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巴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巴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20 05:36:1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教师寄语:
把你的困惑说出来,帮你解决,
把你的收获谈出来,你我共享。
执教人:唐秀清
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
巴西
1
2
3
4
5
巴西
巴西
第一天行程安排:在里约热内卢欣赏桑巴舞表演,去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并考察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及迁都原因。
人口分布特征:
东南沿海多
西北内陆少
思考
从气候、交通等方面说明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巴西利亚
气候条件
交通条件
历史和经济
气候温暖湿润
海上交通便利
欧洲移民首先到达,开发时间早
亚热带湿润气候
巴西利亚---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遗产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第二天行程安排:从巴西利亚乘车去圣保罗,考察其经济(主要是农业和工业)发展情况。
过去
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
现在
工农业发展迅速
巴西工业
水力资源丰富
铁矿丰富
农产和矿产分布图
巴西农业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伊泰普水电站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巴西是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国,但巴西石油不能自给,45%依赖进口。巴西人根据本国实际,制定了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酒精燃料发展计划,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巴西不仅成为酒精生产大国,而且掌握了生产酒精燃料的成熟技术。采用酒精作为燃料代替汽油,生产了大量酒精汽车,巴西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这种能源不仅可再生,而且价格低廉,尤其是不污染环境。
当你站在巴西街头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 “酒气十足”的汽车。
第三天行程安排:由马瑙斯乘船沿亚马孙河顺流而下,考察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
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气候: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
地形: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便于径流汇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第四天行程安排:进入丛林,感受热带雨林景观。深入热带雨林,考察热带雨林的环境问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
(每分钟消失6个足球场大的面积)
“地球之肺”
垦荒者砍伐树木、烧毁
几年后,作物耗尽土壤中的养分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在烧荒的土地上播种
垦荒者迁移到新的林地上,再度开垦
政府官员
当地居民
开发商
世界环保组织官员
雨林
我们学生
如果你是下列角色,请说出你的观点:
球王贝利
球星
罗纳尔多
小罗
卡卡
巴西是个人种复杂的国家,混血种人占全国的一半稍多。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北内陆。巴西是个发达国家,首都巴西利亚终年绿草如茵、风光优美,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1、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属于 气候。
2、世界最大的高原是 ,属于 气候。
1.全世界人民希望巴西着重保护的自然资源是( )
A. 热带草原 B. 野生动物
C.热带雨林 D.亚马孙河水源
2.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
A.平原和丘陵 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C
C
小罗
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 ,首都是 。
巴西世界杯运动场鸟瞰
会徽
标志
吉祥物赛赛
第一天:在里约热内卢欣赏桑巴舞表演,去首都巴西利亚,了解了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及迁都原因。
第二天:从巴西利亚驱车去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考察其经济,知道了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第三天:沿亚马孙河漂流而下,感受大河滔滔、激流澎湃。明白了亚马孙河水量最大的原因。
第四天:进入丛林,感受热带雨林景观。深入从林,考察热带雨林的环境问题。懂得了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1、整理一份旅行札记
2、上网查询你对巴西最感兴趣的内容深入了解
3、网上观看大型纪录片《金砖之国》第三集“桑巴变奏”、第四集“升腾亚马孙”《巴西》自主学习导航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95页“巴西的地形图”,获取有效地理信息,为巴西之旅做好充分准备!
°
请同学们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填图:
1、在图中填注两条重要纬线:赤道和南回归线
2、巴西大部分位于70°W—40°W之间,位于 半球。
3、请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A、亚马孙河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大西洋 E、伊泰普水电站
4、请把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字填入图中相应位置:①最大城市:圣保罗
②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③首都:巴西利亚
巴 西




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 唐秀清
2012年4月
2012年山东省初中
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
③《巴西》教学设计
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 唐秀清
内容标准:
《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个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首都巴西利亚和主要城市的名称。
2、运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并学会根据地形和气候资料,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4、运用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懂得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热带雨林危机。
(五)教学难点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内容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进国家”第六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从“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三方面介绍了巴西。在鲁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是六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从“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热带雨林的危机”和“城市化问题”四方面介绍了巴西。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有巴西特色的图片,听卞卡的介绍 今天就让我们接受卞卡的盛情邀请,开启我们的巴西之旅。
出发前的准备 快速阅读课文及地图,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完成学案要求,找学生填板图,为巴西之旅做好充分准备! 在出发之前,我们要对巴西有所了解,让学生完成学习导航,教师画板图,写板书,并巡回指导
检测准备的是否充分 学生矫正板图内容,之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运用板图进行提问:指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说明旅行项目 学生看图片,听介绍 巴西四日游:沐浴巴西风,感受巴西文化、经济考察;畅游亚马孙,在大河里漂流和在丛林中探险。怎么样?很吸引人吧?那就赶紧出发吧!让我们一起乘国航班机飞往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旅行第一天 学生听卞卡的介绍,明确旅程安排。欣赏桑巴舞表演,观察狂欢的人流中都有什么肤色的人?根据“巴西人口分布图”学生读图分析巴西人口分布特征,并从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说明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的原因。 4、阅读课本分析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原因。5、联系地形分析巴西利亚四季如春的原因。 1、播放卞卡对家人的介绍。2、播放桑巴舞视频,提醒学生在观看时注意都有什么肤色的人。3、出示“巴西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说明东南部大城市多,巴西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城市化的优缺点。4、之后,从里约热内卢飞往首都巴西利亚,简要介绍巴西利亚,让学生阅读课本103页,问迁都原因。5、巴西利亚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舒适,问学生原因。过渡:既然这里这么温和舒适,那我们就在这儿住一晚,充分休息一下,准备第二天的行程。是不是很期待第二天去哪呀
旅行第二天 听卞卡的介绍,认识部分农作物读图说出巴西的主要矿产,明确铁矿资源丰富,但煤和石油不足试着说出巴西如何解决能源不足这一问题 出示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并同时播放卞卡的介绍,出示部分农作物让学生辨认。出示巴西资源分布图,让学生读图说出巴西的主要矿产,并说明铁矿最为丰富,煤和石油不足。出示巴西解决能源不足这一问题的资料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与我们中国一样,都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都被列为“金砖国家”。(过渡)两天的行程,我们游览了巴西的三大城市,感受了她的文化,考察了她的经济。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享受她的自然风光了?好,让我们一起畅游亚马孙!
旅行第三天 听卞卡介绍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出示第三天行程安排出示气候和地形图,让学生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过渡)在顺亚马孙河漂流而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岸郁郁葱葱的森林,那就是我们向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最大的天然氧吧,开始我们的丛林探险。
旅行第四天 欣赏雨林景观图学生说出森林的作用分析人们为什么要砍伐和焚烧森林?4、角色扮演学生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5、“挑战”球星,看2014世界杯运动场 播放雨林景观图片问森林都有什么作用?问人们为什么要砍伐焚烧森林?出示不同的角色,让学生选择,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总结: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亚马孙不仅属于巴西,它也属于全世界、全人类,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从自己做起保护好它。说明不同的球星会提出不同的地理问题,问学生是否敢于挑战?四天行程结束,我们马上就要回家 了,让我们共同回顾四天的行程,说出巴西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也让我们以此来表示对卞卡的感谢!
总结并完善板书 结束 说明学习国家的方法,并说明各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完善板书,结束。
板书设计: 巴西 位置 气候 人口 河流 城市 地形 经济 资源
五、课外作业:
1、 课下整理一份详细的旅行札记;
2、上网查阅自己喜欢的有关巴西的内容。
3、上网观看大型纪录片《金砖国家》第三集“桑巴变奏”、第四集“升腾亚马孙”。
巴 西




滨州市邹平一中初中部 唐秀清
2012年4月
2012年山东省初中
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