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02 16: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课题 3.5.5、运输作用
教师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说出茎中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植物体内“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树立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茎的运输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树皮的重要意义,并使之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 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结构基础,有机物运输的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 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观察导管和筛管。
重 要 概 念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自下而上运输。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自上而下的运输。
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教 学 方 法
实验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图片展示,树干中空的大树不会死,为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运输作用,来了解一下大树为什么不怕空心?
前面我们学习了吸收作用,吸收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吸收那些物质?
光合作用的主要哦器官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思考: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从哪里来?
思考:根吸收的水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思考问题

水和无机盐

二氧化碳和水

导管 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发问题,来创设情景,引出运输作用;再用吸收作用和光合作用引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合作探究 课本94页的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让学生讲述实验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完成课本95页的表格;用刀片横切、纵切植物茎,观察用红墨水浸泡和清水浸泡的植物茎有何差别 。
观察实验装置,保留树皮和剥去树皮的意义?
为什么要用红墨水浸泡植物茎?
红墨水代表什么?
红墨水代表水和无机盐
甲乙两个装置实验结果相同:液面下降;叶脉变红。
从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在树皮里,而是在树皮以内的结构
我们将植物茎横切,观察到染红的结构,为什么茎内会被染红?
茎内被染红的结构我们称它为?
7、前面我们学习了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叫什么?
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导管,而实验中茎内变红的结构称为木质部,说明导管位于哪里?
对,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
8、观察实验装置甲,叶脉变红了,说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
9、水分为什么可以自下而上运输呢?动力来自于什么?
10、总结,形成重要概念
课本94页蓝色字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补充“方向:自下而上”
每组展示实验
横切茎,观察茎的内部结构
对照
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红墨水从这里运输
木质部
导管
木质部
自下而上
蒸腾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液面变化和叶脉的变化,得出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在树皮以内;通过横切,纵切植物茎,识别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运输的部位。通过问题讲解,得出结论,形成重要概念。
情景导入 展示甘薯和甘薯滴加碘液变蓝的图片
提问:1、我们食用的甘薯是它的什么器官?
2、甘薯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根含有什么?
来自哪里?
3、叶制造的有机物是如何运输到根部的呢?

淀粉
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有机物的运输
视频点播 播放视频,观察有机物的运输(学生配音)
展示枝条剥除一圈树皮的图片
观察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展示枝瘤形成的图片
提问: ①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总结,形成重要概念
课本95页蓝色字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补充“方向:自上而下” 上方形成枝瘤
有机物被阻挡在切口上方
树皮里 通过视频、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出筛管位于韧皮部。分析生活实际,理解应用。
新知应用 思考同样大小的果实,枝条分别剥去树皮和保留树皮,生长一段时间后,果实大小会出现不同吗? 思考问题 通过解答问题,掌握知识
合作探究 1、同学们还记得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吗?
2、导管和筛管分别由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构成,导管和筛管作为植物体内的运输管道,它们运输的物质不一样,运输的方向也不一样,那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的结构、特征会一样吗?
3、课前布置同学们制作的导管和筛管的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和阅读课本97页第一段,完成导学案第1题的表格,比较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的区别。4、老师还请来了导管和筛管,下面让导管和筛管介绍一下自己。(学生表演《导管和筛管》)
细胞
不会
学生自学完成表格;学生组内展示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的模型,根据模型描述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的区别 通过学生小品形式的讲述,配合模型,认识导管细胞和筛管细胞,通过表格比较两种细胞的区别
概念提升 1、 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功能。
总结出重要概念
课本96页蓝色字体“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2、对“树怕剥皮,不怕空心”的解答
3、完成导学案“三、完成下列概念图”
思考理解
思考回答问题
完成概念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解答课前的问题;通过概念图梳理总结知识
课堂总结 1、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自下而上运输。
2、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自上而下的运输。
3、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理解记忆 梳理知识,总结知识,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当堂检测 导学案 “ 二、当堂检测” 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亮点:1、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得出知识点,学生更容易理解。 2、通过视频和小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对照
1 2 液面 实验现象
第一组 有叶(塑料袋) 无叶(塑料袋)

第二组 剥皮 不剥皮

第三组 清水 红墨水

第四组 清水(塑料袋) 红墨水(塑料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