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教材p109的例题、做一做,以及p111练习
【总体设计思路】
《标准(2011)》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体现《标准(2011)》的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案例,设置了六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情境体验,学习新知;运用所学,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外拓展;板书设计。从简单的两种情况下的推理逐步引申到三种情况下推理,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同时也为学习例2做好铺垫。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这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教材通过简单的情境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能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且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设置猜一猜,挑选小侦探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草稿纸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一猜”小游戏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双胞胎姐妹的图片)这两位新朋友你能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吗?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预设:
学生1:左边的是姐姐,右边的是妹妹。
学生2:左边的是妹妹,右边的是姐姐。
师:这两位同学到底谁说的是对的呢?你们能不能确定?
生:不能确定,因为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的一个提示,(课件出示)其中一个说:“我不是姐姐。”现在你们能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吗?
生:左边的姐姐,右边的是妹妹。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吗?
预设:
生1:因为右边的女生说了我不是姐姐,那她肯定就是妹妹,那左边的就是姐姐。
生2:因为右边的女生说了我不是姐姐,所以左边的就是姐姐,那右边的就是妹妹。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课件出示)。
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了两姐妹谁是姐姐,谁是妹妹,非常棒!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并板书:推理)
二、情境体验,学习新知?
师:说到推理老师就想到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出示柯南图片)。知道他是谁吗?
生:柯南。
师:他是一位很聪明的小朋友,六岁就开始破案,还和小伙伴们成立了小小侦探团。现在这个侦察团正在招小侦探,你想不想加入?
生:想。
师:要想加入柯南的侦探团那是有条件,你们必须闯过柯南设置的三关挑战才行!有没有信心?那就开始我们的闯关挑战吧!
(一)第一关?
(课件出示)
小军骑自行车去上街,轮胎坏了,坏的不是前轮,而是()。
二年级的小雨同学,不是女生,而是()。
指名学生填空,并说明判断理由。
小结: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的提示,一种情况不是的,就是另一种情况。(板书:两种情况:不是 ,就是 )
(二)第二关
(课件出示)教材109页例1。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
师:仔细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读题并口答)
预设:我知道有三个人,小红,小丽,小刚;有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他们每人各拿一本。
师:“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
预设:每个人都拿了一本书,不能多拿也不能少拿。
师:猜猜看,他们各拿了什么书?
学生进行不同的猜测,可以多让几个人说一说。
师:看来要想推理出正确的结果,咱得有凭有据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锦囊妙计,(出示两个条件)现在你有想法了吗?请在你的纸上用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推理的过程。可以用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方法。?
师: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并交流想法。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预设:?
方法一、语言描述法?
生1:通过分析,我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则小刚拿的是数学书。(课件同步出示)?
方法二、连线法?
生2: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根据条件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连线,小丽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就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上,最后把小刚和数学书相连。(板书人名和书名)
(课件同步出示)
?
方法三、列表法?(此法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
在表格中写出人名和书名,再根据条件打钩。?(课件同步出示)
语文书 数学书 品德与生活书
小红 √
小丽
√
小刚
√
师:上面三种方法都是先确定的谁?为什么?
预设:先确定的小红,因为小红拿的书已经告诉我们了。?
师:也就是说能确定的我们要先确定,这样问题就变得简单了。?(板书:确定)?
师:再确定谁呢?为什么?
预设:再确定小丽,因为两本书中排除了数学,就是品德与生活。?(板书:排除)?
最后还剩下小刚,能确定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小结:语言描述法、连线法和列表法都是推理的好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两种情况的推理,想“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结果。三种情况的推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将给出的条件加以转化,进行有序并全面地分析,从而推出结论。
三、运用所学,巩固提高(第三关)
(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教材p109做一做第1题。
教材p111练习二十一 第1题?
学生活动:学生读题,独立完成练习后,组织全班交流。
(二)综合练习(课件出示)
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红色是( ),绿色是( ),黄色是( )。
教材p111练习二十一 第3题
小雨、小东、小松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松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东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是小松的成绩比我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参与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明推理的依据。
师:哇,你们通过了重重关卡,恭喜你们,顺利进入了柯南侦探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快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你还有什么遗憾吗?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
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课堂作业:教材p109做一做第2题、p111练习第2题
课外作业:阅读并思考数学故事:《聪明的囚徒》.
板书设计
推理
两种情况:不是 就是 小红 小丽 小刚
三种情况:确定 排除 语文 数学 品德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