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西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尚西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9 13:1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提前的表格中,每小题选对得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隋朝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它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由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这和历史上哪一朝代相似(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
北京 B.杭州
C. 洛阳 D.南京
3.以下关于唐太宗和隋文帝的相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都是开国皇帝 B.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都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都出现繁荣景象
4.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5.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 )
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合同为一家
6.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8.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唐朝的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进藏 D.遣唐使到来
9.“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是描述由隋朝工匠立春设计的( )
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
10.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与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C.宋王朝都要缴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2.“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那两个政权之间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3.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A.杭州和扬州  B.杭州和开封  C.杭州和长安  D.开封和扬州
15.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原因是( )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提倡
C.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农民的需要
16.下列内容叙述宋代饮食丰富的是( )
①东京城内食品有二百多种 ②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③北方人吃鱼多,东京城内外鱼店,不下一二百家 ④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18.我国四大发明中有哪些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 )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19.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币这种纸币是( )
A.会子 B.银元 C.交子 D.汇票
20.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化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应该是( )
①指南针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 火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读图题(本题共6分)
11.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隋朝时开凿的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你知道这条运河是那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吗?(1分)
有人说这条运河的开凿“罪在当代(当时),功在千秋”。你认为这样的评价正确吗?(1分)为什么?(2分)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是怎么做的?(2分)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本题24分)
12. 奴隶社会,官员都是世袭制。
封建社会一直到魏晋都是实行的推举制选拔人才,结果造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局面。
(1)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隋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1分)
(2).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为了完善科举制唐朝统治者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制度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影响深远,你能举出一些受科举制影响的方面和事例吗?(2分)
14.“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了我国经济中心南移的现象:
经济重心南移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1分)到什么时候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1分)
经济重心南移现象表现在那几个方面?(2分)请就每一个方面列举一个具体表现的例子(3分)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或条件有哪些?(2分)
1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秦以来,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有过冲突与战争,也有过和平与交流,但和平与友好往往是主流。
请回答:
唐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唐太宗因此也获得了什么称号?(1分)哪个少数民族首领上书说与唐朝“合同为一家”?(1分)
(2)宋时期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很多,其中南宋的著名抗金将领是谁?(1分)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战役?(1分)
(3)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民族(1分)为了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元朝时创立了什么制度?(1分)
(4)在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会更好的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