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0 12: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郑和是什么人?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府为
宦者,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升为内宫
监太监,世称三宝太
监。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文莱
郑和为什么能多次前往西洋?他去的目的又是什么?
1.条件和目的
1.条件和目的
2.概况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郑和航海图
百船竞发壮观景象
刘家港
刘家港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榜葛剌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
天方
刘家港
刘家港




占城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天方
木骨都束
慢八撒
刘家港
刘家港




占城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今肯尼亚蒙巴萨
在肯尼亚的穆斯林古墓上,中国瓷盘用作装饰。
天方
木骨都束
慢八撒
刘家港
刘家港




木骨都束
慢八撒
占城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条件和目的
2.概况
3.意义和影响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
苏禄王墓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120吨
100吨
50吨
长24.5米
宽6米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大号宝船62艘(共百余艘)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800人
人数
1次
4次
7次
次数
1497-1498年
1492-1504年
1405-1433年
时间
绕过非洲南
端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
下西洋
地点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姓名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南洋的开发。
马来西亚三保公庙
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
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你怎样评价郑和下西洋
1.倭寇 及危害
倭寇是指什么人?沿海人民为什么要抗倭?
1.倭寇及危害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俞大猷
戚继光主要在哪些地方抗倭 结果怎样
台州
登州
福建
广东
山东蓬莱明清水城
《纪效新书》
戚氏军刀
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平远台
你是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
戚继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飞
人物
评价
代表利益
抗击对象
岳 飞
戚 继 光
项目
外来侵略势力
国内女真族统治者
中华民族
中原和
江南人民
抗金将领
民族英雄
课堂练习
温故
知新
畅想
天地
问题
分析
明朝抗倭名将有哪些?
你认为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
意义?
温故知新
畅想天地
郑和下西洋一般都选择
秋冬出发,夏季返回。你认
为郑和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问题分析
你能说出郑和下西洋
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哪些不
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