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
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边,这时应该(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C.减少盘中的砝码 D.向右调节游码
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3.(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4.(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5.(2018八上·宁城期末)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下列粒子最小的是( )
A.分子 B.电子 C.花粉 D.飞尘
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8.(2018八下·武威月考)下列事例中,属于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B.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
D.投出去的篮球飞向篮筐
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C.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
D.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
10.(2017八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1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有一木块分别浮在盛有盐水、水、水银的杯子里,木块所受浮力( )
A.在水银中最大 B.在盐水中最大
C.在水中最大 D.在这三种液体中都相等
1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13.(2017八上·萧山月考)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14.(2017九上·竞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
15.(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一定质量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B.小石块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C.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二、填空题
1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填写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60 ;一个苹果质量大约是0.2 ;铝的密度是2.7 ;中学生重力约为500 .
18.(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密度 (填变化,下同);若凝固成冰,则密度 ,体积 .
1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金属块的质量(g)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放入金属后水面的刻度(cm3) 金属块的体积(cm3) 金属块的密度(kg/m3)
20.(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 cm3;
(2)碗的质量为 g;
(3)碗的密度为 g/cm3.
2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每秒燃气对外做功10次,则1min该汽油机完成 个冲程,飞轮转 圈.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
2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小宇用3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增大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不变”、“改变”)
24.(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小明骑自行车在凸凹不平的山坡上滑下,虽然不用力蹬车,但明显感觉车子运动得越来越快,此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机械能总量 .若要将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至少需要燃烧 m3的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
25.(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某物体重3N,若将它压入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为4N,则它受到的浮力是 N,由此可以判定,松手后该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2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3;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p3,则p1 p2,p3 p4(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解答题
2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按要求作图:
(1)在图甲所示,重10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2)如图,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3)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8.(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一重力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阻与下落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且k=1×10﹣4N s2/m2.求:
(1)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多少?
(3)请在如图中画出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这一过程中雨滴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描绘出大致情况即可)
2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央视《远方的家》栏目走进将乐,介绍了古代皇宫贡品﹣﹣将乐龙池砚.八年级小军同学观看节目后,想估测制作龙池砚的岩石的密度.他找到一小块体积为40cm3的岩石,并利用自制“浮筒质量仪”测其质量(如图1所示),从浮筒上标注的刻度可直接读出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浮筒和被测物体的总质量m. h随m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空浮筒在水中漂浮时h为6cm,放入岩石后浮筒在水中漂浮时h为9cm.
(1)求岩石的质量是多少克?
(2)求岩石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3)若岩石与浮筒底的接触面积为2×10﹣3m2,求岩石对浮筒底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AB、移动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故AB错误.
C、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应换较小质量的砝码或减少砝码,故C正确.
D、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把游码向右移,指针会向右边偏转的角度更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源及其分类;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解:A、根据密度公式可得:m=ρV,由于石墨纸的密度小,故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故A不符题意;
B、“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体现了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故B不符题意;
C、“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故C不符题意;
D、石墨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ρ= ;(2)“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的硬度大的特点,是环保材料;(3)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3.【答案】A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解: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
所以得:ρ雪= ρ冰.
故选A.
【分析】本题的关键点是“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联系点是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ρSh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
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越大,所以密度越小.故选:D.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③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5.【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水的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由4℃升高到10℃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
故选D.
【分析】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6.【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几乎所有质量,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
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物体,不是微观粒子,所以相对于分子、电子等都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几种粒子中,最小的是电子.
故选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7.【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从而可以判断选择项的正误.
8.【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A、拍打被子前,被子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被子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被子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不合题意;
B、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是惯性造成的危害,符合题意;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不合题意;
D、将篮球投出后,篮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飞向篮筐,是利用惯性;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惯性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有时对我们有用、有时有害,特别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据此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球一直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小球还受到重力作用要向下运动,所以小球要向右下方或左下方运动.故B错误.
C、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瞬间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C正确.
D、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2)小球摆到B位置时,绳的拉力撤销,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物体撤销一切外力,物体将保持撤销力时的运动状态.(4)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0.【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实心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 = =ρgh;
∵h甲<h乙,p甲=p乙,
∴ρ甲>ρ乙
∵G=F=ps,S甲>S乙
∴G甲>G乙
∵G=mg,
∴m甲>m乙.
故选A.
【分析】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mg=ρgsh;再利用p= 表示出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由题知h甲<h乙和p甲=p乙判断甲乙密度的关系;根据F=ps和S甲>S乙判断甲乙的质量和重力大小关系.
11.【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木块在三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木块重,所以浮力是相等的.
故选D.
【分析】同一木块在三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判断受浮力大小关系.
12.【答案】B,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甲、乙、丙均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力,
所以F甲=F乙=F丙;(2)由图可以看出,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说明液体的密度最大,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最小,故ρ甲>ρ乙>ρ丙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物体始终漂浮在液面上,说明两次受到的浮力相同,再根据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可得出液体密度的关系.
13.【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当物体没有接触水面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由图乙可知物体的重力为9N;当物体浸入水中时,开始受到浮力,测力计示数会减小,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则测力计示数越小,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浮力不再变化,此时的浮力最大,故可知最大浮力为9N-5N=4N,故B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在,当浮力为最大值4N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可求出物体的体积为400cm3,故A错;根据物体的重力可求出物体的质量为0.9kg,则物体的密度为0.9kg/400cm3=2.25×103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此时所受的浮力为4N,故D错.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G,完全浸没时的拉力F,从而可根据F浮=G-F求出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即最大浮力;由浮力公式计算出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C、由物体的重力求出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14.【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具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
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其温度变化较小,故C正确;
D、固体间分子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2)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固体间分子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15.【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解: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A错误;
B、冰是晶体,乙图中一定质量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正确;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是内燃机的排气冲程,故C错误;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3)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6.【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解:
A、D、小石块到达B点后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但此时的弹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小石块仍加速下落,其速度继续增加,动能继续增大;随着橡皮筋形变的增大,弹力增大,当弹力等于小石块重力时,小石块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石块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向上的弹力大于石块的重力,所以石块下落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因此,石块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D错误;
B、小石块到达C点时,其速度刚好为0,速度最小,动能最小.故B错误;
C、小石块从A点到B点是加速下降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大,所以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增加.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小石块的质量在下落过程中不会改变,因此只需考虑速度的变化情况,这就要从小石块的受力分析入手解答.
17.【答案】g;kg;g/cm3;N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
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g,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
体积是1cm3的铝的质量为2.7g,所以铝的密度为2.7g/cm3;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答案为:g;kg;g/cm3; N.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18.【答案】不变;变小;变大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ρ= 知,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变大.
【分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2)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根据ρ= 判断密度变化.
19.【答案】155;50;70;20;7.75×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金属块的质量m=100g+20g+20g+10g+5g=155g;
故答案为:155g.(2)平视量筒液面读数为50mL=50cm3;
故答案为:50.(3)放入金属块后平视液面读数为70mL=70cm3;
故答案为:70.(4)金属块体积V=70mL﹣50mL=20mL=20cm3;
故答案为:20.(5)金属块密度ρ= = =7.75g/cm3=7.75×103kg/m3;
故答案为:7.75×103.
【分析】测固体的密度原理是ρ= ,用天平测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体积V,根据公式算出体积.
20.【答案】(1)30
(2)60
(3)2
【知识点】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解:(1)由图甲知,水的体积V1=500mL,由图丙知,碗和水的总体积V3=530mL,碗的体积V=V3﹣V1=530mL﹣500mL=30mL=30cm3;(2)由图乙知,水与碗所排开水的总体积V2=560mL,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560mL﹣500mL=60mL,碗所排开水的质量m水=ρ水V排=1g/mL×60mL=60g;
碗漂浮在水面上时,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碗=m碗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m水g,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碗=F浮,即:m碗g=m水g,所以m碗=m水=60g;(3)碗的密度ρ碗= = =2g/cm3;
故答案为:(1)30;(2)60;(3)2.
【分析】(1)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碗的体积;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水的体积V1,碗和水的总体积V3,碗的体积V=V3﹣V1.(2)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读出水及碗所排开水的总体积V2,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然后由m=ρV求出碗排开水的质量;
对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碗所受的重力,然后求出碗的质量.(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碗的密度.
21.【答案】机械;2400;1200;压缩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关热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
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由题意可知,汽油机每秒燃气对外做功10次,即每秒钟完成10个工作循环,40个冲程,飞轮转40圈,则单缸四冲程汽油机1min该汽油机完成60×40=2400个冲程,飞轮转1200圈;
图中热机,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机械;2400;1200;压缩.
【分析】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根据气门的关闭和活塞的运行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22.【答案】15;变大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1)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于匀速下滑,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G=15N;(2)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因此当增大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即摩擦力大于重力,因此木块将减速下滑.
故答案为:15;变大
【分析】(1)首先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变化时,摩擦力的大小也变化.
23.【答案】2N;改变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1)由乙图中的左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乙图中右图可知,4s~6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2)由乙图中的左图可知,2s~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所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因此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2N;改变.
【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2)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时间,再根据推力﹣时间图象读出对于的推力,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3s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4.【答案】变小;变小;0.0126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其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
该过程中,存在阻力和摩擦,所以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成内能,故机械能是减小的.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 ℃)×2.5kg×(80℃﹣20℃)=6.3×105J;
由题知,Q吸=Q放=v液化气q,
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v液化气= = =0.0126m3.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0.0126.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由于题目中存在阻力和摩擦,所以机械能是减小的.(2)利用吸热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利用Q吸=Q放=vq计算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25.【答案】4;3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浸没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G溢=4N,
已知G物=3N,则F浮>G物,
放手后,物体将上浮,
当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G物=3N.
故答案为:4;3.
【分析】由题知,从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物体排开的水重),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浸没水中,和物体重比较,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会上浮或下沉,进而判断放手后物体所处的状态及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6.【答案】小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1)由于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即F=G,
所以,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减小,
由p= 得:倒置后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p1<p2;(2)由图可知:倒立时水的深度h2大于正立时水的深度h1,
根据p=ρgh可知,水的压强p3<p4.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分析】(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正立、倒立时水和瓶子的质量不变,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倒立时受力面积减小,利用压强公式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强关系.(2)把瓶子倒置后,根据液体深度的变化,利用p=ρgh判断水对瓶底的压强的变化关系.
27.【答案】(1)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大小为10N;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解:过力臂L2的右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上方,即为F2;
作F1的反向延长线,过支点O作F1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
(3)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1)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图时把握住力和力臂的垂直关系即可做出阻力.(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28.【答案】(1)解:雨滴匀速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得:F阻=G=2.5×10﹣3N
(2)解:雨滴匀速下落时,F阻=2.5×10﹣3N,
由已知F阻=kv2,故有v= = =5m/s
(3)解:雨滴所受重力不变,开始下落时,雨滴速度较小,所受阻力较小,合力向下,雨滴向下做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雨滴所受重力与阻力相等,雨滴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雨滴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雨滴匀速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空气阻力;(2)已知阻力大小由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可以求出雨滴匀速下落的速度;(3)分析雨滴的运动过程,确定其速度变化规律,然后作图.
29.【答案】(1)解:根据图象可知,空浮筒的质量:m筒=200g,
浮筒和岩石的总质量:m总=300g,
岩石的质量:
m岩=m总﹣m筒=300g﹣200g=100g
(2)解:岩石的密度:
ρ岩= = =2.5g/cm3
(3)解:岩石的重力:
G岩=m岩g=0.1kg×10N/kg=1N;
岩石对筒底的压强:
p= = = =500P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得出空浮筒的质量、浮筒和岩石的总质量,进一步求出岩石的质量;(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岩石的密度;(3)先根据G=mg求出岩石的重力,然后根据p= 求出岩石对浮筒底的压强.
1 / 1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
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边,这时应该(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C.减少盘中的砝码 D.向右调节游码
【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AB、移动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故AB错误.
C、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应换较小质量的砝码或减少砝码,故C正确.
D、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把游码向右移,指针会向右边偏转的角度更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源及其分类;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解:A、根据密度公式可得:m=ρV,由于石墨纸的密度小,故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故A不符题意;
B、“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体现了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故B不符题意;
C、“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故C不符题意;
D、石墨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出密度的计算公式ρ= ;(2)“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体现了石墨纸的硬度大的特点,是环保材料;(3)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3.(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答案】A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解: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
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
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ρ冰S(h﹣h1),
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
所以得:ρ雪= ρ冰.
故选A.
【分析】本题的关键点是“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联系点是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ρSh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
4.(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越大,所以密度越小.故选:D.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气体的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③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5.(2018八上·宁城期末)已知水在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0℃~4℃之间反常膨胀).则将0℃的水加热到1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水的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由4℃升高到10℃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减小,
故选D.
【分析】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下列粒子最小的是( )
A.分子 B.电子 C.花粉 D.飞尘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几乎所有质量,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
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物体,不是微观粒子,所以相对于分子、电子等都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几种粒子中,最小的是电子.
故选B.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答案】C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其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从而可以判断选择项的正误.
8.(2018八下·武威月考)下列事例中,属于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B.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
D.投出去的篮球飞向篮筐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A、拍打被子前,被子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被子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被子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不合题意;
B、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是惯性造成的危害,符合题意;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不合题意;
D、将篮球投出后,篮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飞向篮筐,是利用惯性;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惯性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有时对我们有用、有时有害,特别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据此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拿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
C.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位置
D.小球摆动过程中,随着小球位置的改变,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随之改变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牛顿第一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A、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球一直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错误.
B、当小球摆至B位置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小球还受到重力作用要向下运动,所以小球要向右下方或左下方运动.故B错误.
C、当小球摆至C位置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小球瞬间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C正确.
D、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2)小球摆到B位置时,绳的拉力撤销,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小球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由这两种运动的合运动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物体撤销一切外力,物体将保持撤销力时的运动状态.(4)在同一位置,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0.(2017八下·烟台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答案】A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实心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 = =ρgh;
∵h甲<h乙,p甲=p乙,
∴ρ甲>ρ乙
∵G=F=ps,S甲>S乙
∴G甲>G乙
∵G=mg,
∴m甲>m乙.
故选A.
【分析】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mg=ρgsh;再利用p= 表示出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由题知h甲<h乙和p甲=p乙判断甲乙密度的关系;根据F=ps和S甲>S乙判断甲乙的质量和重力大小关系.
1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有一木块分别浮在盛有盐水、水、水银的杯子里,木块所受浮力( )
A.在水银中最大 B.在盐水中最大
C.在水中最大 D.在这三种液体中都相等
【答案】D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知,木块在三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木块重,所以浮力是相等的.
故选D.
【分析】同一木块在三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判断受浮力大小关系.
1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答案】B,C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甲、乙、丙均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其自身重力,
所以F甲=F乙=F丙;(2)由图可以看出,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说明液体的密度最大,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最小,故ρ甲>ρ乙>ρ丙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物体始终漂浮在液面上,说明两次受到的浮力相同,再根据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可得出液体密度的关系.
13.(2017八上·萧山月考)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答案】C
【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当物体没有接触水面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由图乙可知物体的重力为9N;当物体浸入水中时,开始受到浮力,测力计示数会减小,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则测力计示数越小,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浮力不再变化,此时的浮力最大,故可知最大浮力为9N-5N=4N,故B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在,当浮力为最大值4N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可求出物体的体积为400cm3,故A错;根据物体的重力可求出物体的质量为0.9kg,则物体的密度为0.9kg/400cm3=2.25×103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此时所受的浮力为4N,故D错.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G,完全浸没时的拉力F,从而可根据F浮=G-F求出完全浸没时的浮力,即最大浮力;由浮力公式计算出完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C、由物体的重力求出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物体的密度;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14.(2017九上·竞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液体小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但不能说物体具有的热量多,因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故B错误;
C、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海水表面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其温度变化较小,故C正确;
D、固体间分子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2)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含有来修饰;(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4)固体间分子作用力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15.(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一定质量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解: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减少,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故A错误;
B、冰是晶体,乙图中一定质量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正确;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是内燃机的排气冲程,故C错误;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3)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B.小石块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C.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D.从B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在减小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解答】解:
A、D、小石块到达B点后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但此时的弹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小石块仍加速下落,其速度继续增加,动能继续增大;随着橡皮筋形变的增大,弹力增大,当弹力等于小石块重力时,小石块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石块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向上的弹力大于石块的重力,所以石块下落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因此,石块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D错误;
B、小石块到达C点时,其速度刚好为0,速度最小,动能最小.故B错误;
C、小石块从A点到B点是加速下降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大,所以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增加.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小石块的质量在下落过程中不会改变,因此只需考虑速度的变化情况,这就要从小石块的受力分析入手解答.
二、填空题
1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填写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60 ;一个苹果质量大约是0.2 ;铝的密度是2.7 ;中学生重力约为500 .
【答案】g;kg;g/cm3;N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
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g,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
体积是1cm3的铝的质量为2.7g,所以铝的密度为2.7g/cm3;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答案为:g;kg;g/cm3; N.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18.(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密度 (填变化,下同);若凝固成冰,则密度 ,体积 .
【答案】不变;变小;变大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体积减小,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ρ= 知,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变大.
【分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2)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根据ρ= 判断密度变化.
1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金属块的质量(g)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放入金属后水面的刻度(cm3) 金属块的体积(cm3) 金属块的密度(kg/m3)
【答案】155;50;70;20;7.75×103
【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金属块的质量m=100g+20g+20g+10g+5g=155g;
故答案为:155g.(2)平视量筒液面读数为50mL=50cm3;
故答案为:50.(3)放入金属块后平视液面读数为70mL=70cm3;
故答案为:70.(4)金属块体积V=70mL﹣50mL=20mL=20cm3;
故答案为:20.(5)金属块密度ρ= = =7.75g/cm3=7.75×103kg/m3;
故答案为:7.75×103.
【分析】测固体的密度原理是ρ= ,用天平测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体积V,根据公式算出体积.
20.(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 cm3;
(2)碗的质量为 g;
(3)碗的密度为 g/cm3.
【答案】(1)30
(2)60
(3)2
【知识点】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解:(1)由图甲知,水的体积V1=500mL,由图丙知,碗和水的总体积V3=530mL,碗的体积V=V3﹣V1=530mL﹣500mL=30mL=30cm3;(2)由图乙知,水与碗所排开水的总体积V2=560mL,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560mL﹣500mL=60mL,碗所排开水的质量m水=ρ水V排=1g/mL×60mL=60g;
碗漂浮在水面上时,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碗=m碗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m水g,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G碗=F浮,即:m碗g=m水g,所以m碗=m水=60g;(3)碗的密度ρ碗= = =2g/cm3;
故答案为:(1)30;(2)60;(3)2.
【分析】(1)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碗的体积;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水的体积V1,碗和水的总体积V3,碗的体积V=V3﹣V1.(2)碗漂浮在水面上时,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读出水及碗所排开水的总体积V2,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然后由m=ρV求出碗排开水的质量;
对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碗所受的重力,然后求出碗的质量.(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碗的密度.
21.(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每秒燃气对外做功10次,则1min该汽油机完成 个冲程,飞轮转 圈.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
【答案】机械;2400;1200;压缩
【知识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关热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
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由题意可知,汽油机每秒燃气对外做功10次,即每秒钟完成10个工作循环,40个冲程,飞轮转40圈,则单缸四冲程汽油机1min该汽油机完成60×40=2400个冲程,飞轮转1200圈;
图中热机,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机械;2400;1200;压缩.
【分析】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根据气门的关闭和活塞的运行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22.(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小宇用3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若增大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5;变大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解答】解:(1)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于匀速下滑,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G=15N;(2)由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因此当增大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即摩擦力大于重力,因此木块将减速下滑.
故答案为:15;变大
【分析】(1)首先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木块受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变化时,摩擦力的大小也变化.
23.(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选填“不变”、“改变”)
【答案】2N;改变
【知识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解答】解:(1)由乙图中的左图可知,4s~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由乙图中右图可知,4s~6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2)由乙图中的左图可知,2s~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所以,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因此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2N;改变.
【分析】(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2)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时间,再根据推力﹣时间图象读出对于的推力,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3s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无关求出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4.(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小明骑自行车在凸凹不平的山坡上滑下,虽然不用力蹬车,但明显感觉车子运动得越来越快,此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机械能总量 .若要将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至少需要燃烧 m3的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
【答案】变小;变小;0.0126
【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其动能变大;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
该过程中,存在阻力和摩擦,所以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成内能,故机械能是减小的.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 ℃)×2.5kg×(80℃﹣20℃)=6.3×105J;
由题知,Q吸=Q放=v液化气q,
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v液化气= = =0.0126m3.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0.0126.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势能越大.由于题目中存在阻力和摩擦,所以机械能是减小的.(2)利用吸热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利用Q吸=Q放=vq计算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25.(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某物体重3N,若将它压入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为4N,则它受到的浮力是 N,由此可以判定,松手后该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答案】4;3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浸没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G溢=4N,
已知G物=3N,则F浮>G物,
放手后,物体将上浮,
当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G物=3N.
故答案为:4;3.
【分析】由题知,从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物体排开的水重),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浸没水中,和物体重比较,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会上浮或下沉,进而判断放手后物体所处的状态及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26.(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p3;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强为p3,则p1 p2,p3 p4(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1)由于瓶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即F=G,
所以,倒置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减小,
由p= 得:倒置后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即:p1<p2;(2)由图可知:倒立时水的深度h2大于正立时水的深度h1,
根据p=ρgh可知,水的压强p3<p4.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分析】(1)水平桌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正立、倒立时水和瓶子的质量不变,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倒立时受力面积减小,利用压强公式可知两者对桌面的压强关系.(2)把瓶子倒置后,根据液体深度的变化,利用p=ρgh判断水对瓶底的压强的变化关系.
三、解答题
27.(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按要求作图:
(1)在图甲所示,重10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2)如图,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3)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答案】(1)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大小为10N;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2)解:过力臂L2的右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上方,即为F2;
作F1的反向延长线,过支点O作F1的垂线,即为F1的力臂L1,如图所示:
(3)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1)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图时把握住力和力臂的垂直关系即可做出阻力.(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28.(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一重力G=2.5×10﹣3N的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竖直落下(不计横向风的影响),设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阻与下落速度的平方(v2)成正比,关系为F阻=kv2,其中k为常数,且k=1×10﹣4N s2/m2.求:
(1)该雨滴匀速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雨滴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多少?
(3)请在如图中画出从开始下落到落地这一过程中雨滴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描绘出大致情况即可)
【答案】(1)解:雨滴匀速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得:F阻=G=2.5×10﹣3N
(2)解:雨滴匀速下落时,F阻=2.5×10﹣3N,
由已知F阻=kv2,故有v= = =5m/s
(3)解:雨滴所受重力不变,开始下落时,雨滴速度较小,所受阻力较小,合力向下,雨滴向下做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一定值后,雨滴所受重力与阻力相等,雨滴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雨滴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雨滴匀速下落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阻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空气阻力;(2)已知阻力大小由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可以求出雨滴匀速下落的速度;(3)分析雨滴的运动过程,确定其速度变化规律,然后作图.
29.(2016九上·无锡开学考)央视《远方的家》栏目走进将乐,介绍了古代皇宫贡品﹣﹣将乐龙池砚.八年级小军同学观看节目后,想估测制作龙池砚的岩石的密度.他找到一小块体积为40cm3的岩石,并利用自制“浮筒质量仪”测其质量(如图1所示),从浮筒上标注的刻度可直接读出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浮筒和被测物体的总质量m. h随m的变化图象如图2所示,空浮筒在水中漂浮时h为6cm,放入岩石后浮筒在水中漂浮时h为9cm.
(1)求岩石的质量是多少克?
(2)求岩石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3)若岩石与浮筒底的接触面积为2×10﹣3m2,求岩石对浮筒底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答案】(1)解:根据图象可知,空浮筒的质量:m筒=200g,
浮筒和岩石的总质量:m总=300g,
岩石的质量:
m岩=m总﹣m筒=300g﹣200g=100g
(2)解:岩石的密度:
ρ岩= = =2.5g/cm3
(3)解:岩石的重力:
G岩=m岩g=0.1kg×10N/kg=1N;
岩石对筒底的压强:
p= = = =500P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得出空浮筒的质量、浮筒和岩石的总质量,进一步求出岩石的质量;(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岩石的密度;(3)先根据G=mg求出岩石的重力,然后根据p= 求出岩石对浮筒底的压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