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2 13:25:29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
1.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要(
平视
)液柱中的液面。
2.(
气候
)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平均气象情况。。
3.养蚕时,要保证桑叶(
新鲜
)、(
干净
)。
4.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土壤)、(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叶宽大的芭蕉生活在(水分充沛)、(气温较高)的南方,在干燥、寒冷的(北方)很少能看到它们。
6.地球是在(
椭圆
)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

行星
),运转一周为(
一年
)。
7.每次观测时,记录的(方向)和(位置)不能改变。
8.蚕蛾的身体分成(

)、(

)、(

)三部分,头部长有(
触角
),胸部有(
3
)对足,是昆虫家族中的一员。
9.月球是一颗本身(
不能
)发光、围绕着(
地球

运转的卫星,运转一周大约为(
30
)天。
10.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
变化周期
)来编排的。
11.为了方便(读数),可以在记录纸上画一些同心圆。
12.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在晷盘的正反面各有(12)个大格。
13.水漏,也叫(水钟)。它以壶盛水,因此又称(漏壶)。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2分)
1.菜粉蝶是由菜青虫发育而成,菜青虫是菜粉蝶的(
A
)。
A.幼虫????B.蛹??C.成虫
2.在我国南方,夏季的天气特点是(
A


A.高温、多雨
B.寒冷、多雨
C.温暖、多风
3.日晷的晷针要朝向(
B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4.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当于现代钟表的(
C
)。
A.表盘
B.刻度
C.指针
5.生活中的影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下列不是引起影子形状各异的因素是(
C
)。
A.物体形状的不同
B.光照角度不同
C.光照远近不同
6.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B
)。
A.由缺到圆
B.由圆到缺
C.不变
7.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用了大约三年的航海实践,证实了(
B
)。
A.地球很小
B.地球是球体
C.地球是行星
8.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候鸟的是(
A
)。
A.麻雀
B.大雁
C.燕子
9.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一般不善于(
B
)。
A.吸收水分
B.蒸发水分
C.储存水分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两句诗表明了(
B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1.下列动物中,不会经历“蛹”这个阶段的是(
B
)。
A.蝴蝶
B.蝗虫
C.苍蝇
12.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C
)。
A.有间小房子睡觉
B.保暖
C.保护蚕安全度过蛹期
三、判断题(每空0.5分,共3分)
1.日晷晷盘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当是90°。

×

2.利用沙漏计时,测量时间越长,测量的结果越不准确。



3.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都一样。(
×

4.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遮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

5.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蚕大不相同。(


6.非生物都无法运动,不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
×

四、连线题(2分)
把下列月相与其出现的时间连起来。
上弦月
新月
满月
下弦月
廿三
十五
初八
初一
五、问答题(共13分)
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3分)
答:例如,观察从大海的远方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船的上部。
2.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动物有什么意义?(3分)
答: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呼吸频率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地减少。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3.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动物有什么意义?(3分)
答: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呼吸频率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地减少。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4.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植物生长得更好?(4分)
答:我们应当:(1)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尽量满足其对光照、空气、温度和水、肥等条件的需求;(2)平时关爱、呵护植物,从小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3)加强宣传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六、实验题(6分)
实验名称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激发探究光的兴趣
实验器材
铅笔、橡皮泥、木板,白纸,(指南针)。
实验步骤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整理记录。
4.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
实验现象
太阳位置最高时(
正午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
清晨
)和(
傍晚
)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
)。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1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
1.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要(
)液柱中的液面。
2.(
)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的平均气象情况。。
3.养蚕时,要保证桑叶(
)、(
)。
4.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
)、(
)、(
)、(
)等。
5.叶宽大的芭蕉生活在(
)、(
)的南方,在干燥、寒冷的(
)很少能看到它们。
6.地球是在(
)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

),运转一周为(
)。
7.每次观测时,记录的(
)和(
)不能改变。
8.蚕蛾的身体分成(
)、(
)、(
)三部分,头部长有(
),胸部有(
)对足,是昆虫家族中的一员。
9.月球是一颗本身(
)发光、围绕着(

运转的卫星,运转一周大约为(
)天。
10.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
)来编排的。
11.为了方便(
),可以在记录纸上画一些同心圆。
12.日晷由(
)和(
)组成,在晷盘的正反面各有(
)个大格。
13.水漏,也叫(
)。它以壶盛水,因此又称(
)。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2分)
1.菜粉蝶是由菜青虫发育而成,菜青虫是菜粉蝶的(
)。
A.幼虫????B.蛹??C.成虫
2.在我国南方,夏季的天气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寒冷、多雨
C.温暖、多风
3.日晷的晷针要朝向(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4.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当于现代钟表的(
)。
A.表盘
B.刻度
C.指针
5.生活中的影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下列不是引起影子形状各异的因素是(
)。
A.物体形状的不同
B.光照角度不同
C.光照远近不同
6.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
B.由圆到缺
C.不变
7.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用了大约三年的航海实践,证实了(
)。
A.地球很小
B.地球是球体
C.地球是行星
8.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候鸟的是(
)。
A.麻雀
B.大雁
C.燕子
9.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一般不善于(
)。
A.吸收水分
B.蒸发水分
C.储存水分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两句诗表明了(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1.下列动物中,不会经历“蛹”这个阶段的是(
)。
A.蝴蝶
B.蝗虫
C.苍蝇
12.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有间小房子睡觉
B.保暖
C.保护蚕安全度过蛹期
三、判断题(每空0.5分,共3分)
1.日晷晷盘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应当是90°。


2.利用沙漏计时,测量时间越长,测量的结果越不准确。


3.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形成的影子都一样。(

4.月相的形成是由于地球遮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5.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蚕大不相同。(

6.非生物都无法运动,不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

四、连线题(2分)
把下列月相与其出现的时间连起来。
上弦月
新月
满月
下弦月
廿三
十五
初八
初一
五、问答题(共13分)
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3分)
答:
2.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动物有什么意义?(3分)
答:
3.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它对动物有什么意义?(3分)
答:
4.我们怎样做才能使植物生长得更好?(4分)
答:我们应当:
六、实验题(6分)
实验名称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激发探究光的兴趣
实验器材
铅笔、橡皮泥、木板,白纸,(
)。
实验步骤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
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整理记录。
4.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
实验现象
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
)和(
)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