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春秋
战国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秦汉
春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统一国家的建立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原始社会
秦汉
战国
1
3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简表
4
东晋
十六国
齐
梁
9
10
5
东魏
北齐
6
西魏
7
8
魏
蜀
吴
西晋
北魏
北朝
南朝
宋
陈
北周
统一全国
北
周
隋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泊秦淮》杜牧
烟花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
一时
国家统一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一、隋朝统一南北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渴望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统治腐朽,国力衰弱;而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讨论分析: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呢?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死后,人们往往根据他的作为给他一个称号,称为谥号。你认为后人称隋朝开国君主杨坚为“隋文帝”的原因是
A、杨坚是一个文人,有很多文学作品传世
B、他是隋朝开国君主
C、注重吏治,用较为宽松的政策治理天下
D、他重用文人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美丽的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是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大运河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
人物:
起止地点:
四个组成部分:
连接五河流:
流经六省区: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605——610
隋炀帝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3、开凿条件: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隋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材料一:“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汴河直进船》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3、开凿条件:
4、地位:
5、作用: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公元617年岁末农民战争使隋朝灭亡。
618年,隋朝内部发生兵变,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于江都。
三、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陵,在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北雷塘村。
宋代以后,这里湮灭无存,只剩下炀帝孤冢一座,老百姓称为“皇墓墩”。后世扬州文人宗元鼎作诗讽刺隋炀帝说: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公元617年岁末农民战争使隋朝灭亡。
618年,隋朝内部发生兵变,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于江都。
三、隋朝的灭亡:
总结
繁盛一时的隋朝
“繁盛”
“一时”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历史法庭:
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开凿大运河,大量征发徭役和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次巡游江都导致的,所以简单地说,就是由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和隋朝灭亡的关系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
探究活动
今日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何区别?
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3、某导演在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
B、征发人民开凿大运河
C、指挥大军攻打陈朝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4、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的是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
1
3
3
4
5
6
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材料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问题:隋朝是二世而亡,通过材料看,大运河的开凿是好事还是坏事?
(1)总的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未免太简单化。不过说是“好”事,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2)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开凿大运河的确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