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初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初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1:36:40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初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
B.钢、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C.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D.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
2.(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3.(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当溶液恢复到原温度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碱性不变 B.溶质的溶解度先变大后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4.(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只用下列物质不能直接鉴别出烧碱、碳酸钠、稀硫酸三种无色试液的是(待鉴别的物质不能用)(  )
A.氯化钡溶液、盐酸 B.酚酞、铁片
C.酚酞、盐酸 D.石蕊试液、氯化钙溶液
5.(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6.(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面对某些物质的有关因果关系的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长久保存
B.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和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
C.纯碱晶体要密封保存,因为它会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D.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过快,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7.(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四套实验方案,来证明固体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其中可行的是(  )
A.在样品中加水,是否有蓝色沉淀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是否有固体剩余
C.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样品,恢复到原温度后,固体质量是否减小
D.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是否呈蓝色
二、填空题
8.(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
9.(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只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
(2)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②该气体是H2.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   (写化学式).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2)中的推测(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三、实验、简答题
10.(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反应依次发生.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是   ;   .(填名称)
(3)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用字母表示)
化合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置换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11.(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水煤气是水蒸气和炽热的煤(或焦炭)反应生成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是工业上重要的气体燃料.
(1)水煤气生产的反应为:C+H2O(水蒸气) CO+H2,其还原剂是   .
(2)水煤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为验证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现有如下装置,若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填装置的序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是   .
(3)实验过程中,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A装置中气态单质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分析、计算题
12.(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化学老师给小亮同学30gNaCl固体样品(含有CuCl2杂质)要求所提供的试剂: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各100g,通过实验将CuCl2除去(不引进其他杂质)并测出其中所含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小亮同学通过思考并查阅有关溶解度数据以后,很快完成了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他的方法是:将30gNaCl样品加入10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再逐渐加入所选试剂,当加入的试剂质量为56g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的沉淀为4.9g,请回答:
(1)该同学所选用的试剂是   .
(2)该30gNaCl样品中所含氯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
【解答】解:A、水银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纯盐酸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钢属于混合物、水属于氧化物、双氧水属于氧化物、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故B错;
C、金刚石属于单质、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熟石灰属于化合物、胆矾属于化合物,故C错;
D、臭氧属于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浓硫酸属于混合物、波尔多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据此可采取带入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由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可知,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A、CuSO4、Na2CO3均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B、KOH能与稀硫酸、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硝酸能与K2CO3反应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且KOH、HNO3、K2CO3分别属于碱、酸、盐,故选项符合要求.
C、Ba(OH)2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CuSO4不能与CuO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D、NaOH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Ba(NO3)2不能与HCl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后,Cao+H2O=Ca(OH)2,水减少,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所以溶质溶剂质量减少,溶液浓度和溶解度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因为溶液浓度不变,溶质没变,故A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然后恢复到室温,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因为剩下的溶液还是饱和的,所以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加入的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原溶液是饱和的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钙不溶;另一方面一部分水少了,原来的饱和溶液要析出一些氢氧化钙,所以A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将烧碱、碳酸钠、稀硫酸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必须能与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答】解:A、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然后剩余的两种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是稀硫酸,则另一种物质是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B、与铁片反应冒出气泡的物质是稀硫酸;酚酞遇烧碱、碳酸钠均变红色,无法鉴别,故正确;
C、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酚酞遇烧碱变红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可以鉴别,故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硫酸变红色;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种物质为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
故选B.
6.【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碱晶体易风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速度要适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长久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和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碱晶体易风化,纯碱晶体要密封保存,因为它会失去结晶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过快,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根据炭粉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却可以溶于酸且生成蓝色溶液的性质来加以证明.
【解答】解:炭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所以A不正确.
在样品中加入稀硫酸,炭粉不与硫酸反应,所以一定有固体剩余,但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是否含有氧化铜.
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样品中的炭粉会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固体质量减少,但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是否含有氧化铜.
炭粉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却可以溶于酸且生成蓝色溶液的性质来加以证明.
故选D.
8.【答案】(1)不存在
(2)AgCl
(3)不能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沉淀分析,(2)根据银离子和氯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3)根据汗水中也含有其他的矿物质和无机盐进行分析.
【解答】解:(1)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不存在,(2)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银离子和氯离子会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AgCl,(3)汗水中除了氯化钠外也可能含有其他的无机盐,蒸发后也会出现小颗粒,故答案为:不能.
9.【答案】(1)钠、氧;质量守恒定律
(2)O2
(3)收集一瓶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2)该物质含有氧元素;(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1)该物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说明该物质含有钠元素;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说明该物质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钠、氧;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故答案为:O2;(3)氧气具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
10.【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盐酸;碳酸钙
(3)CO2+H2O═H2CO3;G;2H2O2 2H2O+O2↑;D;Zn+H2SO4=ZnSO4+H2↑;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本实验要多个装置连接,系统的气密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以,实验开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B装置中的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将C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压入D装置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产氧气,氧气再把E中的液体压入F中,两种药品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再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2)石蕊遇酸变红,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因此要从反应后的物质考虑反应物.(3)根据提供的信息和现象推断出每个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属于那种反应类型.
【解答】解:(1)制取和验证气体的性质的实验中,为了不浪费药品和保证实验的成功,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药品就是盐酸和碳酸钙.(3)通过现象分析,B中是锌和稀硫酸反应,D中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F中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G中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合,H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11.【答案】(1)C
(2)CABD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u Cu+H2O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1)反应中C夺取H2O中氧元素,表现出还原性;(2)为验证不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可使用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通入灼热氧化铜前,还应考虑将水煤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除去;(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因此实验中可观察到变浑浊;(4)氢气属于单质气体,因此A装置中气态单质与CuO反应为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解答】解:(1)反应C+H2O CO+H2中,C夺取H2O中氧而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H2O失去氧而生成H2,因此反应中C表现出还原性,为反应的还原剂;(2)由于水煤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会影响到验证其主要成分的实验,因此应先使用浓硫酸除去其中水分,然后再将气体通入灼热氧化铜,最后把反应后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经过无水硫酸铜时固体变蓝检验生成了水,说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经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故装置连接顺序为CABD;(3)实验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4)水煤气中氢气为气态单质,与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12.【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设氯化铜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2NaCl+Cu(OH)2↓
135 117 98
x y 4.9g
= x=6.75g
= y=5.85g
×100%=22.5%
答:该NaCl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22.5%.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6.1%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所选的物质要与氯化铜发生反应而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并且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还不能混入其它杂质,据此分析;(2)结合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求出氯化铜的质量,再根据 ×100%,即可求出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质为氯化钠,包括样品中的氯化钠(样品的质量﹣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加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又得到主物质氯化钠,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若使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钾,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又混入氯化钾;若使用稀盐酸,盐酸与氯化铜不反应达不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2)设氯化铜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2NaCl+Cu(OH)2↓
135 117 98
x y 4.9g
= x=6.75g
= y=5.85g
×100%=22.5%
答:该NaCl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22.5%.(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6.1%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1 / 1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初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纯盐酸
B.钢、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C.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D.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
【解答】解:A、水银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纯盐酸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钢属于混合物、水属于氧化物、双氧水属于氧化物、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故B错;
C、金刚石属于单质、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熟石灰属于化合物、胆矾属于化合物,故C错;
D、臭氧属于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浓硫酸属于混合物、波尔多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2.(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NaOH,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据此可采取带入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酸的通性可知:酸能跟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碱等物质反应.由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可知,B是由硫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制取的,且能与A、C反应,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A、CuSO4、Na2CO3均属于盐,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B、KOH能与稀硫酸、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硝酸能与K2CO3反应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且KOH、HNO3、K2CO3分别属于碱、酸、盐,故选项符合要求.
C、Ba(OH)2能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但CuSO4不能与CuO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D、NaOH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但Ba(NO3)2不能与HCl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B.
3.(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当溶液恢复到原温度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碱性不变 B.溶质的溶解度先变大后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A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后,Cao+H2O=Ca(OH)2,水减少,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所以溶质溶剂质量减少,溶液浓度和溶解度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因为溶液浓度不变,溶质没变,故A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然后恢复到室温,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因为剩下的溶液还是饱和的,所以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加入的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原溶液是饱和的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钙不溶;另一方面一部分水少了,原来的饱和溶液要析出一些氢氧化钙,所以A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4.(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只用下列物质不能直接鉴别出烧碱、碳酸钠、稀硫酸三种无色试液的是(待鉴别的物质不能用)(  )
A.氯化钡溶液、盐酸 B.酚酞、铁片
C.酚酞、盐酸 D.石蕊试液、氯化钙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将烧碱、碳酸钠、稀硫酸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必须能与三种溶液发生反应,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
【解答】解:A、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然后剩余的两种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是稀硫酸,则另一种物质是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B、与铁片反应冒出气泡的物质是稀硫酸;酚酞遇烧碱、碳酸钠均变红色,无法鉴别,故正确;
C、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液体为碳酸钠溶液;酚酞遇烧碱变红色;酚酞遇稀硫酸不变色,可以鉴别,故错误;
D、紫色石蕊溶液遇稀硫酸变红色;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种物质为烧碱,可以鉴别,故错误;
故选:B.
5.(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
【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不适合;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
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
故选B.
6.(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下面对某些物质的有关因果关系的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长久保存
B.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和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
C.纯碱晶体要密封保存,因为它会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
D.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过快,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纯碱晶体易风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速度要适中,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可长久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和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纯碱晶体易风化,纯碱晶体要密封保存,因为它会失去结晶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速率过快,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四套实验方案,来证明固体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其中可行的是(  )
A.在样品中加水,是否有蓝色沉淀
B.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是否有固体剩余
C.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样品,恢复到原温度后,固体质量是否减小
D.在样品中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是否呈蓝色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根据炭粉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却可以溶于酸且生成蓝色溶液的性质来加以证明.
【解答】解:炭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所以A不正确.
在样品中加入稀硫酸,炭粉不与硫酸反应,所以一定有固体剩余,但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是否含有氧化铜.
在空气中加热样品,样品中的炭粉会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固体质量减少,但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是否含有氧化铜.
炭粉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但氧化铜却可以溶于酸且生成蓝色溶液的性质来加以证明.
故选D.
二、填空题
8.(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
【答案】(1)不存在
(2)AgCl
(3)不能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沉淀分析,(2)根据银离子和氯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3)根据汗水中也含有其他的矿物质和无机盐进行分析.
【解答】解:(1)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不存在,(2)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银离子和氯离子会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AgCl,(3)汗水中除了氯化钠外也可能含有其他的无机盐,蒸发后也会出现小颗粒,故答案为:不能.
9.(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只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
(2)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②该气体是H2.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   (写化学式).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2)中的推测(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答案】(1)钠、氧;质量守恒定律
(2)O2
(3)收集一瓶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2)该物质含有氧元素;(3)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答】解:(1)该物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说明该物质含有钠元素;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说明该物质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钠、氧;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故答案为:O2;(3)氧气具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
三、实验、简答题
10.(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反应依次发生.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所示装置图中各仪器内盛放的物质分别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各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是   ;   .(填名称)
(3)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用字母表示)
化合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置换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盐酸;碳酸钙
(3)CO2+H2O═H2CO3;G;2H2O2 2H2O+O2↑;D;Zn+H2SO4=ZnSO4+H2↑;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本实验要多个装置连接,系统的气密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以,实验开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B装置中的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气将C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压入D装置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产氧气,氧气再把E中的液体压入F中,两种药品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再通过紫色石蕊试液和澄清石灰水.(2)石蕊遇酸变红,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因此要从反应后的物质考虑反应物.(3)根据提供的信息和现象推断出每个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属于那种反应类型.
【解答】解:(1)制取和验证气体的性质的实验中,为了不浪费药品和保证实验的成功,首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药品就是盐酸和碳酸钙.(3)通过现象分析,B中是锌和稀硫酸反应,D中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F中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G中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合,H中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
11.(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水煤气是水蒸气和炽热的煤(或焦炭)反应生成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是工业上重要的气体燃料.
(1)水煤气生产的反应为:C+H2O(水蒸气) CO+H2,其还原剂是   .
(2)水煤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为验证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现有如下装置,若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则装置的连接顺序(填装置的序号,每个装置只用一次)是   .
(3)实验过程中,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A装置中气态单质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
(2)CABD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H2+Cu Cu+H2O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
【解析】【分析】(1)反应中C夺取H2O中氧元素,表现出还原性;(2)为验证不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可使用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检验反应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通入灼热氧化铜前,还应考虑将水煤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除去;(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因此实验中可观察到变浑浊;(4)氢气属于单质气体,因此A装置中气态单质与CuO反应为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解答】解:(1)反应C+H2O CO+H2中,C夺取H2O中氧而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H2O失去氧而生成H2,因此反应中C表现出还原性,为反应的还原剂;(2)由于水煤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会影响到验证其主要成分的实验,因此应先使用浓硫酸除去其中水分,然后再将气体通入灼热氧化铜,最后把反应后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经过无水硫酸铜时固体变蓝检验生成了水,说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经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故装置连接顺序为CABD;(3)实验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4)水煤气中氢气为气态单质,与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四、分析、计算题
12.(2016九下·杭州开学考)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化学老师给小亮同学30gNaCl固体样品(含有CuCl2杂质)要求所提供的试剂: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各100g,通过实验将CuCl2除去(不引进其他杂质)并测出其中所含氯化铜的质量分数,小亮同学通过思考并查阅有关溶解度数据以后,很快完成了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他的方法是:将30gNaCl样品加入10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再逐渐加入所选试剂,当加入的试剂质量为56g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的沉淀为4.9g,请回答:
(1)该同学所选用的试剂是   .
(2)该30gNaCl样品中所含氯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设氯化铜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2NaCl+Cu(OH)2↓
135 117 98
x y 4.9g
= x=6.75g
= y=5.85g
×100%=22.5%
答:该NaCl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22.5%.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6.1%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所选的物质要与氯化铜发生反应而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并且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还不能混入其它杂质,据此分析;(2)结合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求出氯化铜的质量,再根据 ×100%,即可求出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质为氯化钠,包括样品中的氯化钠(样品的质量﹣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沉淀的质量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所加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又得到主物质氯化钠,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若使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钾,在除去氯化铜的同时又混入氯化钾;若使用稀盐酸,盐酸与氯化铜不反应达不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2)设氯化铜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CuCl2+2NaOH=2NaCl+Cu(OH)2↓
135 117 98
x y 4.9g
= x=6.75g
= y=5.85g
×100%=22.5%
答:该NaCl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22.5%.(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6.1%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