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芜湖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①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②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肄(yì)业
弭谤
纨绔(kù)子弟
揭竿而起
B.
拓(tuò)片
俨然
敛声屏(bǐnɡ)气
弩马十驾
C.
韶(sháo)光
崔嵬
沸(fú)反盈天
雕粱画栋
D.
逡(jùn)巡
暇想
踌躇(chú)不决
惴惴不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具有深厚、广博、诙谐的品质,有发达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人们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苏东坡这些方面,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
。
他保持天真纯朴,终生不渝。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
的;他的诗词文章,或是一时
,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作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
,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雪泥鸿爪
格格不入
信笔涂鸦
光风霁月
B.
雪泥鸿爪
自相矛盾
即兴之作
风清月皎
C.
凤毛麟角
格格不入
即兴之作
光风霁月
D.
凤毛麟角
自相矛盾
信笔涂鸦
风清月皎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他诗人在这些方面,苏东坡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B.
在其他诗人这些方面,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C.
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
D.
苏东坡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4.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一句是(
)
A.
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C.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D.
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一些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让您见笑了。
5.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一项是(
)
A.
巴金先生的小说《家》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觉新是家族中充满朝气的叛逆者,他的哥哥觉慧懦弱顺从,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却不敢反抗。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美丽、善良和卡西莫多的丑陋、弗罗洛的狠毒,形成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
C.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典型的贵族大家庭,包括荣国府、宁国府两支。小说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绘,也展现了这个诗礼之家没落的过程。
D.
《高老头》是英国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主人公高老头为子女耗尽钱财,却只能在孤独遗憾中死去,作品无情地鞭挞了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
二、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语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6.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琴师怀抱绿绮名琴,来自四川名山峨眉山,凸显了琴师气派十足,来历不凡。
B.
颔联中“为我”二字体现了琴师与听琴之人的友情,“挥手”是描摹琴师弹琴的动作。
C.
尾联乐终声歇,诗人举目四望,不觉青山已暮,秋云重重,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D.
本诗语言华丽典雅,“霜钟”“碧山”等意象色彩丰富,“洗”“入”等动词凝练准确。
7.
诗人是如何描写蜀僧弹琴的?请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整日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2)《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水逶迤、雄奇壮丽的图景烘托王昭君的形象。
(3)《锦瑟》中“______,______”两句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达了美好愿望可望而不可即的哀愁。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失,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共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住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二)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坎/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B.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坎/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C.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众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D.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众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10.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平庸,平常。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以……为耻
C.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D.
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遭到,冒着。
11.
下列文化常识或文学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一种运用说明、记叙、议论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受莲说》《少年中国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
B.
“句读”俗称“断句”,亦称“句逗”,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C.
文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不同于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说》从古之学者说起,论述教师的作用相从师的必要性,并提出择师的标准,即不论其位高低和年龄大小,凡先闻道者,皆可为师。
B.
《师说》论证严密,结构清晰,言之有序,运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阐达“真师重道”的思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
《师说》句式灵活多变,整微结合,使文章论证节奏舒缓自如,同时运用“嗟乎”“呜呼”等语气词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惋惜与痛心。
D.
选文二印证了“师道之不传”的社会现状,交代韩愈收召后学、抗颜为师的积极做法,表现世不从流俗、遵行师道的勇气和担当。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匠(节选)
葛亮
入秋的时候,父亲接到了金陵大学古藏部龙主任的电话。
龙主任说:“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藉修复研讨会,请了业界许多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介绍业务经验。结果,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省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被烧毁了一多半。那书皮用的是清宫内府蓝绢,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本来想染上一块颜色相近的,用镶拼织补的法子。也不知怎的,那蓝色怎么都调不出来,把我们急得团团转。省外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还是修旧如旧那套陈词滥调,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愤愤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
“你说说看,这个老董,明明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
老董攥着一把乌里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我曾亲眼见过老董修书。他用一支毛笔,蘸上糨糊,将一个虫眼儿润湿,然后覆上了同样焦黄的宣纸。再用毛笔蘸水沿着虫眼边缘画水纹,将多余的毛大纸捻断。对于大点的虫眼儿,浆糊润湿后,他边修补,边用镊子或针锥小心地挑干净毛边儿,然后用个小木槌轻轻地把虫眼儿捶平整,我迎着光看看,竟然一点都看不出补过的痕迹。老董说,这一行不只靠眼力,还要有坐定了板凳不挪窝的耐力。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只可惜,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你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淡然一笑,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本草纲目》里写着呢,无非是菘、蓼、马、木、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我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白天和夜里他几乎都待在图书馆里。傍晚时也跑染厂,听说是在和工人请教定色的工艺。听父亲说,染出来看还行,可是一氧化,颜色全都变了。
老董家里的沙发套、桌布和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老董说:“今天放个假,我带你赏秋去。”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把我放在前面大杠上坐着,穿过了整个金陵大学的校园。
这时候的南京很美,沿着大街两边,是遮天的梧桐。阳光洒到梧桐叶子上,穿透下来,在人们身上跳动着星星点点的光斑。隔了一条街区,是整条街的银杏,黄蝴蝶般的叶子在风中飘舞,在地上堆积,自行车辗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边停下来。
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我听到了不知名的鸟在鸣唱,从远处的山那边传来。山脚一棵红得像血一样的枫树,簌簌响了一阵,就见鸟群扑啦啦地飞了出来,在空中盘旋,将蓝色的天空裁切成不同的形状。老董长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我们渐渐走近一个水塘,清冽腐败的气息来自浮上水面经年积累的落叶。这是一处死水,水是山上落雨时流下来的,积成了水塘。沿着水塘,长着许多高大的树。树干在很低处,已经开始分杈;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
老董抬着头,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他接着说:“这是寿数长的树。我刚到南京的时候,修书的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到密匝匝的叶子。那叶子的边缘,像锯齿一样,一片片小巴掌似的,层层地堆栈在一起。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
“收橡碗啊。”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
老董用大拇指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亮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这橡树,树干呢,能盖房子、打家具;橡子能吃,还能入药……”
我问:“那橡碗有什么用呢?”
老董说:“橡碗对我们修书人,可派得上大用场。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无论是宣纸还是皮纸,用刷子染了,晾干。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
我听了恍然大悟,忙蹲下身来说:“那咱们赶快捡吧。”
……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近乎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选自《小说月报》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情节曲折、富有波澜,前半部分叙述了老董毛遂自荐,在染蓝工艺上遇到挫折,后半部分叙述了老董执意按照传统工艺,成功染出蓝绢。
B.
小说运用插叙手法,细致描写了老董修书补虫眼的过程。用词丰富,其中“随”“润”“覆”“画”“捻”“补”“挑”“捶”等动词传神生动。
C.
文中“修旧如旧”“近乎完美”等词,虽然可以表现出老董坚守传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但是也暴露出其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
D.
小说描写了郊外的落叶、水塘和橡树等景物,渲染了静谧清幽的氛围,与南京城内的景色形成对比,为下文老董捡拾橡碗、染好蓝绢作了铺垫。
15.
小说中的“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6.
当今社会呼唤“工匠精神”,你从老董身上读到了这种精神的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6.
(1)敬业。老董坚持“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原则,不惜立下军令状,表现他热爱、敬畏、全身心投入的职业精神状态。(2)精益求精。老董反复试验染制蓝绢,只为完美地修复《论语》珍本,体现他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3)专注。修补虫眼,染制蓝绢等细节,展现他的耐心、执著和坚持的职业精神。
五、写作(40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世卫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它是获得健康最高效的方法,也是个人健康管理最重要的策略。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题,面向本校(统称“振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规范书写,不少于700字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
1.
A
2.
C
3.
C
4.
B
5.
C
二、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分)
6.
D
7.
(1)运用动作描写,“挥手”表现蜀僧动作潇洒,气魄非凡;(2)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声气势磅礴;(3)写诗人的心灵如被流水洗涤般澄澈宁静,侧面烘托琴声悠扬动听;(4)化用高山流水和霜降钟鸣的典故,借音乐引发的共鸣表现蜀僧琴艺高超。
8.
①.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
群山万壑赴荆门
④.
生长明妃尚有村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9.
C
10.
A
11.
B
12.
B
13.
(1)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2)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14.
C
15.
(1)以“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显得更加亲切、真实。(2)借“我”的见闻推动情节发展,丰富老董的形象意蕴。如“我”回忆老董修书补虫眼,听到有关老董的消息,与老董一起捡拾橡碗等。
16.
(1)敬业。老董坚持“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原则,不惜立下军令状,表现他热爱、敬畏、全身心投入的职业精神状态。(2)精益求精。老董反复试验染制蓝绢,只为完美地修复《论语》珍本,体现他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3)专注。修补虫眼,染制蓝绢等细节,展现他的耐心、执著和坚持的职业精神。
五、写作(40分)
例文:
选择健康方式,保护身心的健康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振华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选择健康方式,保护身心的健康”。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保障,但繁忙的学习工作、超负荷的压力、长期缺乏锻炼、生活习惯不良导致了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只有做到体魄健全,心理健康,我们才有了学习工作的保障,未来才有条件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出疫情,我们看到了很多靠着自己强大的免疫力和积极心态战胜病毒的人们。科学研究表明,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是保障身体健康最重要的策略,因此我倡议全班同学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锻炼”“保持积极心态”。
健康生活,要按时睡觉以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睡眠还能起到保护大脑,提高办事效率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挑灯夜战”。有人是因为拖延导致没有及时完成任务,更多人则是经过了一天忙碌的工作,觉得不熬夜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这种无人管束的自由让不少人尝到了熬夜的甜头。然而熬夜不仅会使视力下降,更会使得免疫力下降。因此为自己的身体着想,我们要学会时间管理,保证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
健康生活,要养成膳食均衡的饮食习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饮食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的食物;还有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原因导致肥胖人口的与日俱增。粗粮、细粮、荤素都要进行合理搭配,还要根据性别,年龄等具体情况确定需要摄入的热量。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只有进行合理搭配,才能做到全面营养均衡。因此我希望同学们能克服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的毛病,养成科学膳食、均衡饮食的好习惯。
健康生活,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科学而适度健身是健康生活的保障。坚持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抵御病毒入侵。锻炼还可以减压,如果你压力大的时候,跑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减压方法。锻炼还能减肥瘦身,合理的锻炼也可促进新陈代谢。除了身体方面的改变,锻炼还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方面的愉悦。
健康生活,还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而健康的心态能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激情;消极而灰暗的心境会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一蹶不振,而有的人会及时调整心态。就拿这次疫情来说,有人不小心染上新冠肺炎,就觉得希望顿失,结果由轻症转为重症;有人即使患上重症,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积极地面对生活、接受治疗,最终转危为安,成功痊愈出院。良好心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此有利,我希望同学们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健康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任何财富都不可比拟。健康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拥有愉悦的心情,可以使我们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可以使我们拥有绚丽多彩的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健康地生活,健康地成长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