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2 17: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第三章第二节)
教材页面:第51—55面(粤教版)
一、课题分析:
光的反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灯光照射,太阳光的照射都产生了光的反射现象。所以说学生对光的反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和认识。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定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较熟悉,但其中的学习内容——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定律,以及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还是会感到困难的。特别是画光路图,要画出规范标准的光反射光路图,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行。尤其是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会非常困难。所以说,光反射的光路图的画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另外,本人觉得光反射现象和光反射光路图具有美学教育的价值,它对称美观和谐,符合人们的审美!教学时,可利用本课课件资料《3.2光反射实验》进行生动教学,会收到如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四、教育理念:
1、自主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倾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尝试,谋求自身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及教师的导学性,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富于想象、着眼于学生成长内在动机的唤醒,进而激发自主性学习。
2、探究性 现代学习方式探究性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能力的发展。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探究”这一核心,并视为教学的生命线。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得到自主发展。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素材转化为探究内容,创设生动、真实、多样情境,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乐趣。
五、教学模式:
1、“实验—探究”式:做好实验【活动1】【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2、“启发—引导”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光的反射规律。并把结论实际运用解决问题,通过老师的“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学思路:
如果教学条件具备,可以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因而变演示实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学条件不具备,也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老师主导的演示实验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学习掌握运用新知识。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设疑:你知道吗:滑雪运动员为什么要带眼镜?
(一) 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1.什么是光的反射
观察课本图示的实验,可以得出:光入射到两种物质交界面时, 会改变,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 。
(2)学习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名词,完成下面的填空:
AO是 光线; OB是 光线;
ON是 线; ∠AON是 角;
∠NOB是 角。
思考: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时,入射角是多少?反射角是多少?
(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2.实验步骤:
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着光屏左
侧射到镜面的O点;
转动光屏F板,找到反射光线;
观察和测量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角,并记录在表中;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当E、F在同一平面时,F面上 收到反射光线,当E、F不在同一平面时,F面上 收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3.实验结论:
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数据,分析一下: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二角(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并完成下面填空:
(1)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2) 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 入射角。
4.实验讨论:
a、量角器的作用是什么?
b、白色光屏为什么要做成可折叠的E、F两块?
c、该实验用激光器(或激光笔)作光源,如果用手电筒作光源行不行?
d、你认为入射角的角度可不可以任意选取?
练一练:
1.以同样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的某点的入射光线有 条,而对应于某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时,反射角为40°。
3.当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 )
A、90°    B、180°    C、0°    D、360°
(三)光路的可逆性
(1)做一做: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看见别人的眼睛时,别人能不能看见你的眼睛?交流并回答:
(2)想一想: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是不是逆着原入射光线射出?
(3)上面的事实说明:光路是 的。
(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观察图3—14与图3—15的实验,思考: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2)反射有哪两种?
(3)什么是镜面反射?你能例举生活中有哪些镜面反射的现象?
(4)什么是漫反射?你能例举生活中有哪些漫反射的现象?
(5)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练一练:
1、教室里的黑板有没有“反光”的现象,学生在哪些位置因“反光”的影响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图文?请说出一种解决的方法?
2、电影的影幕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为什么?
小结
1.光的反射现象与光的反射定律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练习设计新课标第一网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你是如何发现“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
2.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如果使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反射光线将 。
3.下列哪种材料适合做放电影的银幕( )
A.光滑的白布 B.粗糙的白布 C.平面镜 D.玻璃板
4.如图所示,一束光照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
地 球
  A
 .

30o
5.有人设想在高空放置一面巨大的反光镜,在夜间把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为城市和野外活动提供照明。
1993年2月4日,俄罗斯曾利用“进步M15”号货运飞船做过试验,用直径为20m的反射镜,将宽4km、亮度相当于2~3倍满月的光带扫过欧洲好几个国家。
(1)如图所示,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照亮地球背面的B点,应如何放置平面镜?在图中A处画出平面镜。
(2)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