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鲁科版必修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 第六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初步(2份打包下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鲁科版必修2高一物理单元测试 第六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初步(2份打包下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4-22 10:27:44

文档简介

第6章 相对论与量子论初步
第1节 高速世界
第2节 量子世界
本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以下效应属于狭义相对论的是( )
A.时间延缓 B.长度收缩
C.质量变大 D.时空弯曲
解析:A、B、C都属于狭义相对论,D属于广义相对论.
答案:AB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有量的变化,而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B.时间和空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观点,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不能割裂,是紧密联系的.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
3.一只长的标尺以相对论速度穿过一根几米长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以下哪种叙述最恰当地描述了标尺穿过管子的情况( )
A.标尺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管子能完全遮住它
B.标尺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标尺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
C.两者都收缩,且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恰好遮住标尺
D.所有这些都与观察者的运动情况有关
解析:观察者的运动情况不同,选取不同的惯性系,标尺与管子的相对速度也不相同,观察到的标尺和管子的长度也不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D
4.下列服从经典力学规律的是( )
A.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运动
B.发射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C.物体运动的速率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D.能量的不连续现象
解析: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所以A、B正确,C错误.能量的不连续现象涉及量子论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来解释,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AB
5.如果宇航员驾驶一艘飞船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 )
A.你的质量在减少
B.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
C.你永远不能由自身的变化知道你是否在运动
D.你在变大
解析:宇航员以飞船为惯性系,其相对于惯性系的速度始终为零,因此他不可能发现自身的变化,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答案:C
6.用光照射金属表面,没有发射光电子,这可能是( )
A.入射光强度太小 B.照射的时间太短
C.光的波长太短 D.光的频率太低
解析: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主要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没有发射光电子,说明入射光的能量太低,即光的频率太低.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D
7.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 )
A.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光的强度减弱,那么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不变
B.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减少
C.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的强度减弱到不为零的某一数值时,可能不再有电子逸出
D.若入射光的频率增加,而强度不变,那么单位时间内逸出电子数目不变,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解析: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所以选项A、C错误.光的强度减弱,光子数减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也将减小,所以选项B正确,D错误.
答案:B
8.下列关于光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
B.光子的能量由光强决定,光强大,每份光子的能量一定大
C.光子的能量由光频率决定,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
D.光子可以被电场加速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个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所以选项A、C正确,选项B错误.光子不带电,所以不能被电场加速,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AC
9.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 )
A.E-h B.E+h
C.E-h D.E+h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可知E=E′+E光,由光子说得E光=h,所以E′=E-E光=E-h.
答案:C
10.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到波长为530 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克常量为6.63 ×10-34 J·s,光速为c,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为( )
A.2.3×10-18 W B.3.8×10-19 W
C.7.0×10-48 W D.1.2×10-48 W
.解析:P=nhν=nh=6×6.63×10-34× W=2.3×10-18 W.
答案:A
11.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解析:运动的物体才有物质波,A错.X光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的衍射不能证实物质波的存在,故B错,C、D正确.
答案:CD
12.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A的圆周轨道上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个半径为rB的圆周轨道上,rA>rB.关于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且满足hν=Em-EN.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
13.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6-1所示,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图6-1
解析:将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验电器,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锌板中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A、D选项正确.红光不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AD
14.金属在一束频率为ν1的光照射下恰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另一束强度相同、频率为ν2(ν2>ν1)的光照射时,则( )
A.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减少
C.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加,光电子数不变
D.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不变,光电子数增加
解析:因为各种金属有确定的逸出功,入射光的频率增大,光子的能量也增大,被电子吸收扣除逸出功后剩下的能量也增加,所以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也增加.D肯定错.
当两束光强度相同时,频率为ν2的光子的能量大,所以单位时间内到达金属表面每单位面积的光子数将减少,逸出的光电子数也减少.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15.(4分)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频率为γ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量)____________.
解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hν,则N个光子的能量为Nhν.
答案:Nhν
16.(6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是E1=-13.6 eV,第二能级E2=-3.4 eV.如果氢原子吸收__________eV的能量,立即可由基态跃迁到第二能级.如果氢原子再获得1.89 eV的能量,它还可由第二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因此氢原子第三能级E3=__________eV.
解析:ΔE1=E2-E1=-3.4 eV-(-13.6 eV)=10.2 eV,E3=E2+ΔE2=-3.4 eV+1.89 eV=-1.51 eV.
答案:10.2 -1.51
17.(10分)有文献报道在高为1 981 m的山顶上测得563个μ子进入大气层,在海平面测得408个.已知μ子下降速率为0.995c,c表示真空中光速.试解释上述所测结果(静止μ子的半衰期为2.2×10-6s).
解析:由于μ子高速运动,相对于地面惯性系,μ子的半衰期会变长.
答案:根据Δt= s=2.2×10-5 s,即μ子的半衰期变为2.2×10-5 s,而μ子从山顶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s=6.64×10-6 s.所以会有少量μ子发生衰变.
18.(12分)有一功率为1 W的光源,发出某种波长的单色光.在距光源3 m处有一金属板,经测量得到每单位时间内打到金属板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为2.6×1016个,由此计算可得到该光束的波长为多长?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可得:,
λ=
=m=5.85×10-7 m.
答案:5.85×10-7 m
19.(12分)用功率P0=1 W的光源照射离光源r=3 m处的某块金属的薄片,已知光源发出的是波长λ=5 890 nm的单色光,试计算:
(1)1 s内打到金属板1 m2面积上的光子数;
(2)若取该金属原子半径r1=0.5×10-10m,则金属表面上每个原子平均需隔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一个光子?
解析:发光机理的实质是能的转换,即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光子的能量,根据光源的功率算出1 s内辐射的总能量,由每个光子能量E=hν即可算出总光子数,因为1 s内辐射的这些光子,都可以看成是均匀分布在以光源为中心的球面上,于是由面积之比就可算出1 s内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
(1)离光源3 m处的金属板每1 s内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能为
P= J/(m2·s)=8.9×10-3J/(m2·s)=5.56×1016eV/(m2·s)
因为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E=hν= J=3.377×10-19J=2.11 eV
所以单位时间内打到金属板上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为
n=个=2.64×1016个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可见,即使在光强相当弱的情况下,辐射到板面上的光子数仍然极多,因此,辐射的粒子性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2)每个原子的截面积为
S1=πr12=π×(0.5×10-10)2 m2=7.85×10-21m2
把金属板看成由原子密集排列组成的,则每个原子截面积上每秒内接收到的光子数为
n1 = nS1 = 2.64×1016×7.85×10-21=2.07×10-4
每两个光子落在原子上的时间间隔为Δt= s=4 830.9 s.
答案:(1)2.64×1016个 (2)4 830.9 s鲁科版物理必修2 第六章 相对论与天体物理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7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1.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如图A所示),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象是 ( )
2.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出发点是以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这两条基本假设是( )
A、同时的绝对性与同时的相对性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C、时间间隔的绝对性与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D、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
3.为了直接验证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科学家用中子轰击硫原子,分别测出原子捕获中子前后质量的变化以及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然后进行比较,精确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设捕获中子前的原子质量为m1,捕获中子后的原子质量为m2,被捕获的中子质量为m3,核反应过程放出的能量为ΔE,则这一实验需验证的关系式是 ( )
A. ΔE=(m1-m2-m3)c2 B. ΔE=(m1+m3-m2)c2
C. ΔE=( m2-m1-m3)c2 D. ΔE=( m2-m1+m3)c2
4、如图所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火箭B是“追赶”光的;火箭A是“迎着”光飞行的,若火箭相对地面的速度为,则两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分别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5、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a光,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b光。下列关于这两种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光的光子能量比b光的光子能量大
B.在同种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传播速度小
C.在a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a光的比b光的大
一些
6、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 延长光照时间
B 增大光的强度,
C 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D 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7、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8、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
A 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 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
C 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D 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
9、下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10、A、B两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水面从水面射到池底,它们经历的时间tA>tB,那么两种光子的能量关系是( )
A.EA>EB B.EA<EB C.EA=EB D.不能确定
11、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1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需要增大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用哪种方法( )
A.增加光照时间 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D.增大入射光频率
13、在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上也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如主场馆鸟巢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动力,可以说鸟巢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光电效应,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其次,是形成电压过程。如图所示是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从图中可知( )
A.Ekm与成正比
B.入射光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C.对同一种金属而言,Ekm仅与有关
D.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二、填空题
14、绿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采用 色光也可以产生(写出一种颜色的可见光);若金属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加了,则入射光的 (填“频率”或“强度”)增大了。
1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___ __
16、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 则每 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 l.6×10-19C)
17、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____________的存在使得空间不同位置的____________出现差别,物质的____________使光线弯曲。
18.(设宇宙射线粒子的能量是其静止能量的k倍.则粒子运动时的质量等于其静止质量的 倍,粒子运动速度是光速的 倍。
三、计算论述题
19.设想在人类的将来实现了恒星际航行,即将火箭发射到邻近的恒星上去,火箭相对于日心—恒星坐标系的速率为v=0.8c,火箭中静止放置长度为1.0 m的杆,杆与火箭方向平行,求在日心—恒星坐标系中测得的杆长。
20.1947年,在用乳胶研究高空宇宙射线时,发现了一种不稳定的基本粒子,称作介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273.27倍,它带有一个电子电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作π+或π-.若参考系中π±介子处于静止,它们的平均寿命为π=2.56×10-8 s,设π±介子以0.9c速率运动,求从实验室参考系观测到该粒子的平均寿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7个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1.C 2.D 3.B 4.B 5.D 6.C 7.A 8.AC 9.C 10.A 11.C 12.D 13.BC
二、填空题
14. 蓝(或青或紫),强度 15. 入射光波长太大(或反向电压太大)16. a,5×1013
17.引力场,时间进程,引力 18. k;
三、计算论述题
19. 0.6 m 20. 5.87×10-8 s
x
y
O
l
l
A
x
y
O
l
l
B
x
y
O
l
l
C
x
y
O
l
l
D
A
B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