性基因r组成.如图所示: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甲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甲;授以丙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因此丙的遗传物质只在种子里,而不在可食用部分,即不在果肉和果皮中,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不相似于丙.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答题.
15.【答案】B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解: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此人子宫摘除,但卵巢是完好的,因此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也无妊娠能力,即怀孕能力.
故选:B
【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据此解答该题.
16.【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变异,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7.【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故A正确;
B、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故B正确;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故C正确;
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18.【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小亮喂养的花猫生了一只白猫,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小华在纸箱里培育的蒜苗叶片发黄、C.小刚经过严格的训练后跑得很快、D.小林暑假经常到海里游泳皮肤晒得很黑等性状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9.【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A、一株上面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属于嫁接,不是无土栽培,A不正确;
B、这项生物技术是嫁接,不是做组织培养,B不正确;
C、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同一性状果皮颜色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番茄果实有红色的和黄色的,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不是遗传,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3)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是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4)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5)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0.【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 .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21.【答案】(1)花粉管;子房;胚芽;子叶
(2)③;abcd
(3)④
(4)保护胚
(5)受精卵;茎和叶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解:(1)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②花粉管,⑥子房,c 胚芽,d子叶;(2)种子的胚由图示标号③精子和⑤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它的组成包括图中标号a胚轴、b胚根、c胚芽、d子叶四部分所示的结构;(3)种子由图中标号④胚珠所示结构发育形成;(4)图中标号e种皮的作用是保护胚;(5)d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分析】(1)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①花粉受到粘液的刺激萌发形成②花粉管;②花粉管伸长通过柱头花柱到达⑥子房进入胚珠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③精子,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与⑤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④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雄蕊花瓣雌蕊的柱头和花柱枯萎脱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其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2)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3)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4)受精的过程图中:①花粉、②花粉管、③精子、④胚珠、⑤卵细胞、⑥子房;菜豆种子的结构图中:a胚轴、b胚根、c胚芽、d子叶、e种皮.
22.【答案】(1)胚珠
(2)蛋白质
(3)被子
(4)C
(5)aa
(6)不能;不遗传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解:(1)被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花生仁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的蛋白质可为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而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花生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因此花生是被子植物;(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都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属于相对性状;“花生仁的大粒与花生仁的深红色”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5)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aa;(6)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有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分析】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对性状、生物的变异等知识,宜逐题分析作答.
23.【答案】(1)A
(2)B
(3)A
(4)呼吸作用持续进行,造成有机物不断减少;因为无光,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有机物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答:(1)从A到D为种子的萌发过程,还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种子贮存的有机物;(2)从E到F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的量有所增加;(3)通过(1)和(2)的分析知道从A到F的过程中有机物的量是先减少后增加,只有A图符合题意;(4)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一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的量不断减少.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其公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但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绿色植物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24.【答案】(1)B→C→E→A
(2)变态发育
(3)外鳃;肺;皮肤;两栖
(4)体外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青蛙微变态发育,如图:
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a)→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b→c)】→蝌蚪长出后肢、前肢(d、e)→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f)→幼蛙(g)→成蛙(h).所以题干中青蛙发育过程的顺序是D→B→C→E→A;(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属于变态发育;(3)青蛙的呼吸器官是外鳃→内鳃→肺,皮肤辅助,图中的B用外鳃呼吸.因此从E开始用肺和皮肤呼吸,这样的动物叫两栖动物;(4)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解答.
25.【答案】(1)精子;卵细胞;输卵管;子宫;卵黄
(2)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脐带;胎生
(3)遗精;月经;完全成熟
【知识点】受精过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2)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3)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青春期虽然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是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并不能说明此时就能结婚生子,青春后期继续发育,直至身体发育完全成熟,年龄大约在23﹣25岁.
【分析】(1)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2)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3)青春期虽然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是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青春后期继续发育,直至成熟.
26.【答案】(1)②;双眼皮
(2)父母双方都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递给了他
(3)DD或Dd
(4)0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1)若亲代性状相同,在子代中没有出现新性状,则不能判断亲代的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如果在子代中出现了新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因此可以根据第②组数据判定双眼皮为显性性状.(2)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在形成受精卵时,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当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子代就表现出新性状﹣﹣单眼皮.(3)成对的基因若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因此若用D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d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那么决定亲代双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Dd.(4)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这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在第一组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是单眼皮(隐性性状),因此其后代出现双眼皮的几率是0.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7.【答案】(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2)适量的水分(加上适宜的温度亦可);甲
(3)甲组和丙组
(4)丁;两
(5)任取两组实验装置,使其中一组温度适宜,另一组与第一组有较大的温差,并使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如取甲乙两组,把乙的棉花改为潮湿,把温度改为低温;(如5℃),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1)从表格中看出培养皿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用培养皿甲乙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2)甲潮湿种子萌发,乙干燥种子没有萌发,因此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当种子发育成幼苗前营养由种子里贮存的营养物质提供,当种子发育成幼苗时,幼苗的营养则需要叶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所以要在光照下幼苗生长良好.甲有日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丙黑暗中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良好的是甲组;(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作为对照的两组应有惟一变量﹣﹣光照,具备这一条件的是甲组和丙组.因此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甲组和丙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5)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作为对照的两组应有惟一变量﹣﹣温度.任取两组实验装置,使其中一组温度适宜,另一组与第一组有较大的温差,并使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种子萌发,如取甲乙两组,把乙的棉花改为潮湿,把温度改为低温;(如5℃),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8.【答案】(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含氮土壤浸出液;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
(3)定时通入空气;呼吸
(4)无土栽培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1)甲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含有无机盐;乙试管盛有蒸馏水,没有无机盐.各培养一颗大小相同的健壮幼苗.两周后,甲试管中的幼苗生长健壮,而乙试管中的幼苗则叶片发黄、矮小.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2)如果想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变量是否有含氮的无机盐.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则需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在甲试管中盛土壤浸出液,在乙试管中盛不含氮的土壤浸出液;(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植物烂根,应该做的是 定时通入空气,因为植物的根需要进行 呼吸;(4)不同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配制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技术叫无土栽培.
【分析】本题主要是以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从图示信息获得探究线索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