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体生专用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运动课件(8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艺体生专用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地球运动课件(8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2 15:4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0张PPT)
专题二
地球运动
考情解读
命题规律
考点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查频次
Ⅰ卷,5年0考
Ⅱ卷,5年0考
Ⅲ卷,4年0考
Ⅰ卷,5年0考
Ⅱ卷,5年1考
Ⅲ卷,4年0考
Ⅰ卷,5年2考
Ⅱ卷,5年1考
Ⅲ卷,4年1考
山东高考,1年1考
考查难度
中等
中等
常考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4分
选择题,11分
命题趋势
近几年全国卷对本章知识的考查较少,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
短分布规律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
力,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梳理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基础导学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1
???
???
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普通性的表现
①运动特征相同:4
???
???
性、近圆性、5
???
???
性。
②结构特征相似:地球与水星、6
???
???
、火星等相似。
同向
共面
金星
重难突破
1.归纳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拓展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
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
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
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
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
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
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3.拓展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典例剖析
【例1】[2020年江苏卷]2020年4月8日22时,小明在上海观赏了“超级月亮”。下图为“月亮视直径最大与最小时的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天体运动位置看,此时(
???
???
)
月球位于远地点附近
B.
月球位于近地点附近
C.
地月系位于远日点附近
D.
地月系位于近日点附近
B
(2)与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
???
)
A.
B.
C.
D.
A
对点训练
[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庆高二期中]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据此完成1~3题。
1.
“超级地球”应属于(
???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C
2.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中的自转周期
A
3.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A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基础导学
1.
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概述
①概念:太阳以12
???
???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②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13
???
???
反应。
③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14
???
???
波段。
电磁波
核聚变
可见光
(2)对地球的影响
①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②是地球15
???
???
、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大气运动
2.
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16
???
???
层,17
???
???
层,18
???
???
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黑子
耀斑
11
(3)
重难突破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及成因图示
二、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结构
太阳活动形式
黑子:主要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耀斑:激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活动规律
①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相对较低;②带电荷,能产生磁场;③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
①激烈的能量爆发;②
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流等形式放出辐射能
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影响:
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太阳活动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上的磁场受到扰动,产
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典例剖析
(3)近几年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总体增加趋势,冬季尤为显著,最可能的原因是(
???
???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酸雨强度减轻
C.
森林覆盖率提高
D.
大气污染减轻
D
(1)吉林省西北部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比东南部地区多出600小时以上,这个差额主要来自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状况④植被覆盖率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B
对点训练
[2020年江苏高三月考]在全球光伏产业低迷的情况下,进军非洲是中国太阳能企业突围的一个新方向。读非洲某区域年等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4~5题。
4.
影响该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
纬度高低
B.
太阳高度
C.
地形地势
D.
天气气候
D
B
考点三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导学
一、地球的自转
逆时针
顺时针
2.
周期
23小时56分4秒,叫27
???
???

恒星日
3.
速度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28
???
???
,29
???
???
最大,两极为零。
减小
赤道
(2)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30
???
???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产生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31
??
?
???
的球体。
不发光、不透明
(2)周期:32
???
???
小时。
24
中央经线
3.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37
???
???

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38
???
???
,南半球39
???
???
,赤道上40
???
???

向右偏转
向左偏转
不偏转
2.
产生时差
经度
相同
重难突破
一、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2.晨昏线的三种判断方法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判读
1.地方时的确定与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比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刻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3.日期界线与日期变更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一般情况下有两条,如下图所示:
(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即0时所在经线,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自东向西更替,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如图所示。
典例剖析
【例3】[2018年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
)
2月7日9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
A
对点训练
[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三第一次月考]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会发生偏转,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完成6~7题。
6.
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7.
若要在甲、乙两图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考点四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基础导学
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1.
(1)方向:41
???
???
。(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
自西向东
(2)周期:恒星年,42
???
???

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变化特点
特殊现象
图示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45
???
???
,夜越短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46
???
???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47
???
???
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48
???
???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49
???
???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50
???
???
现象
春、秋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51
???
???

昼越长
最大值
极昼
昼短夜长
最小值
极昼
昼夜等长
(2)季节变化
北半球夏至日
一年中最大值
53
???
???
及其以北地区
一年中最小值
南半球各纬度
北半球冬至日
一年中最大值
54
???
???
及其以南地区
一年中最小值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日
55
???
???
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3.
四季更替和五带
(1)形成原因:56
???
???
和57
???
???
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
②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节。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52
???
???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直射点
重难突破
一、昼夜长短的判读、变化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判读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昼半球和夜半球图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度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夏半年(北半球)
春、秋分
冬半年(北半球)
图示
直射点
光照图
纬度变化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
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
昼越短,北极圈内


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季节变化
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处于①段时,昼长夜短,昼
渐长,夜渐短;太
阳直射点处于②
段时,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处于③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处于④段时,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南半球相反
3.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变化规律
4.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
时间
春分日
夏半年
秋分日
冬半年
昼夜状况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夜
日出
时刻(地方时)
6时
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
6时
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
方位
正东方
东北方
正东方
东南方
日落
时刻(地方时)
18时
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
18时
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
方位
正西方
西北方
正西方
西南方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看直射点的位置,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记忆口诀“远小近大”:即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
2.看直射点的移动,确定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记忆口诀“来增去减”: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图所示:
3.看区域位置,归纳不同区域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②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③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B.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④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典例剖析
(1)图中“魔鬼营地”是(
???
???
)

B.

C.

D.

A
A
对点训练
[2020年江西赣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图为极地某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完成8~9题。
C
B
课时作业
1.
此次“土星冲日”天象发生之日,在我国(
???
???
)
A.
土星整夜可见
B.
将发生土星全食的天象
C.
可观测到土星掠过日面景象
D.
可观测到土星穿过小行星带
[2020年1月浙江省十校联盟高三联考]2019年7月10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的天象。“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土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据此完成第1题。
A
D
B
4.
“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
???
)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B.
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
D.
地球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
D
5.
“洞察”号在火星上进行科研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
)
A.
阳光不足,电力无法维持
B.
失重严重,在火星表面无法着陆
C.
地形复杂,在火星表面行动困难
D.
大风肆虐,设备容易受损
C
6.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不可能是因为(
???
???
)
月球上表面没有大气层
B.
月球昼夜更替周期很长
C.
月球表面平坦光洁明亮
D.
月球表面裸岩变温较快
C
7.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极低温环境考验,两器先后接受光照自主唤醒。自主唤醒时最可能是(
???
???
)
06日前后
B.
12日前后
C.
20日前后
D.
28日前后
D
8.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
)
①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④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C
9.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
A.
太阳黑子减少的年份,耀斑爆发频率减少
B.
太阳活动高峰年,应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C.
太阳黑子减少的年份,神舟飞船的信号接收易受干扰
D.
2021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A
10.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
)
A.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水体运动
C.
狂风暴雨
D.
火山的喷发
D
11.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
???
???
)
A.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A
12.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
)
A.
5小时
B.
11小时
C.
15小时
D.
19小时
B
13.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
)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D
14.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
???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丁→甲
C
15.
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
???
)
A.
小满和大暑
B.
处暑和霜降
C.
小雪和大寒
D.
立春和惊蛰
B
[2020年甘肃甘谷市高三第四次检测]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下图为某外地游客10月20日在
徐州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6~17题。
16.
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
???
)
A.
6:00
B.
14:00
C.
10:00
D.
18:00
C
17.
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内,树影将(
???
???
)
A.
变短,顺时针移动
B.
变短,逆时针移动
C.
变长,顺时针移动
D.
变长,逆时针移动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