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2)
学习目标:1、了解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进一步认识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生物圈的意义。
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习难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及对生物圈的意义。
课堂导学:
1.在恩吉尔曼的实验中,思考下列问题
①好氧细菌集中于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②.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
③为什么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④.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曝露在光下?
⑤恩吉尔曼的实验巧妙地证明了什么。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看P93图5-9 和5-10思考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
(2)、叶子呈现绿色是由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含有大量 。
(3)、叶绿素能吸收 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4)、绿色植物利用 ,在 中把 和 制造成 等有机物,同时把 能转变成 能储藏在有机物里,放出 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可以用公式表示:
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 原料 场所 产物 变化实质:一是物质转变,即 物转变成
物;二是能量转变,即 能转变成 能。
3、看P93-94课文小结光合作用的意义
4、看P94-95课文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堂反馈:
一、选择题
1、下列叶的结构中,含有大量叶绿体的是: ( )
A、表皮细胞 B、构成叶脉的细胞 C、叶肉细胞 D、以上所有细胞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3、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它的“车间”和“机器”各是什么?( )
A.叶肉细胞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叶肉细胞
C.叶肉细胞和叶绿素 D.保卫细胞和叶绿体
4、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鱼提供食物B.为鱼提供氧气C.为鱼提供能量D.为鱼提供二氧化碳
5、秋季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 ( )
A.先变黄 B.稍晚变黄 C.同时变黄 D.不变黄
6、在农业栽培中充分利用阳光的措施是 ( )
A.稀疏种植 B.稠密种植 C.没有要求 D.高矮植物合理密植
7、若要提高温室蔬莱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多施水肥 B.提高室温 C.增加氧气 D.增加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B、为动物和人提供物质和能量
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够使太阳光进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二、实验分析题:
10、1771年,普利斯特利将小鼠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很快就室息死亡;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死亡。现在我们对该实验最明确的解释是: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 产生了 。
11、将一盆经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的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左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先用酒精脱色,再经漂洗,最后在叶上滴加碘液。
(1)根据实验完成下表:
叶的部位 加碘液后的现象 有无淀粉产生
白边(甲)
中央 遮光部分(乙)
未遮光部分(丙)
(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 中进行的。
(3)、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 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的条件。
纠错栏:
纠错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