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习题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键习题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9 16: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化 学 键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①定义: 的作用力,又称 。
②特点
a.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 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 、 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b.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 和绝大多数气态、液态、固态非金属 分子之间。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微粒之间 分子间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
范德华


熔点
沸点
共价化
合物
单质
不存在
③变化规律
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物质的熔、沸点
也 。例如,熔、沸点:I2 Br2 Cl2 F2。
(2)氢键
①定义: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 的
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 、 、 。
③存在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
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
越大
越高
稍强
O
F
N
升高
>
>
>
迷津指点 (1)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2)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OH- H2O,2H++CO CO2↑+H2O。
(3)由两种共价分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也不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如:NH3+HCl NH4Cl。
(4)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NaCl熔化等都有化学键被破坏,但都属于物理变化。
(5)用化学键强弱可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可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不同的物质类型,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要克服化学键。如金刚石、晶体硅熔点高低要用化学键强弱来解释。而HF、HCl、HBr、HI中的化学键强弱只能解释其化学性质,它们的物质性质与H-X键无关。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 学 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 键
概 念
范 围
能 量
性 质
影 响
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存在的微弱相互作用
分子内或某些晶体内
分子间
某些含氢化合物分子间(如HF、H2O、NH3 等)
键能一般为:120 ~ 800kJ·mol-1
约几至几十kJ·mol-1
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比化学键弱得多
主要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沸点:H2O>H2S,HF>HCl,
NH3>PH3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 型 概 念 特 点 形成条件 存在
离子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
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
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某些化合物H2O2 Na2O2、C2H2
共价化合物、某些离子化合物 NH4Cl
一、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1.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
(1)破坏离子键的是 ; (2)破坏共价键的是 ;
(3)破坏氢键的是 ; (4)破坏范德华力的是 。
①干冰升华 ②冰融化 ③食盐溶于水
④HCl溶于水 ⑤碘升华 ⑥甲烷在纯氧中燃烧
⑦液态HCl变成气体 ⑧NaCl受热熔化
反馈练习
答案 (1)③⑧(2)④⑥(3)②(4)①⑤⑦
二、电子式、结构式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 O: N2:
Cl2: H2O:
NaCl:
NaOH: NH4Cl:
答案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并指出其中化学键的类型。
(1)H2O2 ;
(2)Na2O2 ;
(3)CO2 ;
(4)HClO ;
(5)Ca(OH)2 ;
(6)HBr 。
解析 本题所列六种物质均为代表性化合物。复习时
一定要熟练掌握其电子式的写法:①离子化合物电子
式中,每个离子要单独写,简单阳离子只用离子符号
表示,阴离子元素符号的周围应标出其最外层的8个电
子,并用方括号括起来,标上所带电荷数。
②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没有阴、阳离子及方括号。
③含氧酸中的H一般是与氧结合成OH原子团,即HClO中原子排列为HOCl。
答案
3.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N2: CO2:
CH4: NH3:
答案
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HCl: 。
CaBr2: 。
答案
要点一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化学键与物质
类别之间的关系
1.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与物质分类的关系
要点精讲
化合
物类型 定义 与物质分类
的关系 举例
离子
化合
物 含有离
子键的
化合物 包括强碱、绝大多
数盐及活泼金属的
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NaCl、Na2O2
NaOH、
NH4Cl等
共价
化合
物 只含有
共价键
的化合
物 包括酸、弱碱、极
少数盐、气态氢化
物、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有机物等 H2S、SO2、
CH3COOH、
H2SO4、NH3、
H2O等
2.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类型来判断
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是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是共价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仅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①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②溶于水后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③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
除稀有气体无化学键外,其他物质内部都存在化学键。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可概括如下:
1.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SiO2、HCl、CH4等。
2.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如Cl2、P4、金刚石等。
3.即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一般为多原子
(4个原子以上),且相同的原子至少有2个的非金
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2O2、C2H4等。
4.只含离子键的物质主要是由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
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aCl2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NaOH、K2SO4
等;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等。
6.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如铵盐NH4Cl、
NH4NO3等。
7.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可能存在共价键。如AlCl3
等。
8.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的氢化物(H2O、NH3、HF等)
易形成氢键,但氢键属于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典例导析1】 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
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
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
排斥作用
解析 依据概念分析选项。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误,B项错误;
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化学键,C项错误;
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既有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D项正确。
答案 D
方法归纳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间的具体关系如下:
迁移应用1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a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
极性键
解析 A项,CaCl2中无共价键;B项,如H2O2中氧原子间为非极性键;C项,若有离子键,则属于离子化合物;D项,如H2O2、C2H2中,都存在非极性键。
C
迁移应用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
①CaCl2和Na2S ②Na2O和Na2O2
③CO2和CS2 ④HCl和NaOH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项CaCl2和Na2S中都仅含离子键,③项CO2和CS2中都仅含共价键,但②项Na2O中仅含离子键而Na2O2中还含有O-O共价键,④项HCl中无离子键而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A
迁移应用3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
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
A.NH4Cl NH3↑+HCl↑
B.NH3+CO2+H2O NH4HCO3
C.2NaOH+Cl2 NaCl+NaClO+H2O
D.2Na2O2+2CO2 2Na2CO3+O2
解析 本题以四个化学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
对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认识程度。
A、B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无离子键的形
成,C中有非极性键(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
键的形成。D中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
键,CO2中有极性共价键,Na2CO3有离子键和极性
共价键,O2中有非极性共价键,故选D。

D
要点二 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②N2,
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方法技巧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加上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如等于8,则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没有达到。另外,分子中如果含有H原子,因为H原子最外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所以只要含有H的分子或离子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迁移应用4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 ( )
A.PCl5 B.P4
C.CCl4 D.NH3
解析 判断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方法
为:最外层电子数+所成价键数=8,故A项、D项错;P4为单质,而非化合物,故B项错;C项中两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C项正确。
C
迁移应用5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IBr的电子式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HIO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D.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解析 I、Br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即可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B中H、Cl、O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次氯酸,其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H—O—Cl,B正确;HIO的结构与HClO类似,其中I、O两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C不正确;D中MgO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C
题组一、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MgCl2 B.Na2O2
C.Na2O D.Al2O3
解析 根据物质中各原子的成键特点,由Na2O2的电子式Na+ Na+可知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对点训练
B
2.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
A.CO2 B.NH3
C.N2 D.H2O2
解析 同种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形
成极性键,由H2O2的电子式 可知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C.单质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D.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解析 A项错,如AlCl3,就有共价键;只要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所以B、C都正确;多原子的非金属单质都有共价键,而稀有气体中不含共价键,D项正确。
A
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N2的电子式为
B.S2-的结构示意图为
C.在PCl3、CCl4中各原子最外层不能达到8电子的
稳定结构
D.质量数为40的钙原子为
解析 N2的电子式中共用电子对标错,应为 ,A错;质量数为40的钙原子应表示为 ,D错。
B
题组三、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6.如果取一块冰放在容器里,不断地升高温度,可以实现“冰→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的变化,在各步变化时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氢键、非极性键
D.氢键、非极性键、极性键
解析 冰→水→水蒸气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克服的主要作用力是H2O分子之间的氢键;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的转化是化学变化,克服的主要作用力是H2O分子中的H—O之间的极性键。
B
8.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系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
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 A、D中应由化学键的键能来说明;C中应由分子间作用力说明。
B
4.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
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X可能为H,也可能为碱金属Li、Na,Y显-2价,可能为O或S。A项的反例是H2O,B项的反例是Na2O,C项
的反例是H2O2、Na2O2。
D
6.下列哪个事实能说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
A.氯化氢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溶于水发生电离
D.氯化氢不易分解
B
7.下列物质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
A.氧化镁 B.氦
C.铜 D.液氨
解析 MgO中仅含离子键;氦中无化学键;铜中既无共价键又无分子间作用力;液氨中,NH3分子中存在N-H共价键,NH3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D
8.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
A.CO2和H2O B.NaOH和Na2O
C.NaCl和HCl D.SO2和SiO2
解析 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Na2O只有离子键,B项错;NaCl中含离子键,HCl含共价键,C项错;SO2与SiO2中均只含有共价键,但S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D项不正确。
A
9. 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
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
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
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
代表的是 ( )
A.H2S B.HCl
C.PH3 D.SiH4
解析 在ⅣA~ⅦA中元素的氢化物里,NH3、H2O、
HF因存在氢键,故沸点高于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
物的沸点,只有ⅣA族元素氢化物不存在反常现
象,故a点代表的应是SiH4。
D
1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氢元素,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因此该元素与卤素结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 )。
C
15. (6分)A、B、C、D四种物质是由前10号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图(小球代表原子,短线代表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及相互反应的关系如下: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C: , D:
解析 结合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可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与题中所给图示结合,可知D中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应为N2;前10号元素中两种元素能形成4原子分子的是N∶H=1∶3,故A为NH3;C是由氢元素与某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则D为HF;可推得B为F2。
答案 NH3 F2 HF N2
16.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
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
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
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 ,丙分子的电子式为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 。
(3)①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0.1 mol/L丁溶液的pH为1,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②常温下,戊的水溶液的pH 7(填“<”、“=”、“>”),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解析 由题意知X、Y、Z分别为H、O、N,甲、
乙、丙分别为NO、H2O、NH3,丁为HNO3,戊为NH4NO3,NH4NO3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NH4NO3水解显酸性。
答案 (1)氢
(2)NO 4NH3+5O2 4NO+6H2O
(3)①c ②< NH4 + H2O NH3·H2O+H+
催化剂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