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分数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分数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3 07:2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难点:让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认识分数。瞧,(课件显示:猴妈妈分西瓜画面)猴妈妈正准备给两只小猴分西瓜呢!你们认为猴妈妈应该怎样分西瓜才公平?(平均分)
提问: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说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是建立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基础之上的,课始通过猴妈妈分西瓜的情境,复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用分数来表示的知识。生动有趣的情境既让学生立刻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又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旧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二、主动探究,建构一个整体的
1、(课件显示:猴妈妈分桃画面)谈话:小猴吃完了西瓜,猴妈妈又拿出了一袋桃。猴妈妈还会把这些桃怎样分??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小朋友说说吗??
学生交流后评讲:对,因为有2只小猴,猴妈妈肯定会和西瓜一样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可以分到一份桃。
提问:那这一份桃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回答:因为把这些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到1份,所以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些桃的。
2、谈话: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这袋桃有多少个,但我们知道猴妈妈一定会把这些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一定是这些桃的。看,(课件演示:同步闪烁)左边这份是这些桃的,右边这份也是这些桃的。
提问:每只小猴分到的一份到底是几个桃子呢?口袋就在你们身边,请打开平均分一分、数一数,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谁能说一说每只小猴子到底分到了几个?(?学生按2个、4个、6个、8个分别说说自己每一份的个数。)
提问:为什么你这里的一份和他们那里的一份不同呢?
为什么每份都可以表示各自这袋桃的呢?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都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袋桃的。
(课件逐一演示4堆桃平均分的过程,明确每份均是每堆的。)
3、追问:刚才,我们分了4堆桃,每堆桃的总个数不一样,每份的个数也不一样,为什么每次每份都是这些桃的?
大家想一想,如果这堆桃的个数再多些,有20个,还是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有40个呢?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对,不管有多少个桃,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用一个圈围起来(课件显示),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说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每份是几个需用分数表示的情况。为让学生主动、自觉接受这一知识,先出示一袋桃,让学生先将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明确每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再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各自分2个、4个、6个、8个桃,通过丰富多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认识到:可以把多个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也是1/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抓住分数的本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每份是1、2……个,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通过分桃及想象分更多桃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本质。】
三、建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谈话:第二天,(课件显示)猴妈妈正准备给两只小猴分桃时,又来了两只小猴。这一次,猴妈妈会把这4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提问:在这里,可以把几个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几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2、谈话:(课件显示)如果这里有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评价:他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3、提问:刚才,我们又分了两堆桃(课件显示),为什么每次每份都用表示?
4、咦,(课件显示)同样是4个桃,为什么每份用的分数不一样?
噢,原来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那么用来表示其中一份的份数也就不同了。
5、“试一试”:问“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
出示两幅集合图,每幅都把12个桃圈在一个集合圈里,让学生先画图操作,再写出相应的分数。
交流展示后追问“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说明:学生在清晰地建构了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水到渠成,再通过4个桃的1/2、4个桃的1/4的对比,帮助学生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试一试”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有许多答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就不同。通过追问“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本质含义,再次对分数的本质有了深刻的印象,为下面的练习提供了知识的支撑。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思考、讨论、对比和类推获得了自己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四、练习拓展。
1、猴妈妈见大家学得这么好,想请大家帮忙写几个分数,你们愿意吗?出示: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想一想,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拿出作业纸,在括号里写出这个分数。集体校对。
课件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2题的图片,学生依次看图写分数。
整体出示:这是刚才写分数的题目,请大家一题一题的检查一下自己写对没有?检查后集体校对。
小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看图写分数大家已经掌握了,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分数,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来吗?出示:涂色表示上面的分数。
问:这里是什么意思?涂其中的几份?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表示的是?反馈比较:这儿有两份作品都涂了2个桃,你们更欣赏哪一份?为什么?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课件演示)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分一分,再涂色。
3、拿小棒游戏。
(1)拿出这堆小棒的。学生独立操作,指名上台来边演示边讲解: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你拿了几份,是几根?
(2)拿出这堆小棒的。比一比,谁的操作最有序?让我一看就知道你拿的是这堆小棒的。
(3)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动手分一分,拿一拿。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说明:练习题分层进行,第一层次是看图写分数(“想想做做”第1、2题),第二层次是用图或实物表示分数(“想想做做”第3、4题)。每一层次的教学都引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做到有扶有放,照顾了学困生。如:“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表示的是1/3”、“这儿有两份作品都涂了2个桃,你们更欣赏哪一份?为什么?”、“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等问题的抛出,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先分一分,再涂色。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