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1248410010629900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仪,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具有很高的也位。我国古代曾出现过“以礼治国”的主张,且儒家文化的关键就是“礼乐文明”。历史上还有许多与礼仪相关的经典著作,如《周礼》《礼记》等。时代发生巨大变迁,在现今的正式商业场合中,双方为了体现较好的素质教养,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会采取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场合中长久以来形成的行为规范与习惯形式。它在商务场合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独一无二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商务礼仪的身影,它正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它从创始、改善到成熟阶段,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象征着商务礼仪成熟的,是稳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形态。商务礼仪的进步史包括礼仪规范的出现、进步和改变。当出现某种符合大众认知的商务礼仪规范时,商务礼仪就得以进步;当某种商务礼仪规范成熟时,商务礼仪行为也就更加完善。
从古至今,礼仪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一直十分重要,它影响着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周天子以礼治国,儒家礼乐文明,这些都推动了我国礼仪文化的产生与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已得到极大的满足,生活礼仪逐渐从简,快节奏生活也推动人们去除不必要的烦琐礼节。在参与正式的商业活动时,与会双方都要相互尊重,创造良好的氛围,且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从而展现良好的素养,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在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商务礼仪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市场上有专门针对礼仪规范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可以选择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方商务礼仪培训中。此外,高校可以讲授礼仪专业知识,向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礼仪文化;同时,也可为其他专业开设选修课,便于大学生学习礼仪规范,助力大学生提升素养。通过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让更多大学生接触商务礼仪。高校社团也可发挥作用,针对商务礼仪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展开探究。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许多外国人开始学习并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例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场所,世界各地都建有孔子学院,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很多外国友人在孔子学院学习后,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正式讲课前,为了体现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理念,孔子学院的教师还会和学生互相鞠躬。
对于商务礼仪的创新来说,当然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也要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要求对商务礼仪的演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综合认知,以
便形成富有我国独特魅力的商务礼仪体系,突出民族自信与自豪感。为了大范围推广中国商务礼仪规范,要从青少年入手,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为后续的商务礼仪学习奠定根基。
(摘编自王艳征《现代商务礼仪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自古以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
B.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提示人们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商务礼仪。
C.“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烦琐的生活礼仪已不能适应快节奏生活,应该简化。
D.高校开设礼仪文化课程,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必将改变大学生缺乏素养的现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由商务礼仪说起,阐述了商务礼仪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还论及了商务礼仪的创新。
B.文章多处运用“当(在)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等语言,体现了论述的严谨。
C.文章第三段多处举例,论述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商务礼仪规范相结合的方法
D.文章观照历史,立足现实,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商务礼仪创新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务礼仪体现出了参与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稳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形态象征着商务礼仪的成熟。
B.商务礼仪随着礼仪规范的出现、进步和改变而变化,商业活动中的商务礼仪体现出参与方的道德品质。
C.世界各地设立的孔子学院,在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通过诸如师生互相鞠躬的礼仪传授中华之“礼”。
D.商务礼仪创新既要与时俱进,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将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商务礼仪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前,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声音,主要原因就是如今的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着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网络文学的诞生使这一局面得以打破,可谓是功不可没。对于实际的网络写作而言,其写作的门槛非常低。因此,在开展文学写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大部分的作者在创作网络文学时,出发点仅仅是个人对于文学的爱好,而且相关作者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可以在网上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网络文学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具备批评自由性、生动性和活泼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读者的机智和幽默,进而使文学可以在民间得到发展和繁荣。
文化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多元化的,而网络文学的诞生使文学的话语系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大部分的网络文学创作不仅仅是以生活的积累为依据,还借助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于如今的网络文学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写作素养。一些批评家认为,当代作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想象力。例如当前阶段,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热爱的鬼神故事、玄幻以及历史等题材的作品,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创作背景,并非依靠实际的生活经验。比如《诛仙》《飘邀之旅》《小兵传奇》这三部作品,被称为“网络三大奇书”。
(摘编自武莹莹、王宪军《网络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材料二:
“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由来已久,在近几年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热度,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的IP产业链日趋成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救授王炎龙接受采访时说。文学与影视一直以来就存在“互哺”关系,好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不仅能够丰富视听产业,对文学作品本身也有推广作用。网络文学热潮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和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影视发展带来更多可供改编的素材。此外,不少网络小说前期凝聚了“原著粉”,其作品本身自带热度,这会大大降低影视剧的营销难度,很多网络文学改编剧的核心受众就是由原著“铁粉”转化而来的。
推动IP产业化运营,可以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看来,网络文学走向“IP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趋势,网络文学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需要跟影视联手,开拓新的市场,焕发新的活力。“优秀网络文学的魅力是其原创性。这种原创性,构成了IP的核心价值。口碑好的网络文学IP更容易被改编,因为口碑就是流量,有流量才有IP。”周志强说。
(摘编自李雪钦《用户规模达4.6亿,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如何“叫好又叫座”》)
材料三:
(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材料四:
中国网文受到海外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想象力丰富、神秘绚丽的文本内容,与全球青少年推崇的文艺作品有天然的相通性。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外网文读者中,男性读者占比高达92.4%,30岁以下的读者占85%。以盗墓、仙侠题材为主的出海网文恰好契合年轻读者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网文中出现的炼丹、真气、妖楼、悬魂梯等陌生元素令海外读者心潮澎湃,萌发对神秘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向往。
此外,中国网文中也有不少作品是从外国文化中获取灵感,再经过中国文化包装后呈现给读者的,相似的故事元素令海外读者感到新奇又陌生。例如蝴蝶蓝所著《全职高手》吸收了日本二次元文化,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方面与日本轻小说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该作品在日流文化中成功逆袭。中国网文凭借叙事的大众化、平民化,搭起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桥梁,并快速成长,走向世界。
摘编自《起点国际: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之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的诞生,以及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已经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的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
B.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无疑应该成为影视改编作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C.2016.12~2020.12,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呈递增趋势,网络文学使文学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D.以盗墓、仙侠题材为主的出海网文深受年轻读者的欢迎,是因为该类网文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以“网络三大奇书”为例,说明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特别热爱鬼神故事、玄幻等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B.网络文学走向“IP化”适应了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需要,跟影视联手,可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
C.与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的发展不同,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在2016.12~2020.12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
D.中国网文具备批评自由性、生动性和活泼性的特点,而它把外国文化融入其中,又使海外读者容易接受它。
6.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网络文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泥人张 冯骥才[注]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
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冯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用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在天庆馆里的较量中,泥人张全程言不发而最终靠妙招制胜
B.泥人张“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当场捏制海张五这一细节,展现了泥人张因陋就简的随意和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技艺。
C.作者以社会背景写人,刻画了晚清时期天津的社会风貌,对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呈现,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作者借鉴天津相声语言特点,在《泥人张》中运用富于诙谐、嘲讽和节奏性的语言进行叙事,给小说笼罩上了“津味”色彩。
8.对口相声就是两个人一起表演的相声,一个是“捧哏”,一个是“逗哏”。一个“捧”(但大多以反对或拆台为主),一个“逗”,绿叶衬红花,在双方交锋中引起喜剧效果。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有很多篇小说也表现出了这种情节设置上的二元对立模式。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情节模式来表现“俗世奇人”的。(6分)
9.如果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写一篇津门人物志,请以泥人张为采访对象,结合文本列出访谈问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日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日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幕,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B.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日/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C.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平/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D.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日/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徙,本义是迁移,本文“徙成纪”和“徙上郡”中“徙”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B.良家子,旧时指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良家子是汉朝军队士兵的重要来源之一。
C.太尉,官职名,掌管军事。秦时,太尉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D.典属国,官职名,始设于秦,西汉沿置,主要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秩二千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广屡建功勋。匈奴入侵萧关,李广随军攻打匈奴,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
B.李广深受赏识。孝文帝说他要赶上高祖的时代,可以封个万户侯;后来梁王封他为将军并授印,朝廷表示了认可,就不再另行封赏。
C.李广足智多谋。他通过死里逃生的中贵人判断那三个匈奴人是射雕手;他在突遇匈奴大军后,沉着应对,设计吓退几千名匈奴骑兵。
D.李广勇敢无畏。他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夺取了敌人的军旗;他临危不惧,带领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二里的地方驻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5分)
(2)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①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③,指挥若定失萧曹④。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②纡(yū):屈,指不得施展。③伊吕:指伊尹和吕尚,伊尹辅佐商汤,吕尚辅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伊吕并称,泛指辅弼重臣。④萧曹:指萧何和曹参,汉高祖刘邦的谋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宇宙”包含时空,指天下古今,“肃清高”写出了诸葛亮为人的严肃和清高。
B.颌联紧承首联,对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苦心筹划,三分天下。
C.尾联诗人抱憾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深切叹惋诸葛亮未能实现恢复汉朝的志向。
D.本诗是《咏怀古迹五首》最后一首,诗人在武侯祠瞻望诸葛亮遗像,有感而发。
15.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势,一直通到咸阳。
(3)苏洵《六国论》中,写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犯越厉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脱贫攻坚宏伟目标的实现,凝结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是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而成的,用生命的代价铸造而成的。时代_________▲_________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_________▲_________),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抒写了许_________▲_________的先进事迹。
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表现出来了。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致敬脱贫攻坚奋斗者,我们必须乘势而上,_________▲_________。在未来的征程中,锐意进取,不断奋斗,以乡村振兴续写脱贫攻坚伟大事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造就 沁人心脾 艰苦卓绝 再接再厉
B.制造 沁人心脾 攻坚克难 连绵不绝
C.制造 感人肺腑 艰苦卓绝 连绵不绝
D.造就 感人肺腑 攻坚克难 再接再厉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B.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C.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D.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表现出来了。
B.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
C.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
D.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贾宝玉既多情又痴情:宝玉的多情体现在他对世间所有女性都有一份诚挚的爱,这是一份超越了身份与阶层的爱;宝玉也痴情,他一生的事业就是体贴她们的喜怒哀乐、关心她们的情感命运,并且渴望着能把她们从不幸的命运中拯救出来。_____▲_______:称贾宝玉为最“入世”之人,是因为他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份体察和敏感,但他的心灵所进入的并非俗世,而是对一切自然的、美好的事物投入最深沉的情感,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他虽生在公门侯府却处处受拘束,而他的灵魂_____▲_______。
李泽厚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期,“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贾宝玉这一形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某种程度上说,_____▲_______,而且关系很大。
20.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两弹一星”、三峡工程、载人航天、超级计算、国产航母、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和工程的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今天,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中华民族必能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人才是科技到新的新生动力,青年要主动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无数青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他们用行动凝聚科技力量,以拼持激发创新梦想,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学校计划举行主题为“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读书会请结合你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临汾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项,曲解原意,“儒家文化中的‘礼乐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错误。原文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仪,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曾出现过,以礼治国,的主张,且儒家文化的关键就是‘礼乐文明’”。B项,张冠李戴,“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提示人们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商务礼仪”错误。原文是“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商务礼仪的身影,它正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可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是“商务礼仪”。D项,说法绝对,“必将改变大学生缺乏素养的现状”错误,原文是“便于大学生学习礼仪规范,助力大学生提升素养”)
2.A(分析不当,“由商务礼仪说起”错误,应是“由中国古代礼仪说起,引出商务礼仪”)
3.B(不合文意,“商业活动中的商务礼仪体现出参与方的道德品质”错误。原文是“在参与正式的商业活动时,与会双方都要相互尊重,创造良好的氛围,且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从而展现良好的素养,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素养”不等同于“道德品质")
4.A(不合文意,“已经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体制面临的严重的落后和僵化局面”错误。原文是“网络文学的诞生使这一局面得以打破,可谓是功不可没。对于实际的网络写作而言,其写作的门槛非常低。因此,在开展文学写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已经扭转”程度过重)
5.C(分析不当,“中国手机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在2016.12~2020.12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错误,从材料三图表可知,先是增长,后是下降)
6.①以生活积累为依据,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多种题材内容的网络文学作品,满足读者的需要。②推动IP产业化运营,将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为网络文学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开拓海外市场,既呈现想象力丰富、神秘绚丽的体现中国文化的文本内容,也从外国文化中获取灵感,再经过中国文化包装后呈现给海外读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7.B(“因陋就简的随意”错,这是泥人张为了表示对海张五的鄙视刻意为之)
8.①泥人张与海张五是对立的双方:先由捧哏引起矛盾——暴发户海张五挑衅泥人张,逗哏先抛出一个“包袱”泥人张用鞋底泥随手捏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只有核桃大小的海张五;捧哏再次拆台——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逗哏再次抖出“包袱”贱卖海张五。②捧哏不断激起矛盾,逗哏不断抛出“包袱”;捧哏完败,逗哏完胜;流露出作者对手艺人泥人张不惧权贵、刚直不阿精神的赞扬,对暴发户海张五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的批判。(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在手艺道上,您捏泥人排第一。您是基于什么原因才去从事这个行当的? ②在从事这个行当的过程中,您有没有碰到有意思的人或发生有趣的事?请具体为我们讲一讲。③作为顶尖手艺人,您有没有参与捏泥人这门手艺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如果有,您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哪些成绩?④您认为当下捏泥人这个行当的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⑤您对捏泥人这门手艺未来发展有什么设想?(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0.B[(原文标点)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11.A(“徒成纪”中的“徙”是迁移、搬迁的意思,“徒上郡”中的“徒”是调任的意思)
12.B(“朝廷表示了认可,就不再另行封赏”错误,梁王封李广为将军并授给将军印的做法违反了朝廷的法令,因而李广还朝后,朝廷不予封赏)
13.(1)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倚仗着有才能,屡次和匈奴正面交战,(我)担心(这样会)使他牺牲了。(得分点:“负”“数”“恐”各1分,句意2分)
(2)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们)杀光。(得分点:“去”“以”“走”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将军名叫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在秦朝时担任过将军,就是追击并捉到了燕国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停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以及格杀猛兽,孝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还用说吗!”
吴、楚起兵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没有受到封赏。调任他担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邪(yé)对皇帝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倚仗着有才能,屡次和匈奴正面交战,(我)担心(这样会)使他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才调任他担任上郡太守。后来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被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因为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受宠的宦官跟随李广领兵反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转身放箭,射伤了宦官,把他的那些骑兵几乎杀光了。宦官逃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于是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路,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而李广亲自去射击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的骑兵,(他们)看到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很惊慌,就上山去摆好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都非常惊恐,想要快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们)杀光。现在我们停留(在这里),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敌部队,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命令各位骑兵说:“前进!”(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还有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李广)下令说:“全体下马并解下马鞍!"他手下的骑兵说:“敌人人多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跑,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的猜想。”就这样匈奴的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跨上马带上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往,射死了那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之中,解下马鞍,命令士兵都放开马,躺卧到地上。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这事奇怪,不敢进攻。半夜的时候,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想趁夜偷袭他们,匈奴的军队都撤离了。
14.A(“‘肃清高’写出了诸葛亮为人的严肃和清高”错误,“肃清高”是指诗人为诺葛亮的高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15.①诗人借用典故,表明诸葛亮和历史上的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他们一样都是得力的谋臣。②诗人运用对比,认为诸葛亮的人品、才华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认为诺葛亮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赞美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6.(1)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2)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3)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7.D[造就:培养使有成就。制造: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也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根据语境,选用“造就”。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根据语境,选用“感人肺腑”。攻坚克难: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地完成任务。艰苦卓绝: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根据语境,选用“攻坚克难”。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连绵不绝:指连续而不中断。根据语境,选用“再接再厉”]
18.B(“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前面衔接更紧密,排除A、C项;再比较B,D项,B项与后文“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衔接更好)
19.C(A项,搭配不当,“表现”改为“涌现”.B项,成分残缺,在“实践”后面添加“中".D项,语序不当,将"在脱贫攻坚实践波澜壮阔中”改为“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
20.①贾宝玉既“入世”文“出世”②最向往的就是自由③这与它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有关(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第一段: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
第二段: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人的觉醒”。(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表达准确简明且不超过字数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关注在科技兴国中青年的责任。材料第一段告诉我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段阐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之中,用行动凝聚科技力量,以拼搏激发创新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材料引导广大青年关注科技创新,肩负时代责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进取提升本领,发挥个人与团体的创造力,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既追逐个人和团体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也推动中国科技进步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在学校举行的读书会上,写一篇主题为“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发言稿,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思考和感悟
作文必须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没有明确表达“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主题的,不能评为一类文和二类文。
任务二:结合材料
材料的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所体现,有概述或分析。要由材料引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分别为某高中学生及学校师生。
任务四:文体
文体为发言稿。基本构成: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正文(着重阐述“科技兴国与青年责任”的主题),结尾(小结、致谢语)。
语言:体现交流(际)性写作特色,语言准确自然流畅。
(三)题意评分解说
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明确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紧扣主题,体现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B写作重点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充实,感悟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C.注意了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D.发言稿的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5
A.明确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扣住了主题,体现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B.写作重点较突出,联系材料和现实生活,内容较充实,感悟较深刻,表达流畅,有一些亮点。C.注意了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D.发言稿的特征鲜明。
三类文
42-475
A.回答了引导语中的问题,围绕主题写作,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B写作重点不够突出,感悟不够深刻,内容不够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平淡,逻辑性一般。C.有注意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D.发言稿的特征不够鲜明。
基本符合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没有明确回答引导语中的问题,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扣题不紧。B.写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流畅,逻辑混乱。C.没有注意写作者身份、听者对象。D.发言稿的特征不鲜明。
偏离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A.部分偏离题意的,酌情给分(21-35分),B.完全离题的,酌情给分(0-20分),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没有文体意识,仅选取材料、写作任务或写作要求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四)补充说明
1.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等扣分
①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⑥完全空白的,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