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三)正确使用实词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三)正确使用实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15 21:30:52

文档简介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三)正确使用实词
一、实词类习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________也是好的。
②________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③百度91应用平台对于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________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 付梓 进而 扶摇直上
B.姿势 涂鸦 进而 青云直上
C.姿态 涂鸦 从而 扶摇直上
D.姿势 付梓 从而 青云直上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多用作谦辞)进而:指在前一行动基础上采取进一步行动,表递进关系。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下文是结果、目的等。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________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②杨振宁始终认为,科学研究_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持,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成功。
③由于暑假光顾着玩了,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开学时面对老师的________,我一问三不知,非常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④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________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必然 固然 考问 汲取
B.必定 固然 拷问 汲取
C.必然 纵然 考问 获取
D.必定 纵然 拷问 获取
【答案】A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必然”则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由句中“结果”一词可知,语境强调的是客观事理,故应用“必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纵然,即使。考问,为考查对方而提问;拷问,拷打审问。汲取,吸取(经验、营养);获取,取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诞生于鄂豫皖的红军团,在阅兵村的第一次考核成绩倒数第一,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气馁,________成了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②中国冰壶队要想在加拿大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________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而且 进而 也/就
B.反而 从而 但/才
C.而且 进而 但/才
D.反而 从而 也/就
【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关系;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关系。句①应选“反而”。从而:表因果关系;进而:表递进关系。句②应选“从而”。根据前后语意,句③前空用“但”,情调转折后的语意;后空用“才”,因为两句之间隐含着必要条件关系,而非充分条件关系。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专家们________指导小股民要耐得住寂寞,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
②除非身体有问题,________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道理上总说不过去。
③互联网已经延伸到每家每户和田间地头,________互联网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地发挥,________具有想象不到的开发空间。
A.往往 不然 因此/就 B.常常 不然 但是/还
C.往往 否则 但是/还 D.常常 否则 因此/就
【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一般指事物的发生不止一次且时隔不久。句①是说专家们对股民的指导,应选“常常”。“不然”和“否则”都可起假设转折作用,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但“不然”还可表选择,相当于“或者”。句②选“不然”更恰当。依据句间关系,③句应选“但是/还”。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赌场”距市中心不到一公里,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繁华所在________能容得下一个大赌场的存在。
②大同、小康,原来都只讲到了社会秩序,________没有说到经济生活。
③如果父母花了钱费了力,而孩子增长的________是骄奢之心和自以为是的仇贫心理,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来说都是无益的。
A.竟然 都 不过 B.居然 都 恰恰
C.竟然 却 恰恰 D.居然 却 不过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出乎意料,语气较“居然”轻。却:副词,表转折;都:副词,表总括。不过:副词,只,仅仅;恰恰:副词,正,正好。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许多科学技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________在商业上得到广泛运用。
②这家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出了能随时令变化、适应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消费________的快速产品组合,赢得了市场。
③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________;没有奸诈,只有简单。这份经过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让人震撼。
A.继而 嗜好 寂静 B.既而 癖好 寂静
C.既而 嗜好 宁静 D.继而 癖好 宁静
【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①“既而”:时间副词,用在全句或者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不久;“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和动作之后。此句先说“发展”“成熟”,接下去说“应用”,故使用“继而”。②“嗜好”指特殊爱好(多指不良的);“癖好”指对事物的特殊爱好,无贬义。③“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更符合语境。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_______,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________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陶渊明归隐田园,抚琴览书,修篱种菊,________,官场之烦嚣荡然无存。
②听闻这家老奶奶卧病不起,这个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还________,全然不顾人家的死活。
③在这场火灾事故中,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孩子表现出的________的气度令人吃惊。
A.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B.悠然自得 若无其事 泰然自若
C.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
D.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适合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情调。若无其事:形容不懂声色,毫不在乎的样子,也形容漠不关心的态度。符合人贩子的人生态度。泰然自若:形容遇到变故或严重、紧急的情况,沉着镇定,毫不慌乱。符合火灾现场这个语境。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是要不得的。
A.卓尔不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与众不同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出类拔萃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________,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________。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________,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余音绕梁: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二、正确区分实词的词语意义
1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主语是“我军的投水雷舰艇”所以不适合。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本句批驳“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现象,没有祸害转嫁,属于望文生义。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一般指为人处世或动作怎样,不能修饰形体。
三、近义词的使用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上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__。每块田地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使自动流入下一层田里。___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夜半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园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闪
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洪大:只能形容声音。宏大:指形制、规模场面大;指人的某些主观表现或主观产物非同凡响、令人震撼。此处形容规模,故用“宏大”。“攀”使阳光拟人化、具体化,生动形象。“银闪闪”与下文介绍田池注满水在阳光的映照下相对应,有色彩感。
四、正确选用关联词
13.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 ① 写出浓浓春意, 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 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不仅;而且;但是;只有;才(其他关联词,合乎文意亦可。)
【知识点】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语句间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运用什么关联词语。“场面感”与“浓浓春意”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①②两处应填一组表递进的关联词语;③处上文说的是某种情感大家都经历过,下文说的是像李清照一样的高手才能写出来,所以上下文之间应为转折关系,应填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却”、“但是”等;④⑤所在的句子,前面为条件,后面为结果,而且应为必要条件关系,所以应填“只有……才”。
五、望文生义
1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此处使用正确。B.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此处不合语境。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对象不当。D. 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对象不当,感彩不当。
六、张冠李戴
1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判断,一方面是要理解词的适合语境、使用对象、范围、褒贬等,另一方面是要分析具体的语境。A选项中的“届时”指的是到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发生的某项活动或某项事件,在那中间的时间,通常预见性会说那个时候,或者届时会怎么样。即到预定的时候,或指定的时间、日期。“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所给的语境,显然是前后矛盾的。B选项中的熟稔,指十分熟悉的意思。C选项中的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选项中的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点评】①注意熟语使用的贴切性。对于意义相近易混的熟语平时要留意区分,一般说来,感彩用错了是显而易见的。②注意词语的积累,形成语感,力争做题时运用直觉,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③弄清熟语的本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其引申义、比喻义。④留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觉见常用熟语,从生活中去积累和学习。⑤注意熟语的适用对象和场合,这是词语运用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1 / 1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三)正确使用实词
一、实词类习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________也是好的。
②________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③百度91应用平台对于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________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 付梓 进而 扶摇直上
B.姿势 涂鸦 进而 青云直上
C.姿态 涂鸦 从而 扶摇直上
D.姿势 付梓 从而 青云直上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________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②杨振宁始终认为,科学研究_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持,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成功。
③由于暑假光顾着玩了,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开学时面对老师的________,我一问三不知,非常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④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________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必然 固然 考问 汲取
B.必定 固然 拷问 汲取
C.必然 纵然 考问 获取
D.必定 纵然 拷问 获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诞生于鄂豫皖的红军团,在阅兵村的第一次考核成绩倒数第一,但这并没有让他们气馁,________成了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②中国冰壶队要想在加拿大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________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③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而且 进而 也/就
B.反而 从而 但/才
C.而且 进而 但/才
D.反而 从而 也/就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专家们________指导小股民要耐得住寂寞,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
②除非身体有问题,________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道理上总说不过去。
③互联网已经延伸到每家每户和田间地头,________互联网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地发挥,________具有想象不到的开发空间。
A.往往 不然 因此/就 B.常常 不然 但是/还
C.往往 否则 但是/还 D.常常 否则 因此/就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赌场”距市中心不到一公里,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繁华所在________能容得下一个大赌场的存在。
②大同、小康,原来都只讲到了社会秩序,________没有说到经济生活。
③如果父母花了钱费了力,而孩子增长的________是骄奢之心和自以为是的仇贫心理,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来说都是无益的。
A.竟然 都 不过 B.居然 都 恰恰
C.竟然 却 恰恰 D.居然 却 不过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许多科学技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________在商业上得到广泛运用。
②这家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出了能随时令变化、适应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消费________的快速产品组合,赢得了市场。
③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________;没有奸诈,只有简单。这份经过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让人震撼。
A.继而 嗜好 寂静 B.既而 癖好 寂静
C.既而 嗜好 宁静 D.继而 癖好 宁静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_______,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________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陶渊明归隐田园,抚琴览书,修篱种菊,________,官场之烦嚣荡然无存。
②听闻这家老奶奶卧病不起,这个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还________,全然不顾人家的死活。
③在这场火灾事故中,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孩子表现出的________的气度令人吃惊。
A.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B.悠然自得 若无其事 泰然自若
C.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 悠然自得
D.悠然自得 泰然自若 若无其事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是要不得的。
A.卓尔不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与众不同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出类拔萃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________,三日不绝。
②他的表情很为细腻,可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________。
③音乐家美妙的歌声,真可谓是________,余音不绝。
A.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B.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C.余音绕梁 响遏行云 绕梁三日
D.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余音绕梁
二、正确区分实词的词语意义
1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三、近义词的使用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上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__。每块田地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使自动流入下一层田里。___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夜半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园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闪
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
四、正确选用关联词
13.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 ① 写出浓浓春意, ②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 ③ , ④ ,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 ⑤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   ②   ③   ④   ⑤   
五、望文生义
1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六、张冠李戴
1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多用作谦辞)进而:指在前一行动基础上采取进一步行动,表递进关系。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下文是结果、目的等。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2.【答案】A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必然”则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由句中“结果”一词可知,语境强调的是客观事理,故应用“必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有转折之意;纵然,即使。考问,为考查对方而提问;拷问,拷打审问。汲取,吸取(经验、营养);获取,取得。
3.【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关系;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关系。句①应选“反而”。从而:表因果关系;进而:表递进关系。句②应选“从而”。根据前后语意,句③前空用“但”,情调转折后的语意;后空用“才”,因为两句之间隐含着必要条件关系,而非充分条件关系。
4.【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一般指事物的发生不止一次且时隔不久。句①是说专家们对股民的指导,应选“常常”。“不然”和“否则”都可起假设转折作用,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但“不然”还可表选择,相当于“或者”。句②选“不然”更恰当。依据句间关系,③句应选“但是/还”。
5.【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出乎意料,语气较“居然”轻。却:副词,表转折;都:副词,表总括。不过:副词,只,仅仅;恰恰:副词,正,正好。
6.【答案】D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①“既而”:时间副词,用在全句或者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不久;“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和动作之后。此句先说“发展”“成熟”,接下去说“应用”,故使用“继而”。②“嗜好”指特殊爱好(多指不良的);“癖好”指对事物的特殊爱好,无贬义。③“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更符合语境。
7.【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8.【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适合陶渊明归隐的生活情调。若无其事:形容不懂声色,毫不在乎的样子,也形容漠不关心的态度。符合人贩子的人生态度。泰然自若:形容遇到变故或严重、紧急的情况,沉着镇定,毫不慌乱。符合火灾现场这个语境。
9.【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0.【答案】C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余音绕梁: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响遏行云: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11.【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主语是“我军的投水雷舰艇”所以不适合。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本句批驳“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现象,没有祸害转嫁,属于望文生义。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一般指为人处世或动作怎样,不能修饰形体。
12.【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洪大:只能形容声音。宏大:指形制、规模场面大;指人的某些主观表现或主观产物非同凡响、令人震撼。此处形容规模,故用“宏大”。“攀”使阳光拟人化、具体化,生动形象。“银闪闪”与下文介绍田池注满水在阳光的映照下相对应,有色彩感。
13.【答案】不仅;而且;但是;只有;才(其他关联词,合乎文意亦可。)
【知识点】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语句间的关系、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运用什么关联词语。“场面感”与“浓浓春意”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①②两处应填一组表递进的关联词语;③处上文说的是某种情感大家都经历过,下文说的是像李清照一样的高手才能写出来,所以上下文之间应为转折关系,应填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却”、“但是”等;④⑤所在的句子,前面为条件,后面为结果,而且应为必要条件关系,所以应填“只有……才”。
14.【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此处使用正确。B.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此处不合语境。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对象不当。D. 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对象不当,感彩不当。
15.【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判断,一方面是要理解词的适合语境、使用对象、范围、褒贬等,另一方面是要分析具体的语境。A选项中的“届时”指的是到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发生的某项活动或某项事件,在那中间的时间,通常预见性会说那个时候,或者届时会怎么样。即到预定的时候,或指定的时间、日期。“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所给的语境,显然是前后矛盾的。B选项中的熟稔,指十分熟悉的意思。C选项中的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选项中的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点评】①注意熟语使用的贴切性。对于意义相近易混的熟语平时要留意区分,一般说来,感彩用错了是显而易见的。②注意词语的积累,形成语感,力争做题时运用直觉,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③弄清熟语的本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其引申义、比喻义。④留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觉见常用熟语,从生活中去积累和学习。⑤注意熟语的适用对象和场合,这是词语运用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