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
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建立性质与现象的联系,熟悉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回顾练习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俄国化学家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变化吗?
烟火
燃烧
钢铁生锈
食物变质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这些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水的沸腾
实验一操作:
1、把盛有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加热到沸腾
3、把洁净的玻璃片或冷烧杯接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集成液体
变化后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水的沸腾实验
水沸腾前后物质有没有变化?
胆矾的研碎
实验二操作:
1、取少量胆矾(或称蓝矾)放入研钵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现象
胆矾的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蓝色块状的胆矾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
变化后的物质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胆矾的研碎实验
胆矾研碎前后物质有没有变化?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三操作:
1、将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
2、加少量水,至变成澄清溶液
3、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变化前的物质
蓝色的胆矾溶液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固体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后,产生蓝色沉淀
变化后的物质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有其他物质生成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实验
反应有什么现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四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
2、加入适量稀盐酸
3、导管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变化前的物质
块状石灰石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试管里石块表面产生气泡,块状固体逐渐消失,
烧杯里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变化后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等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变化后有其他物质生成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反应有什么现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生成沉淀、产生气泡、发光放热……
习题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
D.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习题
习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C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习题
B
习题
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 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
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燃烧 B、爆炸?C、熔化 D、冷凝?
习题
B
习题
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
A.溶液变色 B.发光发热
C.体积膨胀 D.物种减少
D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海水晒盐
B.纸张燃烧
C.西瓜榨汁
D.气球爆炸
B
习题
习题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F、J、
C、E、G、H、I、
小结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
关系
区别
特征
概念
如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化
有与原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的其他物质生成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破碎、熔化、汽化等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在这些变化中各物质体现出自身的什么性质呢?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稳定性(活动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中性等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例题
1、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物理性质,描述的是溶解性和密度
2、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化学性质,受热分解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描述的是颜色和状态
例题
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_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
该金属能够与____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______(放热或吸热)反应。
较小
较低
银白色
水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放热
习题
①、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⑩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 ;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 ⑩铜能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3
小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内容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我们怎样区分性质和变化呢?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而变化则是物质反应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 “会”“难”“易” “就”
“可以”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如: 汽油燃烧
(化学变化)
汽油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如: 汽油挥发了
(物理变化)
汽油易挥发
(物理性质)
习题
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填入下列空格内。
(1)硫是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B
A
D
C
习题
A化学性质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物理性质
E物理变化
F化学性质
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石灰石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变成铜绿
小结
性 质
变 化
决 定
反 映
决 定
决 定
反 映
反 映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
例
课本练习
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理由。(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酒精蒸发。
(5)水变成水蒸气。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熔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9)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课本练习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课本练习
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课本练习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是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
拓展练习
灯管通电发光是什么变化?水烧开冒气泡是什么变化?
这两个都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总结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状态发生改变等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总结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