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繁花似锦的春
生机盎然的夏
收获的秋
秋的色彩
静谧的冬
世界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陆地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脉
天山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北平原
叶尼塞河
黑龙江
长江
黄河
昵图囫
昵图网气 PIC. com/如止水Q0
m
昵图园By:天
A-OBl
1200千米
达
修
匙
味3
足明信息港
海拔/米
s彩歌
30001000500200
bbs.clzgbcn
浦路亚
肉得
阿拉
伯岛
共不
、、mmmm
阿可拉伯半岛上
昵图国 nipic Con
Polluted area
Below sea level
Swamp
Aral
1977 Sh
R
z
PI
Nalchik.
N
KME
AzE下AAN
KEY
Van
Ardabil
. TABRIZ
Oromiya
Crna nation a sector
R是
AA Q
Qazvin
好门
行走中的风景
A
影
昵图网www.nipic.com8:南理
No:20091218110515741461
昵图网 uuu.nipic. com BY:亂近雨
昵图网 nIpIC. com43《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东营市东营区三中 郭崇玉
内容标准: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
亚洲自然环境的教学,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本节分为“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流”三个小标题。通过学习本节,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节的立意在于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再向其他大洲作适当拓展,体现了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
2.知道亚洲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2.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4.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初步学会分析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1.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
2.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已知:世界第一大洲是哪个?(亚洲);亚洲的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总结亚洲在各大洲面积最大、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问题导入: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包括什么?
总结学生回答并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从地形、气候、河流三个要素来探究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二)学习过程
一、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1、出示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并提出问题:从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你发现亚洲地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后提问交流。
根据学生的读图发现总结:同学们发现了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根据学生的读图结果提出问题:你是如何发现地形多种多样这一特点的?
学生观察地形类型有五种,得出地形多种多样;
由地形的分布学生推断哪种地形分布广,出示地形比例图验证推断:高原山地是主体。
3、深入探究:你是如何发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判断地势特点:
学生判断方法一:通过颜色来判断,引导学生说说明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各是多少?
学生判断方法二:通过地形的分布(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只要分布在四周)来判断,并指导学生在地形图上认识亚洲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伊朗高原、蒙古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
学生判断方法三: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
4、出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学生读图说出此图反映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若学生分析不出来,引导学生从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的海拔,高低悬殊来分析出亚洲地势起伏大。
5、通过以上对亚洲各种地形图的分析,学生归纳亚洲地形的特点;并思考一个大洲的地形特点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提问交流后总结从三个方面:
地形类型,哪种地形分布广;地形的分布;地势的高低起伏特点。
6、学生运用分析亚洲地形的方法来独立完成对北美洲地形特点的分析。
二、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在学习亚洲地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一个大洲气候特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问交流后总结,一般从三个方面:
气候类型简单还是复杂、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区别于其他大洲的显著气候。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从这三个方面通过亚洲气候分布图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发言交流:亚洲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复杂多样后,鼓励一名学生带领大家逐一认识亚洲气候类型。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学生回答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后,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总结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并分析出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出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荒漠的景观图:学生说说不同,并分析原因:降水量的差异。为学习河流做好铺垫。
5、找出亚洲的季风气候及其分布地区,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出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出示冬夏季风图,小组合作从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来分析冬夏季风的特点。
出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学生分析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夏季高温多雨。由此说明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的益处。
提出问题:夏季风时强时弱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验证学生的分析:夏季风势力强时易带来涝灾、夏季风势力弱时易带来旱灾。让学生明确季风气候是有利也有弊。
6、学生读图认识高原山地气候,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里会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学生回答出海拔高气温低。
总结并提出问题:这说明了地形对气温的影响,那地形对气候的另外一个基本要素—降水有没有影响?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回答出示地形雨形成示意图提示。学生由此分析一下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明确地形对潮湿气流的抬升作用。
出示北美洲气候图,学生观察并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在西海岸成条状分布,而没有深入到北美大陆的内部?明确地形对潮湿气流的阻挡作用。
总结:地形除了对气温有影响外,还影响了降水和气候的分布。
7、总结亚洲气候的学习方法,学生由此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三、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1、引导学生由熟悉的黄河开始认识亚洲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黑龙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塔里木河、锡尔河、阿姆河。
分析河流流向和注入的海洋,明确什么是外流河、内流河?
学生观察河流分布,归纳河流的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并分析原因是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学生明确地形会影响河流的流向。
2、学生再次观察河流分布图,找出中西部河流稀少这一特点。出示东西部河流年径流量对比表,使学生明确西部河流年径流量小。
学生分析以上两种现象的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气候会影响河流的流量。
(三)总结提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和特点,还知道了三者之间是存在影响的,这种影响是不是相互的呢?
2、出示图片,补充说明地形、河流、气候相互间存在的其他关系:
风蚀蘑菇:干旱气候对地形的塑造作用;
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峡:河流沉积、冲刷侵蚀形成的地形。
河流沿岸空气湿度相对大些说明河流对小环境气候的影响。
3、总结提升:地形、气候、河流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他们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风力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峡谷,湿热气候下岩溶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形,山谷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组成了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给世人呈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口,作为一个亚洲人,我们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
(四)课堂检测
课外作业(共38张PPT)
图片演示
亚洲的自然环境
郭崇玉
东营市东营区三中
东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准格尔盆地
活动: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伊朗高原、
蒙古高原、
印度河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华北平原
东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准格尔盆地
归纳:亚洲地形有哪些特点?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
3、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
地势特点
地形分布
分析北美洲地形特点
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
地势特点
北美洲地形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N地形剖面图
1、地形平原、山地、高原,以平原为主;
2、西部高大的山系、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
3、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北美洲地形特点
气候类型(单一或复杂)
分布最广的气候
显著气候
怎样归纳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最广的气候
※显著气候
归纳亚洲
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气候特点
读图
认识亚洲的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思考
为什么亚洲东部、南部会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
太平洋
印度洋
西北风
东北风
印度洋
太平洋
东南风
西南风
印度洋
太平洋
一月
七月
名 称 源 地 风 向 性 质
冬季风
夏季风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西北风、东北风
寒冷干燥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风、西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夏季风
西伯利亚
蒙古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0
300
100
500
降水量(毫米)
气温(摄氏度)
你能总结出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吗?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很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少,很容易发生旱灾。
高原山地气候
世界雨极
地形图
请你运用学习亚洲气候的方法,归纳北美洲的气候特点……
地形图
黄 河
黑龙江
长 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塔里木河
锡尔河
阿姆河
观察亚洲河流
分布有什么特点?
呈放射状分布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
黄 河
黑龙江
长 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塔里木河
锡尔河
阿姆河
名称 锡尔河 阿姆河 长江 黑龙江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352 579 9513 3465
风蚀蘑菇
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长江流过重庆,深切巫山侵蚀坚硬的石灰岩,形成了著名的三峡。
亚洲的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
地形
再见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西南季风
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