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4 18:1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序号










总分
得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松脂(zhī zī) 澎湃(pài bài) 隧道(suì suí)
杀菌(jǔn jūn) 疾病(jī jí) 火焰(yàn yán)
二、读拼音,写词语。(12分)
hǔ pò tuī cè sì zhī

jiàn kāng shí shī shí jiàn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热烈 强烈
1.在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表现出了( )爱国主义精神。
2.演出节目结束后,台下响起了一片( )的掌声。
证据 证明
3.事实( ),科学家的推测是正确的。
4.在大量( )面前,犯罪嫌疑人只得低头认罪。
灵活 灵敏
5.纳米检测技术极其( ),可以被( )地运用于多个领域。
惨重 沉重 坚定 坚强
6.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 )代价,( )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2分)
(   )的绿翅膀   (   )的松树   ( )的孔雀
(   )的演化    (   )的技术   ( )的鸟儿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7分)
①( )( )斑斓 ②茹( )饮( ) ③翱翔( )( )
④无( )为( ) ⑤前( )后( ) ⑥欣喜( )( )
我用 这个词来形容美丽的孔雀。
我用 这个词来形容空中的小鸟。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琥珀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
2.早在19世纪,我国科学家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
3.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 )
4.《千年梦圆在今朝》表达了中国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探索的精神。( )

七、比一比,组成词语。(8分)
珀( ) 肢( ) 胞( ) 焰( )
柏( ) 枝( ) 抱( ) 陷(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琥珀》一文从一块 的发现,推测出几千万年前两只小虫被 包裹住,形成 的故事。本文是一篇 ,让我们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2.《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再现了恐龙 的演化过程,揭示了科学家在 方面的重大发现。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主要讲述了 、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 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对 的影响,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纳米技术。
4.《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述了中华民族为实现 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探索,重点叙述了我国第一颗 的发射、 的探索和“ ”的实施。
九、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15分)
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①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
  ②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③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④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小毛病。”
  ⑤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
  ⑥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⑦看到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⑧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很艰辛的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
  ⑨数年后,我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⑩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然而这时,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肯折弯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无所畏惧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
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第①段中“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有什么作用?
4.老人“大步走,眉没皱,抡铁棍,打瓦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5.第⑧段中“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的含义是什么?请你想象“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十、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作文。(15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你在使用某件物品的时候,有没有感觉不方便的时候,是否可以发明一种更为方便的东西呢?发挥哦的想象写一写你的小发明吧!要求把发明的物品的样子和功能描述清楚。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松脂(zhī√)
澎湃(pài√)
隧道(suì√)
杀菌(jūn√)
疾病(jí√)
火焰(yàn√)
二、读拼音,写词语。
琥珀 推测 四肢 健康 实施 实践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热烈 强烈
1.在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表现出了( 强烈 )爱国主义精神。
2.演出节目结束后,台下响起了一片( 热烈 )的掌声。
证据 证明
3.事实( 证明 ),科学家的推测是正确的。
4.在大量( 证据 )面前,犯罪嫌疑人只得低头认罪。
灵活 灵敏
5.纳米检测技术极其( 灵活 ),可以被( 灵敏 )地运用于多个领域。
惨重 沉重 坚定 坚强
6.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 惨重 )代价,( 坚定 )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柔嫩 )的绿翅膀   ( 高大 )的松树   ( 五彩斑斓 )的孔雀
( 漫长 )的演化    ( 新奇 )的技术 ( 凌空翱翔 )的鸟儿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①( 五 )( 彩 )斑斓
②茹( 毛 )饮( 血 )
③翱翔( 凌 )( 空 )
④无( 能 )为( 力 )
⑤前( 俯 )后( 仰 )
⑥欣喜( 若 )( 狂 )
我用 ① 这个词来形容美丽的孔雀。
我用 ③ 这个词来形容空中的小鸟。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琥珀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 )
2.早在19世纪,我国科学家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 )
3.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 × )
4.《千年梦圆在今朝》表达了中国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探索的精神。( √ )
七、比一比,组成词语。
珀( 琥珀 ) 肢( 四肢 ) 胞( 细胞 ) 焰( 火焰 )
柏( 柏树 ) 枝( 树枝 ) 抱( 抱住 ) 陷( 陷入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琥珀》一文从一块 琥珀 的发现,推测出几千万年前两只小虫被 松脂 包裹住,形成 琥珀 的故事。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 ,让我们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2.《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再现了恐龙 变成鸟类飞向蓝天 的演化过程,揭示了科学家在 古生物研究 方面的重大发现。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主要讲述了 什么是纳米技术 、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 医学领域 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对 未来生活 的影响,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纳米技术。
4.《千年梦圆在今朝》讲述了中华民族为实现 飞天梦 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探索,重点叙述了我国第一颗 人造卫星 的发射、 载人航天技术 的探索和“ 嫦娥工程 ”的实施。
九、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①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
  ②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③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④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小毛病。”
  ⑤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
  ⑥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⑦看到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⑧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很艰辛的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
  ⑨数年后,我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⑩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然而这时,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肯折弯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无所畏惧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
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我”找不到工作而沮丧万分。
经过:“我”遇见了做泥坯的老人,他给了“我”启发,开始做小工。
结果:“我”在数年后,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3.第①段中“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有什么作用?
为自己当时的不如意做衬托和铺垫,衬托出“我”的心情万分沮丧。
4.老人“大步走,眉没皱,抡铁棍,打瓦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5.第⑧段中“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的含义是什么?请你想象“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含义:作者十分敬佩老人的信心与行为。心理活动:作者心想老人近年才开始学习。那种不怕困难,十分的信心是自己所缺少的。一定要向老人学习,老人给自己指引了一条明路。

十、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的小发明
我,是一个天生爱动手的孩子。在家里总爱看一些关于发明之类的书籍和电视。这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功夫不顾不负有心人,今天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发明,也使是我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我的灵感是来源于一场“梦”。在梦中,我操控着一艘巨大油轮参加全市模型大赛,结果获得了第一等奖……乐得我都是笑醒来的。第二天,我决心自己做一个电动小船。画了画,改了改,终于马马虎虎地画了一个设计图,然后准备好材料。开工喽!
先把两根筷子用胶布……七上八下地忙活了一个下午,新型“神州8号”成功诞生了,这可耗费了我的大量资金和精力啊!为了验证“神州8号”的效果,我把它放在洗脸盆里,发动主机。只听:“呜,呜”。的几声,小船在脸盆里飞速前进,我在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一蹦三尺高,自豪的说:“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