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2 22:2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01  知识管理)
1.听不见的声音
(1)超声:
定  义: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_____Hz的声音.
应  用:水下定位、通信、____________、工业检测与控制、_____________等.
说  明: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同时还具有能量,可以利用超声击碎人身体里的结石.
(2)次声:
定  义:振动频率低于____Hz的声音.
应  用: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陆点的位置,判断核爆炸的____、____、____乃至爆炸的方式,还可用于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2.控制和减少噪声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定义:对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造成____________的声音.
注  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但在任何时候,噪声都不会成为乐音.
控制噪声:着手于___声、____声、____声三个方面.
02  练习题)
1.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3.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
A.mm B.cm
C.dm D.dB
5.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调小音量是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_____.
7.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8.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小
B.蝴蝶翅膀振动不能产生声波
C.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够大
D.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是超声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比人们日常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低
D.人耳可以听见超声波
10.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11.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卧室采用双层窗和一些隔音性好的建筑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摩托车装上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嘈杂的环境里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 “海巡31”轮船配有强声设备,该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
13.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声波获得信息.
14.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
15.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16.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600次,人凭听觉不能发现飞行的____(填“蝴蝶”或“蚊子”),这是因为它翅膀振动时发出的是____(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波”),这种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举出一个事例).
17.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只能听到频率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0 Hz的声音.人耳也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20 000 Hz的声音.
18.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01  知识管理)
1.听不见的声音
(1)超声:
定  义:振动频率高于__20__000__Hz的声音.
应  用:水下定位、通信、__地下资源勘察__、工业检测与控制、__超声诊断及超声盲人探路__等.
说  明: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同时还具有能量,可以利用超声击碎人身体里的结石.
(2)次声:
定  义:振动频率低于__20__Hz的声音.
应  用:可以确定火箭发射和着陆点的位置,判断核爆炸的__时间__、__地点__、__强度__乃至爆炸的方式,还可用于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2.控制和减少噪声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__无规则__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定义:对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造成__影响和干扰__的声音.
注  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但在任何时候,噪声都不会成为乐音.
控制噪声:着手于__消__声、__隔__声、__吸__声三个方面.
02  练习题)
1.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3.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超声波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
A.mm B.cm
C.dm D.dB
5.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声源处__减弱噪声.调小音量是减小了声音的__响度__.
7.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D)
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8.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
A.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太小
B.蝴蝶翅膀振动不能产生声波
C.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够大
D.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是超声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频率比人们日常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低
D.人耳可以听见超声波
10.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11.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卧室采用双层窗和一些隔音性好的建筑材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摩托车装上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嘈杂的环境里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 “海巡31”轮船配有强声设备,该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
13.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次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超__声波获得信息.
14.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能量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响度__.
15.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噪声__(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隔声__(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16.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600次,人凭听觉不能发现飞行的__蝴蝶__(填“蝴蝶”或“蚊子”),这是因为它翅膀振动时发出的是__次声波__(填“次声波”“超声波”或“可听声波”),这种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_次声波武器__(举出一个事例).
17.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只能听到频率__高于__(填“高于”或“低于”)20 Hz的声音.人耳也不能听到频率__高于__(填“高于”或“低于”)20 000 Hz的声音.
18.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dB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