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徒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丹徒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0 21: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适应性训练
本试卷共6页,22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姚晨 审题:杨燕 赵宏华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美人蕉,城乡皆可看到。美人蕉有婀nuó(▲)之姿,无论在城市的公园里还是在乡村的篱笆旁,都猩(▲)红似火,灿烂耀眼,含情带笑,俨(▲)若美人。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xuàn(▲)烂……”这诗句,最适用于美人蕉。
(选自胡弦《菜与花》)
▲ ▲ ▲ ▲
2.默写。(8分)
①呜呼!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④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 。(诸葛亮《出师表》)
⑥子曰:“知者乐水,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第六》)
⑦在范仲淹的词作《渔家傲》中,一方面反映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另一方面又展现他们对建功立业渴望的诗句是“ ▲ , ▲ 。”
3.名著阅读。(5分)
(1)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朋友列杰尼奥夫的安慰和鼓励下,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下,保尔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B.《水浒传》中,林冲在朋友陆谦的诱骗下带刀误闯白虎堂,被高俅发配沧州充军,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C.《骆驼祥子》中,为了埋葬曾和自己相爱的小福子,祥子只能卖掉心爱的人力车,而妻子虎妞的死则让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从此成为了一个堕落的人。
D.《名人传》中,两位姑母让托尔斯泰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快乐,成年后他奉行“绝对的真诚”,以致多年后他还将自己年轻时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
(2) 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的内容,回答问题。(3分)
①猴王被招至天庭后,玉帝封其为“弼马温”,请问这件事是由哪位神仙促成的 (1分)

②后来玉帝认可猴王的“齐天大圣”称号,其原因是什么?(2分)

4.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这段文字。(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米芾是“北宋书法四大家”,曾在丹徒定居超过二十多年。2007年是米芾辞世900周年,为纪念与丹徒有着历史渊源的这位名家,丹徒区召开了“纪念米芾逝世900周年”系列活动,并于当年6月动工兴建米芾广场。广场由米家山、米宫亭、书法墙等景点,米芾塑像矗立广场中心。
5. 某校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新校区各楼群的楼名,在学校举行的楼名征集听证会上,一位同学为宿舍楼创意命名为“德馨楼”,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请你写出把宿舍楼命名为“德馨楼”的理由。(2分)

6.自古有言“百善孝为先”。结合下面材料,用一句话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3分)
材料一:闵损,春秋时鲁国人。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她给自己生的两个孩子穿棉衣,却给闵损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闵损牵车时因冷打颤,将绳子掉落,被父亲鞭打,芦花从破衣缝飞出,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材料二:岳飞,南宋抗金名将。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三:孟佩杰,女,汉族,20岁,山西师范大学学生。5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重病后也去世了。5岁的孟佩杰由养母刘芳英领养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共5分)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7.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送别情景。(2分)

8.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心称作“冰心”?(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9—12题。(共12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贾诩①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张绣在南阳,遣人迎诩。诩遂往。太祖②比③征之④,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⑤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⑥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论战》)
【注释】①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后投靠曹操。②太祖:指曹操。③比:连续。④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⑤促:赶快。⑥亟(jí):赶紧。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公将驰之( ▲ ) ②而公曰必克( ▲ )
③悉如公言( ▲ ) ④非曹公敌也(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11.【甲】【乙】两文中的战争的胜利和鲁庄公、张绣也有一定关系,请问鲁庄公、张绣对战争的胜利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1分)

12.【甲】【乙】两段文字在详略安排上有何相同点?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中国为何只能处在苹果产品链的最低端》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⑴只要拿起iPad,你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互联网世界。用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的话说,“捧着它,你就像把互联网捧在了手上。”
⑵那么,这款产品的背后是谁在打工?目前一台iPad的最低售价是499美元,最高售价为829美元。业内人士指出,售价499美元的iPad成本仅为219.35美元,其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其中苹果开发的A4处理芯片每个26.80美元,16G的存储芯片为29.5美元。它最贵的元件是9.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由韩国LG公司制造,每个95美元。LG要为iPad生产1000万个触摸显示屏,订单总价为8亿美元。目前苹果又与韩国三星签订了总价2.4亿美元的合同,三星将为iPad 提供300万个触摸显示屏。  
⑶苹果为什么会选中LG作为这个最重要元件的供货商?LG显示屏总裁权瑛秀在一次股东大会上透露,最重要的原因是LG在制造触屏中拥有的平面转换技术(ISP)。这项技术不但能够给苹果平板电脑带来清晰的图像,稳定鲜艳的色彩,而且还有高达178度的宽广视角。配合LED背光显示技术,它还能够大大节省电能消耗,令iPad电池一次充电使用时间达10小时以上。
⑷接下来的打工者是组装公司。和其它苹果产品一样,iPad的产地说明标注为:“苹果加州设计,中国组装”。如果据此认为中国工厂或工人也分到一杯羹,那就错了。苹果雇用的是数家台湾公司。这些台湾公司在大陆设厂最后让大陆工人完成了组装。那么苹果公司为“中国组装”支付了多少劳务费?一个名叫iSupply的公司说,苹果付出的“中国组装”费为每台11.20美元。组装费的大头无疑由台湾老板拿走,实际留给中国工人的可能已经微不足道。其实这也不是新闻。去年苹果公司的一种带视屏的mp3播放器,售价149美元,付给中国的装配成本仅5美元,苹果公司所得纯利润高达90美元。
⑸从这款苹果新产品的产业链可以看到,苹果凭借自己的原创设计拿走了利润的最大头,韩国公司凭借其掌握的技术也获得了可观利润,台湾公司拿去的只是小头,而中国工人得到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利。不难发现,这个产业链上拥有原创技术和专利越多,获取的利润也越高。苹果公司和台湾人开的加工厂的利润差额高达20多倍,更不知比中国工人的那点微薄收入多了多少倍。
⑹中国人一直以最勤劳、最聪明的民族自誉。拥有聪明的民族和制造业大国头衔的中国为什么只能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为什么中国的创新研发能力远不如欧美强国,近不如邻国韩国和一海之隔的台湾同胞?
⑺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另外一种“创新”——“山寨”和“忽悠”。这种“创新”与西方概念的创新反其道而行之。它追求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创和对创新的尊重,而是把功夫用在尽量不尊重别人的创新和知识产权上。简单说来,无论别人有多么高科技的东西,我都能把你“山寨”了。从山寨手机、山寨药品和各种山寨名牌,应有尽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会研发的未必能比会“山寨”的站在更高产业链上。会创新的可能不如会忽悠的站在更高产业链上。
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山寨和忽悠成了中国的强项,创新和研发只能落荒而逃。山寨产品能够畅行无阻之时,没多少人会认真对待创新与研发,同样也不会有多少人对知识产权感兴趣。就像山寨和忽悠需要一定的制度才能繁荣一样,创新和研发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没有科技创新,中国永远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选自“凤凰博客”,有改动)
13.中国为何只能处在苹果产品链的最低端?请结合原文内容回答。(2分)

14.作者通过列举苹果新产品的成本构成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请摘录原句回答。(2分)

15.第⑷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6. 文章举LG被苹果公司选中作为最重要元件的供货商有何用意?(4分)

(四)阅读陈建功的《沈从文先生的一把椅子》一文,完成17—21题。(共18分)
⑴沈从文先生是大作家,可他的工作关系不在作家协会。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后,他先后在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做事,1978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做事。不过,沈先生的妻子张兆和先生,倒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干部,退休前,是作协所属《人民文学》杂志社的编辑。
  ⑵我和兆和先生素未谋面,甚至直到她故去,我都因出差在外,没能送她一程,因此引为终生遗憾。从文兆和先生的后人,秉承了忠厚的家风,在兆和先生的后事办完之后,来过一封很诚恳又很有感情的谢函,里面还有兆和先生的一张照片,用以感谢我们对逝者的关心和哀悼。
  ⑶这越发使我惭愧。
  ⑷兆和先生送给了我一把沈从文先生用过的椅子。至今,这椅子还在我的办公室里,日日与我为伴。
  ⑸尽管没有见过一面,我却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关心与仁爱。
  ⑹这把椅子的赠予,牵线人是金玉良,作家协会机关老干部处的一位大姐。金玉良是东北作家罗烽白朗的养女。罗烽白朗去世后,她到老干部处担当照顾其他老同志的工作。金玉良和张兆和先生最为投缘,常常到兆和先生那里去,问安、闲叙,也帮忙做一些家务,有时还和老人家一起共进晚餐。上班的时候,金玉良偶然也来我的办公室小坐,讲起离退休老干部们的生活。她讲得最多、言谈中最为敬重的,是张兆和。她告诉我,兆和先生学养深厚性情高雅与世无争,一直过着恬淡素朴的生活。金玉良又常常很深情地谈起兆和先生逸事,比如有一次她告诉我,沈家一直供着三十多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直到他们完成小学学业。在月薪仅百元的年月,他们曾毅然捐出5000元,捐给当地的希望工程。而沈先生和兆和先生,绝无生活上的奢求,“不信你去看看沈先生坐的那把椅子,几个弹簧都软了,直到辞世也没换过!”听到这里我心中一暖,突生奇想,我说:“我们的现代文学馆应该去买一把新椅子,去把沈先生的椅子换过来!……”我不知事后是不是把这个建议转告了文学馆,或许是一时的感慨,随即便忘了也未可知。反正我们没有人真的去买一把新椅子,把沈先生的椅子换回来。然而,我相信,我的感慨被金玉良转告给了张兆和,因为没过几天,金玉良到我的办公室,说:“建功,兆和先生让你派个人去,取她送给您的一把椅子!”我一时愣在那里。金玉良又补充了一句,说:“沈先生那把椅子,兆和先生说送给你!”
  ⑺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我正要上楼去开会。急忙找来司机小郭,让他跟着金玉良去沈家拜望老人家。会议开到一半,溜出会议室,回到办公室,兆和先生所赠沈先生的椅子,已经静静地摆在办公室里了。我坐了上去,简易沙发的坐垫一下子深陷进去——金玉良说得一点不错,沙发的弹簧,全都软了。
  ⑻兆和先生的心很细,专门为了这沙发写来一个窄窄的字条,上面写道:
  ⑼建功同志,沈从文一把旧椅子,让玉良带去。张兆和 二○○一年三月
  ⑽金玉良告诉我,兆和先生对她说:“你得把这个字条给建功同志拿回去,不然拿什么证明这是沈从文的东西呀!”
  ⑾这个沙发一直摆在我的办公室里,那张字条也被我珍藏起来。
  ⑿大约两年后,我被派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宣布任命那天,我忽然想起应该把这把椅子带到文学馆去,作为我送给文学馆的礼物。犹豫了一下,我还是没有做。
⒀我还想让它在我的办公室里再摆几年,直到我退休那一天。
(选自《北京文学》2008年第9期)
17.本文主要是围绕沈从文先生的“一把椅子”展开叙述的,但文中却用了不少的篇幅插叙沈家捐助贫困学生上学的事情,这样写是否离题?为什么?(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⑹段“我一时愣在那里”一句中“楞”的原因和作用。(3分)

19.“我”为什么想让这把椅子在“我”的办公室里再摆几年,直到“我”退休那一天?(4分)

20.沈从文是大作家,张兆和学养深厚,他们身上可写的东西很多,文章为什么只选取“一把椅子”来写?(4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 ▲ )(4分)
A.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虽未与张兆和先生谋面,但文章始终都贯穿着作者对她的深深敬意。
B. 第⑶段中“这越发使我惭愧”是因为“我”虽接受了她馈赠的一把椅子,却没能“送她一程”。
C. 文中两次提到沙发的弹簧全都软了,意在强调这张沙发的确破旧了,从而揭示张兆和先生之所以要送给“我”的原因。
D. 本文语言淡而有味,在平静的叙述中流淌着作者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E. 第⑺段中,“兆和先生所赠沈先生的椅子,已经静静地摆在办公室里了”一句中“静静”一词既写出了此时椅子的状态,也反映了沈从文和张兆和两位先生身上的那种“性情高雅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三、作文(共50分)
22.生活处处有风景,我们却因内心太多的追求而不愿驻足欣赏。请以“何不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初三语文适应性训练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1.(2分)娜;xīng;yǎn;绚(对2个得1分,对4个得2分, 对1个不得分)
2.(8分)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 ③衣冠简朴古风存 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⑤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⑥仁者乐山 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句1分,错、添、漏一字该句不得分)
3.(5分)
(1)(2分)C
(2)(3分)
①太白金星(1分)②玉帝派出的天兵天将未能收伏猴王。(2分)
4.(3分)①在“北宋书法四大家”后加“之一”;② 删除“超过”或“多”;③将“这位”调至“纪念”一词后面;④将“召开”改为“举办”或“举行”;⑤在“等景点”后加上“组成(构成)”(改对一处得1分,得满3分为止)
5.(2分)①具有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追求品德的高尚。②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语出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诗句。(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6.(3分)孝,不仅在于赡养父母(1分),还在于始终尊敬(包容)父母(1分),更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父母的心愿(1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共5分)
7.(2分)无唯一答案。示例: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所描述的大意符合诗句原意每句得1分)
8.(3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表明诗人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1分);突出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坚持操守、冰清玉洁的品质(1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12分)
9.(4分)①驱车追赶 ②战胜 ③完全、都 ④对手 (每个1分)
10.(4分)
①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2分,关键词“鼓”、“再”、“衰”、“三”、“竭”少译或错译1个扣1分,扣完为止)
②张绣推辞说:“不听你的话,以致到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2分,关键词“谢”“奈何”“复”少译或错译1个扣1分,扣完为止)
11.(1分)对具有军事才能的曹刿、贾诩的意见言听计从。(意思对即可)
12.(3分)详写论战过程(1分),略写战斗过程(1分)。这样写更便于突出曹刿、贾诩两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分)。
(三)(共12分)
13.(2分)一是我们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没有人认真对待创新与研发,很多人把工夫用在“山寨”上(1分);二是因为缺乏制度的有力保障(1分)。(意思对即可)
14.(2分)这个产业链上拥有原创技术和专利越多,获取的利润也越高。
15.(4分)举例论证(1分)和对比论证(1分);证明了在苹果产业链上,拥有原创技术就能获取最大利润(1分),靠人工只能获取微不足道的小利(1分)。
16.(4分)说明LG公司技术有创新,产品附加值高(1分),进一步证明创新能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1分),与中国靠人工处于产业链末端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
(四)(共18分)
17.(3分)不离题。插叙这件事恰好和后面沈从文先生的那把弹簧都坏了的椅子构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他们“绝无生活上的奢求”(或“恬淡素朴”)的生活特点(1分),赞扬了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1分)。
18.(3分)原因:当初“我”只是突发奇想地说用新椅子换沈先生的椅子,而张兆和先生却惦记着这件事并将椅子送给了“我”,这出乎“我”的意料(1分)。(意思对即可)
作用:这里通过对“我”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1分,答出“神态描写”“侧面烘托”中的一点即可得1分)了兆和先生对“我”的关心与仁爱(1分)。
19.(4分)①这把椅子是一位大作家的,具有珍贵的纪念意义(1分);②这把椅子见证了两位先生与世无争、恬淡素朴的生活态度(1分);③这把椅子激励“我”严格要求自己,过一种恬淡素朴的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良好的作风(1分);④这把椅子让“我”感受到了张兆和先生的对“我” 的关心和仁爱(1分);⑤这把椅子体现了“我”对从文兆和先生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精神品质的敬重与仰慕(1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4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20.(4分)因为“椅子”是本文的线索(1分),通过这把椅子,表现了沈、张两位先生恬淡素朴的生活态度(1分),反映了张兆和先生对“我”的关心和仁爱(1分),由一把椅子体现沈从文夫妇的崇高人格,文章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1分);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4分为止)
21.(4分)BC
三、作文(共50分)
22.(50分)略。
PAGE
九年级语文(第 6 页 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