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数苹果)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数苹果)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3 07:2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苹果、数正三角形,掌握一组一组数、分类数等计数方法。?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立分类数数的模型,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3、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数苹果、数三角形等计数方法与策略。?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选择适当的计数策略和方法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你们看过电影《功夫熊猫》吗?
熊猫阿宝想拜师学艺,宗师准备了闯关游戏,让阿宝用最快的速度闯关,为了拜师,阿宝决定试一试。阿宝先来到第一关,数苹果。
二、探究新知:
? 探究一:数苹果。(第一关)
先圈一圈,数一数,再与同桌交流。
学习要求:
(1)先独立思考,再圈一圈,分一分,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2)完成后与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汇报,展示方法
(1)?一个一个数 1×50=50(板书)
(2)两个两个数 2×25=50(板书)
(3)五个五个数? 5×10=50(板书)
(4)?十个十个数??? 10×5=50
(5)沿斜线数 1+3+5+7+9+9+7+3+1=50或( 1+3+5+7+9)×2=50(左上角)
2+4+6+8+10+8+6+4+2=50或(2+4+6+8)×2+10=50(右上角)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的理由。
比较:
大家真聪明,观察的真仔细,想出来这么多数苹果的方法,你们不仅用一些数表示出苹果的个数,而且还能用算式表示苹果的排列规律,那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问什么?
小结。
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当我们要数的物体比较多时,可以一组一组地数,比如,五个一组五个一组地数,十个一组十个一组地数。这样数起来又快又正确,当然,斜着数的方法也是相当巧妙的。
第一关闯关成功后,阿宝背着沉甸甸的苹果高高兴兴的去找师傅,谁知师傅一看这么轻松的闯关了,于是师傅要给阿宝增加一些难度,数图形。
探究二:数正方形(第二关)


初步感知分类数正方形的方法。
(1)这个大正方形是由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那这个正方形中有几多少个正方形?
(2)怎样才能一个不漏地把它们数出来?
学习要求:
(1)先独立尝试数一数,把数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2)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数法。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怎样列式?
生:16+9+3+1=30(个)
追问:算式中的16、9、3、1,各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找到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分类数:
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有( )个
边长为2cm的正方形有( )个
边长为3cm的正方形有( )个
边长为4cm的正方形有( )个
合计一共有( )个
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数的真棒。你们通过分类数的方法,分别数出边长为1cm、2cm、3cm、4cm的正方形的个数,再把数出各类正方形的数量加起来。当我们面对比较复杂的图形时,可以用分类数的方法来计数,这样数起来又快又准确,不遗漏,不重复。
宗师一看数正方形都没有难倒熊猫阿宝,于是把正方形换成了三角形,有了数正方形的经验,阿宝满怀信心继续迎接挑战,你们有没有信心?
探究三:数三角形(第三关)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三角形?
学习要求:
(1)先独立尝试数一数,把数的方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2)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数法。
汇报交流。
边长 个数
1cm
2cm
3cm

一共有( )个正三角形。
还有没有其他数的方法?
有的小组把三角形分成向上、向下两种,真会动脑筋。
师:这些三角形摆放有什么特点??
图中只有两种三角形,一种是尖朝上的△,一种是尖朝下的▽。
方向 边长 向上△ 向下▽
1

2

3

合计

?
如果再添一层,你会数吗?大家可以试一试。
三、总结:???
阿宝完成了终极挑战,拜师学艺成功。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