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整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
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化成假分数、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教具:
分数片、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和,提出问题: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它们各有几个相应的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分数单位的概念,为本节课学习整数化成假分数奠定知识基础。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提出思考:(1)整数如何化成分数?
(2)整数如何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学生思考、交流、口答)
师借助分数片,先讲解1和2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和原理,边展示,边板书。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小组内讨论和交流3和4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然后指名一位学困生,说一说5如何化成假分数,给与答对的学生鼓励,如果答不对,让小组内其他同学给与帮助,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生共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例3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把6~9各数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然后小组内交换答案,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借助分数片和直线上的点,学生深刻理解并总结出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例4,让学生观察,说一说直线上有几个自然数?每两个自然数之间的线段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表示几分之几?
(给学生思考时间,指名学生来回答。)
然后给出假分数和带分数做示范,让学生口答另三个点如何表示成假分数和带分数。
学生答完后给与鼓励,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两个分数表示同一个点?理解两个分数相等的道理。
学生讨论议一议:怎样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给与引导。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式,归纳出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一般方法,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加深理解和掌握。
3、课件出示试一试,提出问题: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通过板书规范写法。)
4、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主动参与学习,获得成功体验
5、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件出示一般方法,照着板书的式子,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课后作业
课本第17页第4题。
板书设计
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
(整数化假分数)
(假分数化整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
(带分数化假分数)
教学反思
首先,根据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及课堂的教学环节,就目标达成度来反思一下本节课。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经历探索整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
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整体来说,这三个目标基本达成,但是仍有许多不尽人意和做的不到位之处。现进行以下反思:
其中,在探究新知的第一个环节,我预设了学生可能会出现表达不够完善的现象,所以提前准备好教具分数片,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理解由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根本原理。但也由于解释过多,占用时间较长,所以一堂课下来显得前紧后松,也因此留给学生表达和思考的时间就比较少。紧接着我出示了直线上的点,通过讲解和做示范,让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答案,在这一环节,学生的课堂气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反思其原因,主要是在小组讨论之前,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导致部分学困生无法用规范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从学生方面来说,课前预习不够充分,让学生课前画好直线上的点,部分学生画的不标准,反思自己,应该在课前指导一下学生该怎样预习。就不会出现在课堂上用不上的现象。
本次教研我收获很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加以警醒,发挥优点,改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