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③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④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各组比例尺中,比例尺相等的是( )
①1:3 000 000 ②三十万之一
③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如图为四位同学所画的地球自转方向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但能学到地理知识,还可以发展地理观察和思考能力。据此完成4--7小题。
4.关于日照新市区(约35°N,119°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5.国庆节后,尽管学校放学时间提前了,但天却越来越黑了。这是因为( )
A.地球自转导致时差现象 B.地球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
C.太阳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D.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凉了
6.考试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上
7.小刚每天中午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有些奇怪,暑假前后最短,寒假前后最长。请你帮她找到合理的解释( )
A.小刚的身高在变化B.小刚观察的位置不同
C.小刚观察错误D.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
8.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仿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成的模型
B.地球仪的形状就是地球的形状
C.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
D.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与实地基本相符
9.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其中自转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D.1年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此次会议首次从全球范围内邀请5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围绕“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主题,共商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大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若要查找出席会议的国家领导人所在国家的位置,应选择
A.世界河流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11.此次金砖国家会议举行期间,厦门市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夜
12.当北京时间为9月3日20: 00时,巴西利亚(西三区)为9月3日9:0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板块运动 C.地球自转 D.气候差异
13.金砖国家会议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A.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14.我国科考队员把国旗插在南极点上,在大风中国旗应该飘向的方向是( )
A.正南 B.正东 C.正北 D.正西
15.无法证明地球为球体形状的是
A.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B.地球的卫星影像图
C.房屋门窗的朝向 D.宇航员的观测结果
16.下图中M点的地理坐标为( )
A.(40°N,110°E) B.(40°S,110°W)
C.(20°N,130°E) D.(110°N,40°E)
17.下列人类认识地球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读“昼与夜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左图所示的光照情况看,该日是北半球的( )
A.冬至日前后 B.春分日前后 C.夏至日前后 D.秋分日前后
19.左图中四地最早见到日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学业水平测试当天(7月14日),地球大致运行在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学业水平测试当天(7月14日),南通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
A.昼长于夜、昼变长 B.昼短于夜、昼变短
C.昼长于夜、昼变短 D.昼短于夜、昼变长
读图,“经纬网图”,完成22--24题.
22.图中阴影部分实地面积的大小是( )
A.甲等于乙 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确定
23.甲地位于乙地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4.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乙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D.甲地在欧洲大陆上,乙地在北美洲大陆上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读下面四幅图,回答25--26题。
25.天津塘沽的小韩要到武汉开会,所用地图选择正确的是:( )
A.用丁图了解景点 B.用乙图查找宾馆
C.用丙图识别天气 D.用甲图设计线路
26.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而在地球仪上画出来的。读图甲纬线和纬度示意图、图乙经线和经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27--29题。
27.关于经、纬线的正确描述是
A.纬线等长 B.经线等长
C.经线共有10条 D.纬线共有8条
28.关于经、纬度的正确描述是
A.纬度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C.经度从西向东逐渐减小 D.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逐渐减小
29.若某地点的经纬度为“40°N,160°W”,则该地位于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30.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二、解答题
31.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
(2) 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 地球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方向是______的,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
(4) 由于地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_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
(5)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
3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D两点的经纬度A , D 。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填代号)
(4)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33.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东西半球看:A位于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B位于______半球。
(3)A、B两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4.读甲、乙经纬网示意图后,填写下表:
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上比例尺为1∶
(2)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3)假如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米。
(4)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 ;B. ;
C. ;D. 。
参考答案
1--10CABAB ADBBD 11--20ACCCC ACCAB 21--30CCBAA DBBDB
31.(1) 公转 一年
(2) 如图:
(3) 倾斜 保持不变
(4)太阳照射 相 反
(5)春
32.(1)80°N,140°E;20°S,140°W;
(2)正北;
(3)ABC;AC;
(4)C;D。
33.(120°E,40°N); (170°E,70°S); 东; 南; B。
34.
35.(1)50000 (2)西南 (3)1000 (4)12 (5)F (6)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