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27 08:39:44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一、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在不同时代都表现了不同形式,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宋词为例,又显示不同的风格,苏轼开创了________派词风,其代作品是《________》,其中能够表现其豪放风格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而苏轼的这首《浣溪沙》词的风格属于________。
(2)此词历来为人赞颂,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有的人说下片融情人景,耐人寻味,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你针对这三种观点之一种,作出简析。
2.下列有关典故、史实、人名等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请缨报国——终军?
谢家宝树——谢玄
B.?唐宗八大家之首——韩愈?
阿房宫赋——诗人之赋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少牢
D.?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3.下列语句出自不同的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孟子》)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荀况《劝学》)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和文学杰作《史记》的名言。
B.?《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是清代小说,都有涉及到封建社会官场和科举的黑暗的描写,只是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杜牧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代李白的诗句。
D.?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对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B.?《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神秘岛》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凡尔纳。
C.?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人以同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尼契《牛虻》、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6.从文学常识的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柳永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的《秦中吟》、《新乐府》是讽喻诗的代表,《琵琶行》和《钱塘湖春行》是歌行体古诗。
B.?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传奇”的有两种:一种
是唐宋的传奇小说,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另一种是元代以后的戏剧,如马致远的《汉宫秋》。
C.?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死水》、《静夜》堪称佳作。
D.?契诃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四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小说《变色龙》、《套中人》和戏剧《樱桃园》都很著名。
8.下列有关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
B.?“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是宋代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
D.?“杀青”一词,本是古人为著书时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篇》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10.在以下空格处填写合适的文学常识或名言名句。
(1)中唐诗人________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2)南宋词人________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3)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________?(填国家名)人,其小说《________》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1.【答案】
(1)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婉约词
(2)①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其理由应该是: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由燕争泥推知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增加了动态荚。
②有的人说下片融情入景,耐人寻味。其理由应该是:“此情唯有落花知”一句,落花本无知,但是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产生“韵外之致”;耐人寻味。
③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理由应该是:全词上片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
【考点】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2)灵活发挥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一种观点要围绕“动态”,联系词中动态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第二三种观点亦然,围绕“情景交融”或“虚实”结合的手法,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点评】(1)此题考查了词的常识与名句默写。默写题应该重视理解性默写,不仅要求记忆准确,字形写对,而且好要求理解正确。(2)考查了对词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分析。
2.【答案】
C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是《史记》中的话,这是课文苏洵《六国论》中引用的古人语,原话出自战国时苏代(苏秦弟)之口。
3.【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句出自韩愈的《师说》,《劝学》是谈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
4.【答案】
C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李商隐的诗句。
5.【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是娜拉。
6.【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柳永是词人,其余为史学家。
7.【答案】
A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钱塘江春行》不属歌行体。
8.【答案】
A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裴多菲是匈牙利的诗人。
9.【答案】
B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汤显祖不是元代杂剧作家,他是明代人。
【点评】①抓住“时间一条线”、“人物作品两大块”。利用时间将历史人物串起来,从熟悉其作品入手。将作家与其作品联系起来记忆。孤立地记忆既增大了记忆量,也不准确。
②对于没有把握的判断,不要轻易认为其是错误的,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往往就在这里,所以,对于自己所选出的答案应该明确对错分别在哪里。不能想当然。③外国作家只记其国别和代表作品。不要张冠李戴。
10.【答案】
(1)韩愈;青霭人看无
(2)姜夔;尽荠麦青青
(3)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考点】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①比较记忆。比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贾谊的《过秦论)分别站在不同的历史角度来说明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前一篇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是站在六国的角度,是说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后一篇论点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站在秦国的角度,是说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
②分类记忆。比如儒家学派有:孔子、孟子、荀子,还有宋代的程颢、程颐,朱熹等。道家有老子、庄子,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词中分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有姜夔、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③专题记忆。对于名作家如李白、杜甫、苏轼、鲁迅、郭沫若、欧·亨利、契诃夫等应该作专题记忆,因为课本上出现的有关他们的篇目较多。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17年高考语文易错题集(十)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一、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
苏?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1)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在不同时代都表现了不同形式,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宋词为例,又显示不同的风格,苏轼开创了________派词风,其代作品是《________》,其中能够表现其豪放风格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而苏轼的这首《浣溪沙》词的风格属于________。
(2)此词历来为人赞颂,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有的人说下片融情人景,耐人寻味,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你针对这三种观点之一种,作出简析。
【答案】
(1)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婉约词
(2)①有人说上片写得跌宕起伏,有动态感,其理由应该是: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由燕争泥推知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增加了动态荚。
②有的人说下片融情入景,耐人寻味。其理由应该是:“此情唯有落花知”一句,落花本无知,但是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产生“韵外之致”;耐人寻味。
③有的人说整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理由应该是:全词上片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
【考点】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2)灵活发挥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一种观点要围绕“动态”,联系词中动态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第二三种观点亦然,围绕“情景交融”或“虚实”结合的手法,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点评】(1)此题考查了词的常识与名句默写。默写题应该重视理解性默写,不仅要求记忆准确,字形写对,而且好要求理解正确。(2)考查了对词的表现技巧的理解分析。
2.下列有关典故、史实、人名等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请缨报国——终军?
谢家宝树——谢玄
B.?唐宗八大家之首——韩愈?
阿房宫赋——诗人之赋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少牢
D.?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答案】
C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是《史记》中的话,这是课文苏洵《六国论》中引用的古人语,原话出自战国时苏代(苏秦弟)之口。
3.下列语句出自不同的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孟子》)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荀况《劝学》)
【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句出自韩愈的《师说》,《劝学》是谈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
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和文学杰作《史记》的名言。
B.?《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都是清代小说,都有涉及到封建社会官场和科举的黑暗的描写,只是在表现手法上,各有不同。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杜牧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代李白的诗句。
D.?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答案】
C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唐代李商隐的诗句。
5.对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顶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B.?《少年维特之烦恼》、《唐璜》、《钦差大臣》、《神秘岛》的作者分别是德国的歌德、英国的拜伦、俄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凡尔纳。
C.?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人以同一题目作文且成名篇,古代有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现代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尼契《牛虻》、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分别是保尔·柯察金、亚瑟、安娜。
【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是娜拉。
6.从文学常识的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柳永
【答案】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柳永是词人,其余为史学家。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的《秦中吟》、《新乐府》是讽喻诗的代表,《琵琶行》和《钱塘湖春行》是歌行体古诗。
B.?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传奇”的有两种:一种
是唐宋的传奇小说,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另一种是元代以后的戏剧,如马致远的《汉宫秋》。
C.?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死水》、《静夜》堪称佳作。
D.?契诃夫是俄国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四百多部中短篇小说和十几个剧本,小说《变色龙》、《套中人》和戏剧《樱桃园》都很著名。
【答案】
A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钱塘江春行》不属歌行体。
8.下列有关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
B.?“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
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是宋代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
D.?“杀青”一词,本是古人为著书时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答案】
A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裴多菲是匈牙利的诗人。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篇》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答案】
B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汤显祖不是元代杂剧作家,他是明代人。
【点评】①抓住“时间一条线”、“人物作品两大块”。利用时间将历史人物串起来,从熟悉其作品入手。将作家与其作品联系起来记忆。孤立地记忆既增大了记忆量,也不准确。
②对于没有把握的判断,不要轻易认为其是错误的,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往往就在这里,所以,对于自己所选出的答案应该明确对错分别在哪里。不能想当然。③外国作家只记其国别和代表作品。不要张冠李戴。
10.在以下空格处填写合适的文学常识或名言名句。
(1)中唐诗人________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2)南宋词人________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3)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________?(填国家名)人,其小说《________》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答案】
(1)韩愈;青霭人看无
(2)姜夔;尽荠麦青青
(3)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考点】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①比较记忆。比如苏洵的<六国论)与贾谊的《过秦论)分别站在不同的历史角度来说明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前一篇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是站在六国的角度,是说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后一篇论点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是站在秦国的角度,是说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
②分类记忆。比如儒家学派有:孔子、孟子、荀子,还有宋代的程颢、程颐,朱熹等。道家有老子、庄子,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词中分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有姜夔、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③专题记忆。对于名作家如李白、杜甫、苏轼、鲁迅、郭沫若、欧·亨利、契诃夫等应该作专题记忆,因为课本上出现的有关他们的篇目较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