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六年级下册音乐 1 《游子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六年级下册音乐 1 《游子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7-04 07: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 借助注释自读_è?????_,理解_è?????_大意。
  3、 体会诗
借一个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赞颂的母爱。
  (过程与方法):
  1、 课前收集诗人的有关资料。收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_è??è??_,名言、歌曲等。
  2、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合作研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用行动感激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点:
  品读_è?????_,体会诗歌表达的母爱及诗人赞颂母爱、热爱母亲和感激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赞颂母爱的诗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歌声激情,谈话导入
  1、 课前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激发情感,营造氛围。
  2、 提问并结合板书:刚才听到歌声,你想到什么?
  师:有母亲,我们就能获得母爱,结合板书:母爱
  二、 揭示课题点明学习要点
  导语: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无微不至。如《荔枝》,作者从母亲“让荔枝”这一细节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千古佳作——《游子吟》,看看诗人是从什么细节感受到这份浓浓的母爱的,又是怎样赞美母爱的。
  三、 释题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吟——吟诵。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如《石灰吟》、《暮江吟》
  四、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让学生汇报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然后老师补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南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一生穷困潦倒,值到46岁才中了进士,50岁时做了溧阳县尉,这是个小官。
  他时常思念家中年迈的老母。一天,明月当空,他望着家乡的方向,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起年轻时几次赴京赶考,出门前老母亲都忙前忙后为他准备行装。他清楚地记得第三次进京赶考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制衣服的情景。他深感母爱的伟大,回房提笔写下了这历代传诵的名作——《游子吟》
  五、 读通诗句(纠正读音,正确断句。)
  六、 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根据书上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诗。然后汇报,不当之处老师订正)读懂哪句讲哪句。
  七、 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母爱,品读诗句。
  1、通过刚才的理解,说说这首诗抓住什么细节来表现母爱?(母亲在油灯下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2、看图想象,体会图文中的母爱。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仔细看图,观察母亲的神态,动作,展开想象:母亲在油灯下怎样缝制衣服的,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吗?用自己的话把这情景描述出来。可以预设一下。
  小结过度:“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想,正是母亲那密密的针线,无尽的担忧,感动了你,也感动了我。“真爱无声,大爱无言。”也许老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把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都融进了这一针一线里......这密密的针脚,凝聚着年迈的母亲对儿子平安的祝福,也凝聚着体弱的老母对儿子仕途的祝福......儿子看在眼里,母亲平日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
  让我们和诗人一起深情地吟诵这四句诗。(出示前四句诗)(注意读好能体现深切母爱的词——密密 迟迟)
  3、回忆往事,切身体会母爱。
  母爱没有豪言状语,母爱无处不在。,我们只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母爱就存在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细节当中。你能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中感受到母爱吗?(生举例)(个别学生没有了母亲,但身边也有人给予他象母亲一样的爱,注意这种情况的指导。)
  带着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吟诵这四句诗。
  八、 歌颂母爱,感激母亲。
  1、 齐读最后两句。
  2、 用不同的句式说这两句的意思。颂扬母亲,感情朗读这两句。
  3、 说说你准备怎样感激母亲。(自主交流,汇报)
  4、 怀着感恩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九、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