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3.3反比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3.3反比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2 11: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西师版)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
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
解。
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他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对“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已经有了认识,这为学习《反比例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境。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会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关系,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那么同学们回顾一下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下面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种规律。(出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二、创设情景引新
(出示五一小长假的图片)
师:我们知道马上要到五一小长假了,是旅游的高峰期,出去旅游当然离不开钱,为了出行方便引导学生思考换零钱。
师:
面值 50 20 10 5 1
张数




出示问题:
表中有哪两种量?
换的张数是怎样随着面值的变化而变化的?
每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师: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上面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
生:……
师:这两种量这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第一个知识点。
(出示:反比例的意义内容)
三、引导概括意义
1、概括反比例意义。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正比例的意义猜测一下,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板书出示:x×y=k(一定) ]
概念巩固练习
帮老师选一选外出旅游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完成以下各题)
你能把表格补充完整吗?
表中有哪两种量?
时间是怎样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多少?你能说明这个积所表示的意义吗?
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展示回答,引导学生补充,学生纠错)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成反比例的量的三个特征:
(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变化方向相反
(3)两种相关联的量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五:巩固练习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说明理由。(一共4个小题)
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
)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圆的周长一定, 直径和圆周率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
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提问,学生补充纠错
六: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成反比例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对研究的过程做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提供研究的素材和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同时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发现、探究、创新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小组合作交流: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然后各小组分别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团队合作能力。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 1.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 1.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
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 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
或缩小。 缩小(扩大)
2.相关联的两种量相对应的 2.相关联的两种量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3.关系式 x
3.关系式: x×y=k(一定)
八:巩固练习 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区分
学生读题、思考,师提问,学生补充。
九: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总结,学生补充,教师再系统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