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基础知识:
(一)《月夜忆舍弟》
1.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他几个弟弟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之情。《月夜忆舍弟》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二)《长沙过贾谊宅》
1.了解作者及背景
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年间登进士第,曾任长洲尉、海盐令。至德三年,因事下狱,贬南巴尉。后为转运使判官、淮西转运留后。因刚直犯上被诬,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迁随州刺史,死于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的诗多写个人穷愁不遇,善写五律,以“五言长城”自称。本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终。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怀古伤今,感慨万千,吟咏出这首律诗。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抚养成人。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2.写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七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反对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
(四)《商山早行》
1.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01—866),晚唐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也称“温李”。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预习训练:
1.【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1)《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自称_________,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_________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三吏”“三别”为其代表作。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有《杜工部集》传世。
(2)《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被称为“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送灵澈上人》等。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世称“韩昌黎”“_________”。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_________”之首,与_________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4)《商山早行》的作者是_________,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字_________,与_________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词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在词史上,与_________齐名,并称“温韦”。存词六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_________”之鼻祖。
2.杜甫《月夜忆舍弟》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3)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况乃未休兵。
3.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
(4)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
4.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3)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4)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
5.温庭筠《商山早行》
(1)《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作客他乡之人的感情共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山早行》中用白描手法、纯名词组合,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山早行》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时所见的山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商山早行》中将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使“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
(1)《月夜忆舍弟》中,点明时令是秋天的诗句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相近。
(3)《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中写诗人在贾谊宅所见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中,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被贬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诗人不顾惜残年,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中,诗人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8)《商山早行》一诗中,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至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做简析。
(2)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2)刘长卿 文房 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韩愈 退之 昌黎先生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
(4)温庭筠 飞卿 李商隐 韦庄 花间派
2.答案:(1)边秋一雁声
(2)露从今夜白
(3)无家问死生
(4)寄书长不达
3.答案:(1)万古惟留楚客悲
(2)寒林空见日斜时
(3)汉文有道恩犹薄
(4)寂寂江山摇落处
4.答案:(1)夕贬潮州路八千
(2)欲为圣明除弊事
(3)云横秦岭家何在
(4)好收吾骨瘴江边
5.答案:(1)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2)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3)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4)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6.答案:(1)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2)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4)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5)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6)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7)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8)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7.答案:(1)“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2)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8.答案:(1)“横”“拥”两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2)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9.答案:(1)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的清寒,又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①思念家乡,思念(或牵挂)战乱中流散的舍弟(或家人);②盼望战乱早日结束。
10.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和“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借古言今的内容在这首诗中无处不在。首联,表面上写的是贾谊的生平经历,实则暗寓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颔联,看似写的是眼前所见,实则也正是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颈联,表面上写的是汉文帝与贾谊,实则写的是自己一贬再贬,沉沦坎坷更是必然。尾联,更是由古及今,表明自己和贾谊、屈原都是无罪而遭受不公待遇。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借景抒情手法的能力。“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萧条冷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独寻”,诗人产生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诗人当时的实际处境,更是其内心的写照。
(2)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内容和主旨的能力。分析作者情感时,要联系作者和贾谊的相似之处,即惨遭诬陷被贬。联系两人之间的相似遭遇,可体会出字里行间的凄凉寥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