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因设备简陋而造成的观测误差
B.精确地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发现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现象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此段文字的意思,其含义为地球运动的速度冬至(前后)最快,然后渐慢,到夏至(前后),速度最慢,而后速度渐快,这实际是发现了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现象。
答案: D
(2011·烟台高一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题。
2.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答案: B
3.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答案: B
(2011·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4~5题。
4.“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5.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与“陆半球”极点相对的另一侧,即(38°S,180°),则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即太阳直射(23°26′S,180°),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00,北半球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4.D 5.C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10区区时)。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6~9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150°E,20°S B.30°E,20°N
C.150°E,20°N D.30°E,20°S
7.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夜长12小时 B.乙地昼长20小时
C.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D.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8.此时与东10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大于二分之一 D.三分之一
9.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
D.台北处于一年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解析: 第6题,据题干“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0°E经线上;读图可知该日70°S为0时日出,恰好出现极昼,则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第7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赤道和150°E交点,其余三地位于南半球。甲地恰好出现极昼,夜长0小时,丙地昼长夜短,不可能地方时16时日落,丁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日出,故A、C、D三项错误。第8题,由“此时,东10区区时为12时”,可知30°W为0时,以30°W往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大于二分之一,东十区即在新的一天范围之中。第9题,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东京比广州纬度高),北半球冬季,各地昼短夜长(西安不可能5时左右日出),台北夏秋季节降水最多,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 6.A 7.B 8.C 9.B
下图所示为黄赤交角,设定太阳光线此时与赤道平面平行(或重合),且地球公转正朝远日点方向移动。据此条件及图内信息回答10~11题。
1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S,20°W B.0°,70°E
C.0°,110°W D.23°26′N,160°E
11.图中A点此时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
A.0°,0° B.23°26′,23°26′
C.23°26′,66°34′ D.0°,23°26′
解析: 由于太阳光线此时与赤道平面平行(或重合),则太阳直射赤道;由于地球公转正朝远日点方向移动,则此时应是春分日。根据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自转方向和太阳照射方向可判断:20°W为晨线。春秋分日晨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则12点所在经度为70°E。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70°E)。此时A点在晨昏线上,则太阳高度为0°;从图中可看出A点与黄道面夹角为90°,而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23°26′,则A点与极点相差23°26′,其纬度为66°34′N;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则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答案: 10.B 11.D
(广东省惠州市2010·高一调研考试)读右图,图中O点为地球昼半球的中心点,a、b分别是O点所在的经线与纬线。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a经线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各地太阳高度角大于零
B.各地地方时为12点
C.6小时后,a为昏线
D.O点以北昼长夜短,O点以南昼短夜长
13.当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时,某人在O点上空俯视地心方向观察,此人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解析: 第12题,由题意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a经线上,所以a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均为12时;只有在春秋分日,6小时后a才是昏线,其他日期则不一定;D项说法明显错误。第13题,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若纬线b度数达到年内最大值,此时b为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从四个俯视图来看,只有A是在北回归线上空进行观察的,所以A项正确。
答案: 12.B 13.A
二、综合题
14.图示为冬至日南半球某地旗杆影子轨迹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时刻的影长。b、d影长为一天中的最大值;a与b、a与d两线间的夹角都是112°30′,a与c间夹角为45°;虚曲线为杆影端点的轨迹;该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c处影长方向为________方,c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d为该地________(晨或昏)线通过时的杆影,该日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若此地日出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18时50分,则该地经度为________;该地可能位于________。
A.南非境内 B.潘帕斯草原
C.墨累—达令盆地 D.塔斯马尼亚岛
(4)图示为冬至日旗杆影长和该日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②曲线表示的是一日内旗杆影长的变化
B.④点的杆影特别长
C.③点处杆影方向指向东北
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73.5°
解析: (1)日出或日落时杆影达一天中最长,影长a位于日出和日落的中间,说明影长a为正午的影长;由于该地位于南半球某地,所以影长a的方向为正南,影长c的方向为西南,为上午的杆影,与正午相差45°,即相差3小时,为9时的杆影。(2)d杆影达一天中最长且指向西北,故为晨线经过;因为a与b、a与d两线间夹角都是112°30′,所以昼长为112°30′×2÷15°=15小时。(3)该地昼长为15小时,说明该地日出时间为4时30分,而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18时50分,两地相差9时40分,故该地经度为145°E。又因为旗帜一年四季总是随风飘向东南,所以该地位于40°S~60°S的西风带,再结合经度位置可判定该地在塔斯马尼亚岛上,正确答案为D。(4)正午时影子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A答案说法正确;④点正是日落,杆影是一天中最长的,B答案说法正确;该地位于40°S~60°S,杆影方向应该偏南,C答案说法不正确;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纬度在40°S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40°-23.5°)=73.5°,D答案的说法正确。
答案: (1)西南 9
(2)晨 15
(3)145°E D (4)C
15.(长春2010期末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高楼大厦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了节省用地并提供更多的绿化用地,楼房建设出现了高层化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材料二 甲图是我国某小区平面图,乙图是该小区中相邻两栋住宅楼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小区住户入住后发现:春分日南楼正午影长刚好是60米。
材料四 已知:tan 30°≈0.577,tan 45°=1,tan 60°≈1.732
(1)简述小区中荷花池和绿地的环境意义。
(2)小区的底层住户因为采光条件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并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为底层住户提供有力的证据。
(3)一个投资商欲在该小区开一个超市,现有①②③④四处可以选择,请你给投资商选一个理想的地址,阐明选择的理由。
答案: (1)有利于减小湿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有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有利于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2)该小区楼高103.5米,楼间距为60米,而春分日南楼正午影长为60米,说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因此,可以推知该地纬度为30°N,因此可以得出:该地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而太阳高度角越小,楼影越长,所以该小区底层住户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正午无法采光。
(3)① 位于街角路口,交通通达度高;邻近住宅区、学校、医院,接近消费人群,市场条件好。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