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说出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通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4、通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黑人的文化习俗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认识的名人多吗?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名人的照片,认识吗?
学生:看照片
老师: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足球先生罗纳尔多等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略
老师:那么直接上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出世界人种分布图)
学生略
老师:那么黑种人的故乡是哪里?
准确的说是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也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
进行新课
一、是真是假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黑色人种占到90%以上,所以也叫黑非洲。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课件:小雨:大家好,我叫小雨,我听妈妈说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叫黑非洲,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我很想去旅游。今天,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临行前,我听朋友说… …
课件:是真是假
老师: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学生找出错误,
多媒体呈现非洲位置图,学生指图。
多媒体呈现非洲地形图,学生指图。
二、走进黑非洲
老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帮助小雨对黑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小雨就可以乘飞机开启他的黑非洲之旅了
课件:小雨:我们终于乘飞机到达黑非洲。一下飞机,我感到了一阵热浪迎面扑来。黑非洲怎么这么热呀?
老师:什么气候使得黑非洲这么热呢?
学生 略
老师:同学们说的对。那我们来解决有关气候的三个问题
课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图
1.指图说出黑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黑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________
2.黑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老师:黑非洲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作热带大陆
板书:热带大陆
课件:赤道穿过的东部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老师:由于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
这是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分析热带草原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老师:特别是干季,降水几乎为零,气温却很高。那么这种气候特点对当地的的动物植物和农业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吧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选择内容进行展示
植物
课件:图片展示热带草原上的波巴布树
老师:这种树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
老师:为了适应热带草原干湿季,当雨季时,粗壮的树干拼命的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旱季来临时,给在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也是热带草原上的生命之树。
动物
课件展示:动物迁徙
老师:我们来看一下动物迁徙的时间和路线
问题: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当地的气候图来分析
学生回答
老师:动物可以逐水草而居适应当地的气候,那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的生活方式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课件展示 马赛人的游牧路线
老师:那么种植业呢
农业生产
课件展示:热带草原的干湿季,旱灾
去年的非洲旱灾
热带经济作物
课件展示:可可,剑麻,咖啡,油棕
非洲是世界上咖啡、可可、香蕉的原产地,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轻松一下,听一个故事吧
课件:小故事
1866年夏天,一个小姑娘在南非河滩上玩,捡到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子。它就是南非最早发现的一颗钻石,重21.25克拉。
3年后,一个牧童发现了一颗发光的石子,这颗83.5克拉的钻石后来被命名为“南非之星”。
1905年,一个叫威尔士的南非人在矿坑顶部偶然看到一个发光的物体,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3106克拉的“钻石之王”。
后来,有人在一座泥屋的墙角下歇息,他的脚在松软的地上一踢,一颗闪亮的钻石就冒了出来。另一个人在倒塌的猪圈里找到了钻石……
听完故事,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说 南非钻石又大又多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遍地是宝,我这里还有一则小资料,
课件:小资料,认真阅读,从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作富饶大陆。
板书:富饶大陆
课件:矿产资源分布图
老师:同学们读图,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有什么矿产资源?
学生读图回答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许多国家的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你能把这几个国家和矿产进行连线吗?
学生连线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不但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确实是一个富饶的大陆,充满生机的大陆。
四、黑种人的故乡(走近黑种人)
小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晚上他住在哪里呢
课件:小雨:在黑非洲,我和妈妈住在当地居民家里,我认识了黑人朋友马修,也对黑种人有了初步了解。
老师:你对黑种人有哪些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了解的黑种人
课件:黑种人的图片
老师:为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种人为主?
学生回答
老师:由于处在热带,接受太阳紫外线多,皮肤黝黑。
课件:黑种人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老师:各个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老师:通过跟马修的进一步接触,小雨了解到这里经济落后,大多数人民生活贫穷。小雨很疑惑。
课件:小雨的疑惑。
老师: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幅资料合作探究,帮助小雨解除疑惑。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展示
老师结合学生的展示出示图片:马修全家福、殖民统治、加纳
加纳:像这种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结构叫做单一商品经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都这样。这种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有什么弊端呢?
学生
课件:国际间的不平等交易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有什么不同?
课件:价格高,价格低
老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少,处于不利地位。
课件:四幅图-----四种原因----贫困
课件:马修非常希望中国的朋友能够帮助他们
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发展多样的农业、发展民族工业、寻求区域联合和跨区域的国际合作,这些也正是黑非洲国家所想的。有的国家已经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课件:科特迪瓦
课件:非盟
五、小结(难忘黑非洲)
老师:黑非洲之旅很充实,但是马上就要结束了。
课件:小雨:短短几天的行程结束了,黑非洲之旅真让人难忘!
老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用你文字或地图的方式告诉大家。等会我们进行展示。黑板不仅是老师的舞台,也是同学们的舞台,哪个小组抢先占领?
课件:难忘黑非洲
学生准备
老师:我们先请黑板上展示的同学来说
其他哪个小组先来?
学生展示
老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这一节课我们随着小雨的脚步了解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们知道了这里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缔造了灿烂的文化,是一个热带大陆,也是一个富饶大陆,尽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经济结构单一,但是,聪明智慧的黑种人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迎来经济的腾飞。
下课山东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滨州市博兴县第五中学
宋艳红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内容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具有独特、鲜明的特点。本节课教材处理的关键在于以人文地理为载体,把自然地理知识“拆分”并“揉和”在人文地理知识中,构建自然地理各要素及人文地理各要素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刻的认识本区的地理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说出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通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及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4、通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单一商品经济。
【教学难点】
热带草原气候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黑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呈现黑人科比、乔丹、奥巴马等及世界人种分布图,导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 观察图片,说出这些名人共同的特征是黑色人种,通过世界人种分布图说出黑种人主要的分布地区。
是真是假 通过小雨想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旅游,临行前朋友的话引导学生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 学生判断真假,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三大高原和“赤道雪峰”。
走进黑非洲 通过小雨下飞机后感到热浪迎面扑来展开学习。1、多媒体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图,教师引导学生指图说出本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特点,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思考赤道附近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合作探究:热带草原气候有什么特点?本区气候对动植物、农业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结合学生的探究成果展示,多媒体呈现热带草原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波巴布树图、动物迁徙视频、热带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图及马赛人一年游牧路线图,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对动植物和农牧业的影响。3、多媒体展示小故事、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 引导学生说出非洲是一个富饶大陆。 1、指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特点、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说出赤道附近东非高原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2、小组合作探究热带草原气候对动植物、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小组展示探究成果:说出热带草原气候特点;观看动物迁徙视频,说出动物迁徙与气候的关系;通过图片说出热带草原地区农业常受旱灾的威胁。3、听故事,读资料,谈获取的信息。
走近黑种人 1、通过小雨住在当地居民家里,了解了黑种人,引导学生说出了解的黑种人;多媒体展示图片:黑种人的服装及黑种人用头顶重物的习惯,了解黑种人的文化和习俗;2、课件展示小雨的困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物产丰富多样,为什么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课件展示:马修全家福、殖民掠夺以及加纳进口和出口产品图,小组交流合作,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黑非洲贫困的原因;课件展示:出谋划策谋发展,引导学生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摆脱贫穷献计献策;课件展示:科特迪瓦的崛起。 1、学生畅所欲言说出所了解到的黑种人,通过图片了解黑种人古代和现代的文化。2、根据资料和课本,分析黑非洲贫困的原因并展示;为黑非洲摆脱贫穷献计献策;阅读了解科特迪瓦的崛起。
难忘黑非洲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形式展示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板书并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板书设计】(共31张PPT)
滨州市博兴五中 宋艳红
世界人种分布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大家好,我叫小雨,我听妈妈说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叫黑非洲,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我很想去旅游。今天,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临行前,朋友告诉我……
“黑非洲位于遥远的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
黑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那里有非常奇特的景观‘赤道雪峰’。
…… ”
南半球
地中海。
我们终于乘飞机到达黑非洲。一下飞机,我感到了一阵热浪迎面扑来。黑非洲怎么这么热呀?
1.指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气候类型。
2.本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热带草原气候
此地位于赤道
附近,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热带草原气候对当地动物、植物以及农业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干季 热带草原湿季
波巴布树—猴面包树
波巴布树—猴面包树
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是什么?
赤道
印
度
洋
肯
尼
亚
坦
桑
尼
亚
11月
4月
10月
5月
迁移路线
2011年8月8日国际在线:非洲之角地区发生6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联合国估计有1150万民众饱受旱灾之苦,已经有数以万计的索马里人死于这次灾难,还有64万名索马里儿童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
1866年,一个小姑娘在南非河滩上玩,捡到一颗色彩斑斓的石子。它就是南非最早发现的一颗钻石,重21.25克拉。
3年后,一个牧童发现了一颗发光的石子,这颗83.5克拉的钻石后来被命名为“南非之星”。
1905年,一个叫威尔士的南非人在矿坑顶部偶然看到了一个发光的物体,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重3106克拉的“钻石之王”。
非洲大陆素有“世界原材料仓库”之称,世界上已探明的150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尤其是与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50多种稀有矿物质在非洲储藏量巨大,其中至少有17种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
非洲矿产种类多,储量大。
在黑非洲,我和妈妈住在当地 居民家里,我认识了黑人朋友马修,对黑种人有了初步了解。
夸张的雕刻艺术
粗犷的绘画艺术
独特的民俗风情
非洲式长袍,特点是宽松肥大,无袖、无领或矮领,式样简单,适应炎热气候,穿着凉爽舒适。有的简化为一块布,裸露右臂、右肩,圆领开到胸,两侧开口从肩到膝,白天当衣穿,夜里当被盖,在沙漠地带遇风沙又是蒙头巾。
头顶重物潇洒自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物产丰富多样,为什么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地区?
单一商品经济
发达国家
出口
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价格低
价格高
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进口
撒 的
哈 非
拉 洲
以 国
南 家
获利少,处于不利地位
贫困
人口增长过快
长期殖民统治
单一的经济结构
不合理的商品交换
请中国朋友为我们摆脱贫穷献计献策吧!
科特迪瓦的崛起
科特迪瓦是以生产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咖啡为主的农业国家。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可可、咖啡价格下跌,科特迪瓦经济遭遇重创。为了摆脱困境,科特迪瓦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泛种植油棕、菠萝、橡胶、甘蔗、椰子和水稻等多种作物,努力增产粮食;同时,还吸引外资,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工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初步改变了单一经济带来的种种问题,使本国的民族经济得到了振兴和发展。
油棕
剑麻
可可
咖啡
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掠夺:
单击
15世纪
二战前(20世纪)
殖民统治
非洲要打造全球经济新增长极
2012年03月15日 人民日报
为了克服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弊病,非洲国家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非洲财政部长会议将于本月22日—27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洲联盟(非盟)新总部召开,讨论如何促进非洲整合,推动非洲成为全球经济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