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能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能说明简单换算的思考方法。
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和推算,理解相邻面积单位间简单换算的方法,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主动参与探索进率的活动,能主动思考和解释自己的想法;了解面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材分析:例题出示的是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由于测量边长时可能会用分米作单位,也可能用厘米作单位,通过计算不难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在此基础上得出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试一试”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同面积单位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学程设计 导学策略 修改调整
口算热身
30×10 60×100 500÷100
21+100 21×100 300÷100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
1.学生口答并以比划出相应的大小。
2.揭示课题,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学例7(15分钟左右)
导学单一(同桌两人合作)
1.合作内容:
(1) 1人以分米作单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它的面积;1人以厘米作单位量出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它的面积;
(2)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3)用上面的方法,推算出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正方形纸用分米作单位,边长是几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正方形纸用厘米作单位,边长是几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1平方米=( )平方分米
你们是怎么推算的?
3.独立完成“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5分钟左右)
1.第70页“想想做做”第1、2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3. “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54页 第2、3题;
第55页 第5、6题;
『提高题』
一张卡纸正好可以分成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如果每个小正方的边长是5厘米,那这张卡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2.阅读小数报或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指出:我们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计量同一个面的大小,就要学习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围绕导学单进行学习。
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巡视
→说明:计量这个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时,可以用分米作正方形的边长,也可以用厘米作正方形的边长。
→知道1平方分米里有几个1平方厘米?1平方米里有几个1平方分米?
→明晰关系的由来 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也是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明确思考方法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有9个100平方厘米,就是900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里有7个100平方厘米,所以是7平方分米。
→体会到这两组题在思考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第2问的意思 ,是把第一问的
结果换算成平方分米作单位。
认识到只要把长、宽换算成分米作单位,计算得到的直接就是平方分米了。
启发思考,要算出90块地砖的面积,与教室地面的比较。辨析第一步先算什么:90×5,还是一块地砖的面积。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