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选修)期中教学调查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C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D B C A D B B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B BD AC AD BC AB CD BC
二 综合题(共60分)
27.(共18分)
(1)南方2分 矿物燃料使用及有色金属冶炼排放大量酸性气体2分 降水较多2分
(2)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生态破坏 岛屿被淹没(任2点4分)
(3)南2分
(4)夏季2分 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蒸发旺盛2分,工农业生产活动需水量大2分。
28.(共16分)
(1)塌陷(崩塌或滑坡)2分 水源2分 固体废弃物2分
(2)增加运输压力;经济效益低;能源单一;就业机会少;能源利用率低。(任3点6分)
(3)AC 2分 (4)A 2分
29.(共12分)
(1)C 2分
(2)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在能源与环保领域获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环保能力 通过转让CO2排放量,有利于增强节能和环保意识,减少CO2排放量 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任3点6分)
(3)公平性2分 共同性2分
30.(共14分)
(1)A 1分
(2)品种多1分 数量大1分 变化大1分
(3)惰性物质1分 纸张1分 污染地下水 污染土壤 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爆炸(任2点4分)
(4) 生产建筑材料 生产有机肥 生产新能源――沼气 发电等(任2点4分) 淮阴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选修)期中教学调查
地理试题答题纸
一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双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二 综合题(共60分)
27.(共18分)
(1) 2分
4分
(2) 4分
(3) 2分
(4) 2分
4分
28.(共16分)
(1) 2分 2分 2分
(2)
6分
(3) 2分 (4) 2分
29.(共12分)
(1) 2分
(2)
6分
(3) 2分 2分
30.(共14分)
(1) 1分
(2) 1分 1分 1分
(3) 1分 1分
4分
(4)
4分淮阴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选修)期中教学调查
地理试题
说明: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20:30-21:30熄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行动的支持。读下面两图完成1-2题。
1.当全球进行“地球一小时”时
A.东北可能出现凌汛 B.澳大利亚正在大面积的春播
C.北京比淮阴白昼短 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开始向南迁移
2.关于材料及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者的比例与学历呈负相关 B.公众参与能减轻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
C.老年人参与比较多 D.世界气候变化没有自然原因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a一粮食 B.b一秸秆 C.c一粪肥 D.d一发电
4.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增加土壤肥力 B.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C.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D.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读2009年深圳市空气质量统计图,完成5-6题。
5.深圳夏季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季节,主要原因是
A.受副高控制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太阳高度角大 D.降雨天多,降雨量大
6.深圳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①工厂的废气、工地扬尘 ②城市生活垃圾 ③交通 ④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下表为某区域3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单位:hm2),完成7-8题。
转化来源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数据正值表示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湿地面积减少。
7.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8.与3年前相比,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增加
C.生态环境恶化 D.湿地面积减少
下图是我国野骆驼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9~11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A.曾生活在亚热带林区
B.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C.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和内蒙古等地区
D.文献记载区主要在热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10.与遗骸分布区相比,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食物更少 B.晴天更少 C.白昼更长 D.太阳高度角更大
11.分布区产生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工业城市市中心上空不同高度的气温数据如下表。据此判断12—14题。
12.该市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当地12时 B.地面气温达到最高值的时刻
C.地面辐射最弱的时刻 D.大气辐射最强的时刻
13.该城市交通产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污染现象分别是
A.SO2 酸雨 B.NOx CxH 光化学烟雾
C.SOx 全球变暖 D.NOx CxH 臭氧层空洞
14.该城市上空污染物最多的是在
A.1-2公里 B.3-4公里 C.5-6公里 D.9-10公里
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 24
0.8 1.72 0.9 12—17 11 15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15.对表中叙述正确的是
A.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B.氯氟烃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最短
C.的温室效应强度最大 D.的年增长率最大
16.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温室气体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温室气体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温室气体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7—19题。
环境问题类型程度省区 甲 乙 丙 丁
广东 ++ ++ ++++
四川 +++ + +++
新疆 + ++ ++++
山西 ++++ +++ + +
17.引起甲环境问题在山西与新疆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 B.降水 C.地形 D.水文
18.乙类环境问题在四川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山脉阻挡 C.降水充沛 D.土质坚硬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为了减轻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废气回收利用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退耕还湖
读“海平面变化时的中国版图”完成20-21题。
20.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海拔变高 B.阿尔卑斯山雪线变高
C.从淮阴到北京可乘火车 D.大洋洲总陆地面积可能减小.
21.为了缓解图中问题
A. 保护森林並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 B.改使用石油、煤炭为使用天然气
C .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比例 D.有色金属冶炼业发展
读右图漫画,回答22~23题。
22.造成漫画所反映的主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该资源地区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侵略
C.发达国家对资源进行垄断
D.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23.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提高该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C.发展节约型经济 D.大力人工降雨
24.淮阴某化工厂建污水处理厂,贯彻了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C.可治可不治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下图为“人与环境关系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以下所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余热 ③木材 ④植树造林
A.A② B① B.C④ D③ C.A③ B② D.C① D④
26、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A.东南沿海的台风 B.逐渐增多的沙尘暴
C.北京地区和近郊区出现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D.潮汐
二、综合题:四大题,共计6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27.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是 地区,主要原因是 , 。
(2)印度洋中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3)A地区的环境问题扩大的最主要趋势是向 (南或北)发展。
(4)B地区南部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8.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开采过程中容易引发 等地质问题,造成 和 污染。
(2)据图分析,与这种生产模式相比,单纯输出煤炭具有 缺点。
(3)该地还可配备(双选)( )
A 化肥厂 B 印染厂 C 硫酸厂 D 电子仪器厂
(4)煤炭在成因上与下列哪个岩石同类?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板岩 D 大理岩
29.IPCC(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阅读下列格料,回答有关问题。
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将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这是中丹两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甲烷气的收集与利用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可以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削减量以履行《京都议定书》元曲定的减排义务。
(1)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 a是光合作用 B b是利用核能
C c是极冰融化 D d是海南岛面积扩大
(2)丹麦与中国购买交易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
(3)美国家不签署《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基本原则?
30.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城市垃圾的成分与我国部分城市垃圾的成分对照表
(1)城市生态系统大量输入物质和能量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少 B.城市生态系统缺少足够的分解者
C.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缺乏 D.城市消费资料的可回收性太低
(2)上表所反映的城市垃圾的最主要特点是 ,此外城市垃圾还具有 、
的特点。
(3)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有很大区别,中国各城市垃圾的成分比例最多的是 ,而美国是 。城市垃圾用填埋方式处理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4)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图说明图中城市垃圾综合利用(除工业回收)的方式有哪些?
命题、审校 王彩云
参与者各年龄段比例
参与者的各学历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