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3.5奇妙的透镜
课 型
新课
教 师
时 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粤教)八年级物理上册(2012年新编)第三章第五节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产和生活中透镜的分类、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及焦距的测量等,为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交流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学习有关透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透镜对光的作用等知识。
教
学
目
标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并会用光路图表示。
2、通过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护眼睛,保护精密仪器和自然环境的好习惯。
2、通过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体验透镜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2、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
1、利用平行光测焦距的办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教学策略与
教法设计
一、认识透镜的教学
采用“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借助课件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观察和区别透镜的种类,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光心和主光轴的几何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去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的教学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形象直观地得出透镜对光的作用,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教学
主要采用实验观察方法得出透镜相关概念,让学生准确把握焦点、焦距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PPT动画来设置课堂拓展练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动态过程。
“信息浏览”是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来介绍我国古代人们对透镜的认识与运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和平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学媒体设计
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物理教学课件等技术创设物理情境,通过图片、实验视频来直观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拓展练习展示和动画交互设置来及时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准备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 前面我们学过了平面镜,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种透镜,我们也经常接触到。 比如说:眼镜使人的视力得以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
[多媒体课件展示]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奇妙透镜的有关知识。
【板书】3.5奇妙的透镜
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多媒体展示透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新课教学】
一、认识透镜
1、原理:光的折射
2、观察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区别 [多媒体课件展示]
(1)凸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凹透镜:中心部分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透镜可分为两类:
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B D E
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 A C F
61023520320000
3、透镜的画法和几个相关名称
[多媒体课件展示]
31686557785 C1
C2
主光轴
光心(O)
C1
C2
主光轴
光心(O)
(1)教师示范画凸透镜和凹透镜;
(2)明确几个相关名称:
光心:透镜的中心。
主光轴: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
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和识记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光心和主光轴的几何关系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2633980105664000活动1: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让学生观察实验视频,交流、讨论透镜对光的作用。
小结归纳: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多媒体课件展示]
1、观察实验: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10058061214000
498475228600
明确:
(1)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的点,这一点叫做焦点(F)。
(2)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
2138680504190002、观察实验:找出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4607531750
明确:
(1)凹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2)凹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
学生观察实验并归纳
学生观察实验并明确掌握相关概念
学生观察实验并明确掌握相关概念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3、知识拓展 [多媒体课件展示]
知识拓展1:
2238375277431500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知识拓展2:
(1)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
A、经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改变。
30378409017000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
C、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
A、经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改变。
2991713135255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交于虚焦点。
C、射向虚焦点的光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拓展训练:
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学生思考
学生归纳与识记
学生课堂知识点巩固训练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前面视频实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规律的能力
及时评价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并训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2、根据下图所给出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活动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多媒体课件展示]
1、用平行光法测焦距
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焦距 用光学实验器测凸透镜焦距
(注意:千万不能用凸透镜对着自己的眼镜,以免灼伤眼睛)
2、其它方法(成像法,共轭法,……)
说明:影响测量焦距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学生思考、交流、归纳)
入射光线不一定正好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焦点不一定找准;光心不一定找准;……
四、信息浏览 冰镜取火:用冰凸透镜向日取火
我国古代早就对凸透镜的作用有了认识。
[多媒体课件展示]
讨论:郊游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剩有液体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扔在树林里或草地上?
学生课堂知识点巩固训练
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
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
学生观察和思考
及时评价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并训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学会和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重视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本节小结】
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相交于主光轴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3、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
学生回顾与总结
明确和强调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节课本“自我评价与作业”第1、2、3、4题;
2、完成《基础训练》本节内容。
3、温故本节学习内容,并做好下节课内容预习准备。
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温故新知和预习新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3.5奇妙的透镜
30194259715500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41236514287500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