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球体运动—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动作补间动画》的内容,前六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栏绘制图形。这节课《动作补间动画》是 flash 动画制作的第一课,对于动画制作的原理,动画的种类等等的基本概念需要做详细的分析。所以本节课堂不单单是一节技能操作课,而是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相结合的课。 
二、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 flash 的界面,学会了绘制简单图形,但是没有体验过制作出在舞台上动起来的动画。 
对于动画产生的原理,flash 动画的种类这些概念还是模糊不清,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关键帧,学会制作动画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为将来学习形状补间动画和图层动画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帧与关键帧。 
学会制作动画补间动画。学会动画的测试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会动的小球”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法,展示动画补间制作的步骤。 
学生动手操作,并请操作熟练的学生演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再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后,激发学生学习 Flash 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能够使用平面动画软件为生活增添乐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增强学生之间互助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Flash 中关键帧的使用。动画补间制作的步骤。 
难点:认识帧和关键帧,并正确使用它们。动画补间的制作步骤五、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法让学生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理解帧、关键帧、过渡帧的概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明白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会设置补间动画的属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让大家先观看“会动的小球”动画,观看后,问同学们会做吗? 容易做吗? 
同学们可能会说好难,探究到底是怎么做的。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求知欲。 
带领学生分析这个动画的组成, 
分解这个动 
小球上下运动的变化并不是一 
画,消除学生 
二、分解动 
帧一帧制作的,只要设好了起点 
认真听老师讲课 
怕难的心理, 
画 
和终点的上下变化,再通过软件的“创建补间动画”功能,就能很快地制作好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建立文档 
提问学生怎样建立文档 
学生回答,并操作。 
让学生巩固学习 
1、演示怎样制作小球 
四、制作立 
2、强调小球要画到相应的图层、 
相应的帧,不得张冠李戴。 
学生观察、分析、 
让学生先了解帧、关键帧 
体小球 
听讲并操作。 
3、制作元件 
的概念 
4、师巡视。 
五、练习 
教师巡逻,解决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 
学生操作,并请 
一位操作比较熟 
1、师发现问 
题,解决问 
练的同学在学生机演示。 
题。 
2、让学生相互学习 
六、创建补间动画并调 
1、介绍怎样插入关键、怎样创建补间动画 
听讲、观察并体 
先让学生对 
怎样创建补 
会 
间动画有个 
整速度 
2、介绍怎样调整速度 
了解 
七、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操作并请一位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在学生机演示。 
1、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让学生相互学习 
每四个人中选一 
再 次 让学生当老师, 深入交流。 
八、再次练 
个人为组长,负 
教师巡视 
习 
责教一些还不会 
的同学。 
九、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完成动作补间动画需要的元素。 
理清学生的思 维,深入学习学生学习 
活动评价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勇于动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几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好任务驱动及提示操作,课中鼓励学生按照提示自己动手操作比较简单的任务,在操作中小组内或小组外成员互帮互助,遇到困难能着手解决。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表扬和鞭笞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与表扬学生,让学生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勇于表现。如,在本课中, 对完成得好的同学带着真诚的微笑说:谢谢我们的小老师,非常棒,谢谢你和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3、鼓励与批评兼用: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能错过鼓励的机会。如:这点说的很有道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批评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了能做得更好。但批评时语言一定要注意用语,语言都要运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