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粽子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粽子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10 15: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粽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积累9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端午节吃棕子习俗的由来。
3.默读课文第二到第四节,划出描写棕子颜色、形状、滋味的句子。
4.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和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读课文按要求划句子并抄写。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媒体图片:这是什么?粽子
2.说说粽子是什么节日吃的?端午节
3.端午节的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二、学习课文第6小节。
1.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
2.一一出示媒体介绍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不仅是诗人,还是文学家,代表作有“离骚、天问”等,传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为接纪念他,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了。
3.齐读课文第6小节,学学生字。(略)
4.说说吃粽子的原因:
为了(        ),所以(           )。
5.再读第六节,质疑。(略)
三、学习课文2~4节。
过渡:了解了吃粽子的原因,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粽子的特点。
出示要求:
读读2~4节,找找描写粽子形状、颜色、味道的词句。
1.学生交流,教师一一板书。(略)
2.出示句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油亮深红的玛瑙,很是好看。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说话:粽子既是(             ),又是(               )。
过渡:因为粽子形状奇特,颜色.味道惹人喜爱,又能激起人们对屈原的怀念,所以人人都喜欢吃。
4.分组朗读2~5节。
5.填上合适的词:
( )的箬叶( )的糯米( )的诗篇
( )的玛瑙( )的枣子( )的品格
四、课后拓展:
1.介绍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媒体一一演示:
清明节:吃青团踏青祭祖配古诗《清明》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吃芋艿配古诗《静夜思》
重阳节:吃重阳糕登高敬老日配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节:让学生们说说。
2.用几句话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立夏节元宵节春节
课堂板书
形状:特别
粽子〈  生:翠绿 雪白 鲜红
   颜色 熟:墨绿 洁白 深红
(纪念屈原)味道:清香甜而不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