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11-30 17:55:22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NO2 D.PM2.5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有毒能够引起空气污染,PM2.5能够引起雾霾,都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据此解答.
2.(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合金在生产及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A.石墨 B.水晶 C.不锈钢 D.陶瓷
【答案】C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石墨是碳单质,故A错误;
B.水晶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碳,属于合金,故C正确;
D.陶瓷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分析正误,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类的是(  )
A.CH3Cl B.C2H6 C.C2H5OH D.CH3COOH
【答案】B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解:烃分子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2H6只含有碳、氢元素,属于烃类,而CH3Cl、C2H5OH、CH3COOH中含有碳、氢以外的元素,不属于烃类,
故选B.
【分析】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判断.
4.(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 Am)放射源的电离室. Am含有的中子数是(  )
A.51 B.95 C.146 D.241
【答案】C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 Am原子的质子数为95,质量数为241,中子数=241﹣95=146,
故选C.
【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子数标在左下角,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5.(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二氧化硅可做半导体材料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工业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故A正确;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做制冷剂,故B正确;
C.活性炭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故C正确;
D.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以做半导体,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和水;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C.活性炭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 D.二氧化硅为绝缘体.
6.(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Cl﹣、OH﹣ B.Mg2+、SO42﹣、K+、Cl﹣
C.Na+、H+、NO3﹣、CO32﹣ D.Ba2+、Na+、OH﹣、SO42﹣
【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解:A.Cu2+、OH﹣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g2+、SO42﹣、K+、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铜;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 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 D.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7.(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B.1mol O2的体积是22.4L
C.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0.1 mol L﹣1 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L﹣1
【答案】C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A错误;
B、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1mol氧气的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
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三原子分子,故1mol水中含3NA个原子,故C正确;
D、在氯化钡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钡浓度的2倍,故此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2mol/L,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C、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水为三原子分子来分析; D、在氯化钡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钡浓度的2倍.
8.(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实验室对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少量碳酸钙固体放在广口瓶中
B.少量浓硝酸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D
【知识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解答】解:A、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取用,故A正确;
B、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避光保存,故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B正确;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沉在煤油底部,能隔绝空气和水,故C正确;
D、氢氧化钠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合剂硅酸钠,导致瓶口不能打开,故不能用玻璃塞,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 B、硝酸见光易分解;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D、氢氧化钠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
9.(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NH3+HCl═NH4Cl
C.2 NaOH+SO2═Na2SO3+H2O
D.AlCl3+3NH3 H2O═Al(OH)3↓+3NH4Cl
【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解:A.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1价的O元素化合价即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NH3+HCl═NH4Cl,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2 NaOH+SO2═Na2SO3+H2O,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AlCl3+3NH3 H2O═Al(OH)3↓+3NH4Cl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10.(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有关Na、Mg两种元素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性:Na<Mg
B.原子半径:Na>Mg
C.单质的还原性:Na<Mg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原子序数Mg>Na,金属性Na>Mg,故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序数Mg>Na,则原子半径Na>Mg,故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单质的还原性Na>Mg,故错误;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1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选用的试剂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
A 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 KSCN溶液
B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浓H2SO4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NaOH溶液
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NaOH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解:A.取少量FeCl2溶液,然后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氯化亚铁溶液变质,否则没有变质,KSCN溶液可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故A正确;
B.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则不能用浓硫酸,可以用碱石灰,故B错误;
C.NaOH溶液与乙酸乙酯反应,则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若氯化亚铁变质,溶液中会存在铁离子,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B.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
12.(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产生油状液滴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甲烷中H被Cl取代生成氯代烃,则反应产生油状液滴,故A正确;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正确;
C.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乙醇含﹣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甲烷中H被Cl取代生成氯代烃;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D.乙醇含﹣OH.
13.(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 B.乙酸乙酯易溶于水
C.乙醇可用作燃料 D.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子式
【解析】【解答】解:A、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故苯的分子是C6H6,故A正确;
B、酯基为憎水基,故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故B错误;
C、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无污染,故是一种优良的燃料,故C正确;
D、高温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即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 B、酯基为憎水基; C、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高温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14.(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KCl B.CaO C.CO2 D.NaCl
【答案】C
【知识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解:A.KCl只含离子键,故A不选;
B.CaO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二氧化碳只含共价键,故C选;
D.NaCl只含离子键,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15.(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以向此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发生如下反应:2FeCl2+Cl2═2FeCl3.对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属于复分解反应
C.Cl2作还原剂 D.Fe2+被还原
【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解:该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FeCl2+Cl2═2FeCl3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2+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作氧化剂,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2FeCl2+Cl2═2FeCl3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
16.(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对反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铝热反应发生时,火星四射并发出大量的热
B.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D
【知识点】铝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铝热反应中放出大量热,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故A正确;
B.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会褪色,故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物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还观察到白雾,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时火星四射并发出大量的热;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图示;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二、非选择题
17.(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A~F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仪器E进行分离的是   (填序号).
a.水和四氯化碳 b.水和酒精 c.水中的泥沙
(2)配制1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答案】(1)a
(2)0.4;ABD(或ABDF);玻璃棒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解:(1)仪器E为分液漏斗,可分离互不相溶、分层的液体, a.水和四氯化碳分层,可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选; c.水中的泥沙不溶于水,应选过滤法,故不选;故答案为:a;(2)配制1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0.1L×0.1mol/L×40g/mol=0.4g,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有ABD(或ABDF),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0.4;ABD(或ABDF);玻璃棒.
【分析】(1)仪器E为分液漏斗,可分离互不相溶、分层的液体;(2)结合m=nM、n=cV计算,需要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18.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H2②Cl2③SO2④H2SO4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   (填序号,下同).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复原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答案】(1)①
(2)③;④;②
【知识点】实验装置综合
【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①,故答案为:①;(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复原的是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④;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
故答案为:③;④;②.
【分析】(1)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可从B口进气收集;(2)二氧化硫具有暂时性漂白,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只有氯气与水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9.(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如图为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N O F
P S Cl
(1)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N,P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   H3PO4(填“>”、“=”或“<”).
(3)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族.
(4)S,Cl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HCl(填“>”、“=”或“<”).
【答案】(1)F
(2)>
(3)二周期ⅥA族
(4)<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故答案为:F;(2)非金属性N>P,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NO3>H3PO4,故答案为:>;(3)O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电子层数为2,则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故答案为:二周期ⅥA族;(4)非金属性Cl>S,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故答案为:<.
【分析】(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2)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3)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位置;(4)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20.(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已知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相关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名称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H2=CH2;加成反应
(2)乙醛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解: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A是CH2=CH2,D是CH3COOH,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乙酸D,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CH2=CH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加成反应;(2)C为CH3CHO,名称是乙醛,故答案为:乙醛;(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分析】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A是CH2=CH2,D是CH3COOH,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乙酸D,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结合问题分析解答.
2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   (填序号).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E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1)分液漏斗;b
(2)MnO2+4H++2Cl﹣ Mn2++Cl2↑+2H2O;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干燥氯气
(3)8NH3+3Cl2=N2+6NH4Cl
(4)氢氧化钠
【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1)依据仪器a形状可知a为:分液漏斗; 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利用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是碱石灰与浓氨水可制取氨气;故选:b;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 Mn2++Cl2↑+2H2O;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所以E中放的是饱和食盐水,作用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中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答案为:MnO2+4H++2Cl﹣ Mn2++Cl2↑+2H2O;饱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干燥氯气;(3)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方程式:8NH3+3Cl2=N2+6NH4Cl;故答案为:8NH3+3Cl2=N2+6NH4Cl;(4)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分析】(1)依据仪器形状说出气名称;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利用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是碱石灰与浓氨水可制取氨气;(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3)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4)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
1 /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NO2 D.PM2.5
2.(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合金在生产及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A.石墨 B.水晶 C.不锈钢 D.陶瓷
3.(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类的是(  )
A.CH3Cl B.C2H6 C.C2H5OH D.CH3COOH
4.(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公共场所常使用一种电离式烟雾报警器,其主体是一个放有镅﹣241( Am)放射源的电离室. Am含有的中子数是(  )
A.51 B.95 C.146 D.241
5.(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二氧化硅可做半导体材料
6.(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Cl﹣、OH﹣ B.Mg2+、SO42﹣、K+、Cl﹣
C.Na+、H+、NO3﹣、CO32﹣ D.Ba2+、Na+、OH﹣、SO42﹣
7.(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B.1mol O2的体积是22.4L
C.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0.1 mol L﹣1 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 L﹣1
8.(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实验室对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少量碳酸钙固体放在广口瓶中
B.少量浓硝酸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9.(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NH3+HCl═NH4Cl
C.2 NaOH+SO2═Na2SO3+H2O
D.AlCl3+3NH3 H2O═Al(OH)3↓+3NH4Cl
10.(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有关Na、Mg两种元素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性:Na<Mg
B.原子半径:Na>Mg
C.单质的还原性:Na<Mg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
1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选用的试剂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
A 检验FeCl2溶液是否变质 KSCN溶液
B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浓H2SO4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NaOH溶液
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NaOH溶液
A.A B.B C.C D.D
12.(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产生油状液滴
B.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醇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13.(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的分子式为C6H6 B.乙酸乙酯易溶于水
C.乙醇可用作燃料 D.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14.(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KCl B.CaO C.CO2 D.NaCl
15.(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可以向此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发生如下反应:2FeCl2+Cl2═2FeCl3.对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属于复分解反应
C.Cl2作还原剂 D.Fe2+被还原
16.(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对反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铝热反应发生时,火星四射并发出大量的热
B.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C.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非选择题
17.(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下列A~F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仪器E进行分离的是   (填序号).
a.水和四氯化碳 b.水和酒精 c.水中的泥沙
(2)配制1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有   (填序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18.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H2②Cl2③SO2④H2SO4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   (填序号,下同).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复原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9.(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如图为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N O F
P S Cl
(1)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N,P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   H3PO4(填“>”、“=”或“<”).
(3)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族.
(4)S,Cl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HCl(填“>”、“=”或“<”).
20.(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已知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相关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名称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
21.(2016高二上·淄川开学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   (填序号).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E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其作用是   .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有毒能够引起空气污染,PM2.5能够引起雾霾,都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据此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合金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石墨是碳单质,故A错误;
B.水晶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碳,属于合金,故C正确;
D.陶瓷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成分分析正误,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答案】B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解:烃分子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2H6只含有碳、氢元素,属于烃类,而CH3Cl、C2H5OH、CH3COOH中含有碳、氢以外的元素,不属于烃类,
故选B.
【分析】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 Am原子的质子数为95,质量数为241,中子数=241﹣95=146,
故选C.
【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子数标在左下角,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工业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故A正确;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可以做制冷剂,故B正确;
C.活性炭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故C正确;
D.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以做半导体,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和水; B.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C.活性炭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 D.二氧化硅为绝缘体.
6.【答案】B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解:A.Cu2+、OH﹣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Mg2+、SO42﹣、K+、Cl﹣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铜;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共存; 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 D.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7.【答案】C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A错误;
B、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1mol氧气的体积无法计算,故B错误;
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三原子分子,故1mol水中含3NA个原子,故C正确;
D、在氯化钡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钡浓度的2倍,故此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0.2mol/L,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B、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C、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水为三原子分子来分析; D、在氯化钡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钡浓度的2倍.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解析】【解答】解:A、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方便取用,故A正确;
B、硝酸见光易分解,故应避光保存,故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故B正确;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故沉在煤油底部,能隔绝空气和水,故C正确;
D、氢氧化钠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合剂硅酸钠,导致瓶口不能打开,故不能用玻璃塞,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 B、硝酸见光易分解;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D、氢氧化钠能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解:A.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1价的O元素化合价即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NH3+HCl═NH4Cl,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2 NaOH+SO2═Na2SO3+H2O,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AlCl3+3NH3 H2O═Al(OH)3↓+3NH4Cl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10.【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解答】解: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原子序数Mg>Na,金属性Na>Mg,故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序数Mg>Na,则原子半径Na>Mg,故正确;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单质的还原性Na>Mg,故错误;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错误;
故选B.
【分析】A.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 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解:A.取少量FeCl2溶液,然后滴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氯化亚铁溶液变质,否则没有变质,KSCN溶液可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故A正确;
B.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则不能用浓硫酸,可以用碱石灰,故B错误;
C.NaOH溶液与乙酸乙酯反应,则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若氯化亚铁变质,溶液中会存在铁离子,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 B.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乙酯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
12.【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甲烷中H被Cl取代生成氯代烃,则反应产生油状液滴,故A正确;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正确;
C.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则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
D.乙醇含﹣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甲烷中H被Cl取代生成氯代烃; B.乙烯中含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D.乙醇含﹣OH.
13.【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子式
【解析】【解答】解:A、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故苯的分子是C6H6,故A正确;
B、酯基为憎水基,故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故B错误;
C、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燃烧产物无污染,故是一种优良的燃料,故C正确;
D、高温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即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的式子为分子式; B、酯基为憎水基; C、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高温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14.【答案】C
【知识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析】【解答】解:A.KCl只含离子键,故A不选;
B.CaO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二氧化碳只含共价键,故C选;
D.NaCl只含离子键,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15.【答案】A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解:该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FeCl2+Cl2═2FeCl3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2+被氧化,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2作氧化剂,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2FeCl2+Cl2═2FeCl3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铝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铝热反应中放出大量热,反应剧烈,火星四射,故A正确;
B.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所以产生红棕色气体,故B正确;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会褪色,故C正确;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物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还观察到白雾,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时火星四射并发出大量的热; B.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图示;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17.【答案】(1)a
(2)0.4;ABD(或ABDF);玻璃棒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解:(1)仪器E为分液漏斗,可分离互不相溶、分层的液体, a.水和四氯化碳分层,可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选; c.水中的泥沙不溶于水,应选过滤法,故不选;故答案为:a;(2)配制1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0.1L×0.1mol/L×40g/mol=0.4g,实验中用到的上述仪器有ABD(或ABDF),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0.4;ABD(或ABDF);玻璃棒.
【分析】(1)仪器E为分液漏斗,可分离互不相溶、分层的液体;(2)结合m=nM、n=cV计算,需要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18.【答案】(1)①
(2)③;④;②
【知识点】实验装置综合
【解析】【解答】解:(1)如图所示,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①,故答案为:①;(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复原的是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④;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
故答案为:③;④;②.
【分析】(1)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可从B口进气收集;(2)二氧化硫具有暂时性漂白,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只有氯气与水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9.【答案】(1)F
(2)>
(3)二周期ⅥA族
(4)<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故答案为:F;(2)非金属性N>P,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NO3>H3PO4,故答案为:>;(3)O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电子层数为2,则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故答案为:二周期ⅥA族;(4)非金属性Cl>S,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故答案为:<.
【分析】(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2)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3)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位置;(4)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20.【答案】(1)CH2=CH2;加成反应
(2)乙醛
(3)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解: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A是CH2=CH2,D是CH3COOH,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乙酸D,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1)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CH2=CH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H2=CH2;加成反应;(2)C为CH3CHO,名称是乙醛,故答案为:乙醛;(3)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分析】A可以作水果的催熟剂,D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则A是CH2=CH2,D是CH3COOH,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乙酸D,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结合问题分析解答.
21.【答案】(1)分液漏斗;b
(2)MnO2+4H++2Cl﹣ Mn2++Cl2↑+2H2O;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干燥氯气
(3)8NH3+3Cl2=N2+6NH4Cl
(4)氢氧化钠
【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1)依据仪器a形状可知a为:分液漏斗; 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利用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是碱石灰与浓氨水可制取氨气;故选:b;故答案为:分液漏斗;b;(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 Mn2++Cl2↑+2H2O;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所以E中放的是饱和食盐水,作用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中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故答案为:MnO2+4H++2Cl﹣ Mn2++Cl2↑+2H2O;饱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干燥氯气;(3)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方程式:8NH3+3Cl2=N2+6NH4Cl;故答案为:8NH3+3Cl2=N2+6NH4Cl;(4)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分析】(1)依据仪器形状说出气名称;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碱石灰具有吸水性,利用氢氧化钠、生石灰或者是碱石灰与浓氨水可制取氨气;(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杂质;(3)氨气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4)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