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课前预习
1.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 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 。
4.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 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5.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 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二、易错易混
1.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10月是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是在甘肃会宁会师,注意区别。
2.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确立的是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巧渡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四渡赤水河。
三、基础闯关
1.(2018?建水县模拟)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2.(2018?港南区三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莫定了基础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 D.抗日战争
3.(2018?南关区二模)《红军长征》剧本中反映遵义会议一幕的是( )
A.《铁流--革命理想》 B.《突破--浴血奋战》
C.《霞光--实现转折》 D.《会师--万众一心》
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红军的哪一壮举有关?
(2)在这次壮举中,哪一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后,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和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分别是什么?
(3)宣告红军这一伟大壮举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1.(2018?广东模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番话描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2.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蒋介石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B.帝国主义的干涉
C.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指挥失误
D.红军根据地范围太小
3.下面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
五、核心素养培养
1.(2018?山西模拟)“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微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住静。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埃德加?斯诺这段描述反映了红军(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紧密团结的精神
C.坚定的理想信念 D.独立自主的精神
2.(2018?河南二模)1935年2月开始红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便是明证,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红军开始改变被动局面
B.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正确指挥红军作战
C.红一、二、四方面军紧密配合作战的结果
D.赞扬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3.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材料一?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
材料四?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
答案:
一、课前预习
1.中央革命。
2.遵义;毛泽东;生死攸关。
3.四渡赤水;金沙江;甘肃。
4.吴起镇;会宁;三大主力。
5.国民党反动派;基干;
二、易错易混
三、基础闯关
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三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A【解析】依据课本知识,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A。
3.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长征途中的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红军长征》剧本”中反映遵义会议一幕是《霞光--实现转折》。故选C。
4.(1)长征。
(2)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
(3)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四、拓展提高
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据材料“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量夕、险象环生的战斗。”可知是红军长征。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红军行走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故选B。
2.C【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人放弃了反围剿胜利的经验,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命令红军主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因此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指挥失误。故选C。
3.C【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知识点。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叙述ABD正确,不正确的是C。故选C。
4.【解析】(1)据材料一“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可知,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故叶圣陶的这则日记最可能记于1911年,与这则日记相关的是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万恶政府”叫清政府。
(2)“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正式成立,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是孙中山。
(3)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答案】(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
(2)遵义会议、毛泽东、意义略
(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五、核心素养培养
1.【核心解读】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相关知识。据材料信息“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微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住静。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可知,这段描述反映了红军坚定的理想信念。根据长征的经过可知,在长征途中,红军要克服重重困难,既有来自敌人的围追堵截,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也有来自自然环境的恶劣,如翻越大雪山,过草地,在此过程中都体现了红军将士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故选C。
2.【核心解读】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长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红一方面军长征的经历,与红二、红四方面军没有关系,因此C对材料解读不正确。故选C。
3.【核心解读】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名师点睛】(1)依据材料“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结合所学可知,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长征精神包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完成了党在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这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5)本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扎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答案】(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4)坚定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扎实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水平;不怕困难,积极有为;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