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明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3)无情有恨何人觉? 。(陆龟蒙 《白莲》)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8)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人们常用孔子的名言“ , ”来告诉别人要取长补短。
2.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当朋友失意时,你送上几句真诚的安wèi( );当同学无助时,你伸手帮他一把;在家里,你给疲劳的妈妈梳梳头,给劳累的父亲泡上一杯香míng”( );节假日里,或开心的去郊游,或悠闲地去垂钓。有了这些,生活便多了一份温馨( ),多了一份甜蜜, 多了一份qiè( )意。
3.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① 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
② 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③ 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
④ 小房子是金色的
A.④③②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 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 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游客们的喜悦油然而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C、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东山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非常受欢迎。
6.名著阅读。(5分)
1、《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憎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 ,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2分)
2、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 情感。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调查表明,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
8.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我们再次与众英雄聚集在一起,会惊异的发现,我们的灵魂已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盐城某中学九(1)班开展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他们完成准备任务。
【名言我鉴赏】有许多名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句,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2分)
示例 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略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我评论】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古名人,为他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 (3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星我仰慕】有很多同学都有自己仰慕的明星,有的同学为了一场明星演唱会而不惜耗费巨资,也有的同学为了与自己心中的“偶像”见一面,不惜浪费几天的学习时间,也有的同学为了心中的“偶像”欢喜,为了“偶像”忧,请你结合右图针对中学生的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
春日 〔宋〕晃冲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9. 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1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15.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民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19题。(15分)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 河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19 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増。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因此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国际汽车集团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摘自《 今晚时报》 ,有删改)
16.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3 分)
答:
17.划线句①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4分)
答:
18.划线句②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4分)
19.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4 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20分)
寻 春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⑾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⑿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20.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21.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6分)
①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5.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的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不该丢失的”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完整。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盐城市明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略
2.慰 茗 xīn 惬
3.B
4.C
5.B
6.1. 齐天大圣 七十二变 2.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7.(1)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的学习。(共2分。意对即可)
(2)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共2分。针对现象,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8.【名言我鉴赏】示例 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批注: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要死的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坚贞气节。
【名人我评论】示例 人物:诸葛亮
评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他是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识和杰出军事才能,赫赫战功的英雄,一个不免留下遗憾的悲壮志士。
【明星我仰慕】我认为“追星”是可以的,但不能太“狂”了。过分或盲目地“追星”,会影响到学习。但是如果你能适当地调节时间,“追星”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爱好,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例如他们敬业爱业的精神以及刻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总之一句话,“追星”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看你怎样适当地分配和安排时间。
9.(2分)《春日》写的是暮春时节(1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的是早春时节(1分)
10.(4分)将句子描写出来,得2分;运用修辞手法,再得1分。
示例一:
选择“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中的片片桃花。
示例二:
选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藏。
11.①树立 ②少 ③说出 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每格l分)
12.A(2分)
13.(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染”、“濯”、“妖”各0.5分) 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
14.洁身自好 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1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2分)
16.( 3 分)发热量高,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
17.(3 分)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
18.( 3 分)不能删。“唯一”突出了氢气燃烧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19.( 4 分)答案示例:分类别。例:固本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燃气时代的划分,使说明条理清楚。/作比较。例:把天然气与煤、石油在发热量、污染环境程度等方面作比较,突出了天然气作为燃气时代的能源的优点。/列数据.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 %的氢”,准确说明了氢作为新能源将逐步被利用的具体情况。
20..后悔寻春(责怪自己) 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21.(1)“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生动形象;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2)这句话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这一抹新绿让我精神振奋的样子,表达了我此刻的惊喜和对春天的喜爱心情。
22.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23.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盐城市明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答题纸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彭玲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2)
(3) (4)
(5) (6)_______ ___ ___ ______
(7)__________ _ _____ ___(8)
(9) ,
2.(2分) ( ) ( ) ( ) ( )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 ) 5.(2分) ( )
6.名著阅读。(5分)
1、 (2分)
2、 (3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1) (2分)
(2) (2分)
8.语文实践活动。(共8分)
【名言我鉴赏】(2分)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我评论】(3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星我仰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9—10题。(5分)
9.(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11. (4分)
① ②
③ ④
12. ( )(3分)
13. (4分)
14. (2分)
15.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19题。(15分)
16. ( 3 分)答:
17. ( 4分)答:
18.(4分)答:
19.(4 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20分)
20. (4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21.(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4.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