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美伊激战巴格达市中心
五次中东战争:1948~1982年间
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伊拉克战争: 2002年3月20日-2002年4月15日
中东是指哪些地方?
所谓“近东”、 “中东”、“远东”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根据距离欧洲的远近对亚洲等地区的称呼。它们之间,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没有明显的界线。现在, “中东”一般泛指欧、亚、非三洲连接地区,即指西亚各国和地区(通常不包括阿富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非洲的埃及。
为什么中东(西亚)战争频繁?
原因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原因二:世界石油宝库---石油之争
原因三:土地、宗教之争;
原因四:匮乏的水资源---为水而战
第一章 第四节 世界石油宝库----西亚
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原因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西亚(west Asia)地、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自古就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在许多重要的国际航空线、海上运输线都经过西亚地区。德黑兰(Teheran)、伊斯坦布尔(Istanbul)等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土耳其海峡等是海上交通要冲。
亚
洲
找出西亚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邻近的大洲
亚
洲
非
洲
欧
洲
阿拉伯海
红 海
地 中 海
黑 海
里 海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大高加索山脉
西亚(west Asia)地、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自古就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的“丝绸之路”和现在许多重要的国际航空线、海上运输线都经过西亚地区。德黑兰(Teheran)、伊斯坦布尔(Istanbul)等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土耳其海峡等是海上交通要冲。
位置与范围
位置:
五海三洲之地:
亚洲、欧洲、非洲;
阿拉伯海、红海、 地中海、黑海、里海
交通枢纽: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红海
土耳其海峡
地中海
黑海
亚洲的西南部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
阿拉伯海
河西走廊
新疆
西亚
欧洲
长安
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重要?
五海三洲之地
1、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1)古代的“丝绸之路”
(2)东西方的现代海、陆、空交通要冲
原因二: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之争
波斯湾(Persian Gulf)及其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是世界储油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伊朗(Iran)、科威特(Kuwait)、伊拉克(Iraq)、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Emirates)等是重要的产油国。西亚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印度洋
红海
地中海
苏伊士
运河
直布罗陀
海峡
北大西洋
苏伊士
霍尔木兹
印度
西亚部分国家石油储量( )
国家 石油储量(亿吨) 居世界位次
沙特阿拉伯 359.6 1
科威特 137.0 2
伊拉克 134.2 3
伊朗 127.0 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23.3 5
1. 西亚石油的特点: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2.主要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重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
4、石油输出:
往西:西欧、美国。
往东:日本。
波斯湾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卡 塔 尔 的 采 油 设 施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又称海湾,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波斯湾的惟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长150千米,最窄处仅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1艘油轮进出海峡。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就被切断了,西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状态。因此,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
世界石油宝库
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特大型的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分别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油田。
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而美国油井自喷率仅为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2001年,沙特阿拉伯生产原油4.21亿吨,伊朗生产原油1.86亿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原油产量皆超过1亿吨。
西亚的石油质量较好,属于中轻质低腊石油,便于运输和提炼。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或“欧佩克”),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石油生产国为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现有14个成员国。它强调维护各自和共同的石油利益,确保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稳定石油生产国的合理收入,有效地、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储量估计占世界总储量的67%,原油产量占世界的45%,原油出口量占世界的74%。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多次采取一致行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原因三: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土地、宗教之争
西亚之所以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与其复杂的历史、宗教背景及丰富的石油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有关。我们要认识西亚,应进行综合的分析。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从古至今,穆斯林都以去麦加朝觐为毕生最大的功课和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是穆斯林最大的盛典,来自伊斯兰世界各国的穆斯林纷纷前往第一圣城麦加,参加朝觐活动。 此外,按照规定做礼拜和进行斋戒等也是穆斯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伊斯兰教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该地区阿拉伯人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
阿拉伯人为什么
总是喜欢穿白色的长
袍,缠白色的头巾
为什么阿拉伯人仍然使用“沙漠之舟”——骆驼这种传统的运输工具
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爆发),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
色列称“独立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29日爆发),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或
“英法以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爆发),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
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16日爆发),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
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
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爆发)。伊朗和伊拉克的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日爆发),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爆发),美国发起“沙漠风暴”对伊拉克进攻。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爆发),美英等国与伊拉克的战争。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巴勒斯坦(F‘alestine)地区位于亚洲西部,西临地中海。耶路撒冷(Jerusalem)位于巴勒斯坦地区的中部,该城同时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信徒奉为(三教)圣城。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000年前后,犹太人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由于罗马帝国侵占,大部分犹太人被迫流散于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了罗马帝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l号决议,该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Israel)国”。此后,以色列在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巴以地区的民族、宗教复杂,矛盾冲突不断,领土饱受争议。
原因四:匮乏的水资源---为水而战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
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
大部分较干燥。炎热干旱的气候,水对于人、动物和植物都是非常重要。
看看西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西亚处于亚热带大陆西岸,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加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比较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比较干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西亚主要的河流,由两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的主要灌溉农业区。
2、畜牧业——传统的经济部门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和阿富汗的地毯
3、灌溉农业
农业区: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代表农作物:枣椰树(伊拉克产量第一)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1、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选择题
1、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波斯湾沿岸
C、红海沿岸 D、阿拉伯海沿岸
2、西亚位于“三洲五海” ,其中“五海之地”包括:
A、红海、地中海 B、黑海、死海
C、阿拉伯海、死海 D、北海、里海
3、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捷径:
A、苏伊士运河 B、达达尼尔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博斯普鲁斯海峡
B
A
A
拓展题
波斯湾是个战争多发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和今天的美伊战争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你查找资料,对比其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