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昌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昌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4-21 08:36:58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昌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2.(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浓雾缭绕
D. 霜寒料峭
3.(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5.(2015九上·定州期末)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6.(2015九上·枣阳期末)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7.(2016九上·东明期中)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8.(2018九下·邵阳期中)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其中错误的是(  )
A.柴油机的气缸上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
B.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C.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但燃料便宜
D.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9.(2016九上·兴业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10.(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今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1)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2)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几种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9 ﹣102 ﹣117 80 357 110 78 218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二、填空题
11.(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读出如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   ℃,乙示数是   ℃.
12.(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
13.(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   
14.(2016九上·虞城期中)在建设施工中,我们经常看见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工人师傅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锯片浇水,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15.(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所示,图甲中向盒内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看到盒盖飞出去.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图   中(填“乙”或“丙”)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若某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时转速为3600r/min,则每秒有   个做功冲程.
16.(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    kg.[已知c=4.2×103J/(kg ℃)].
17.(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在发射火箭升空时,携带液态氢做燃料,这充分利用了液态氢的   大.
三、简答题
18.(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   热.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五、计算题
21.(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小芳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芳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她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2℃,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0℃.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装满水时,水箱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
(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需要燃烧2.1m3,则煤气灶的效率为多少?(煤气的热值为q煤气=1.8×107J/m3)
22.(2017九上·安庆期末)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分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3℃,故A错;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4℃,故B错;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40℃,故C错;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故D正确;应选D。
2.【答案】D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自然现象中霜、雪、雾凇、树挂等都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此选项正确;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此选项正确;
C、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D、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4.【答案】A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卫生间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镜面;
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这说明小水珠汽化变为水蒸气,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先液化,后汽化。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液化和汽化现象的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此选项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此选项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②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③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6.【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
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A正确;
B、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B错误;
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
7.【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解析】【解答】解:(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
(2)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2)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8.【答案】B
【知识点】热机
【解析】【解答】解:
A、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不同:柴油机的气缸上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此选项正确;
B、在做功冲程,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此选项错误;
C、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效率高同时燃料便宜,此选项正确;
D、在吸气冲程,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主要区别:
(1)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油机气缸顶端有个火花塞,此时火花塞喷出电火花,点燃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2)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柴油机气缸顶端有个喷油嘴,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柴油遇到高温的空气,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点燃方式是压燃式.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的压缩比例更大、温度更高、做功更多,效率更高。
9.【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解:
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所以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B错误;
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所以C错误;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所以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2)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4)热量是个过程量,区别于状态量,只是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有热量这个物理量,当两物体温差达到相等时,热传递就停止.所以只能说某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放出了多少热量.
10.【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解:A、中的酒精的凝固点低于零下50摄氏度,即能测出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水银的沸点是357摄氏度,高于萘的沸点,即其也能测出萘沸腾时的温度,故A正确;
B、由于水银的凝固点高于零下50摄氏度,即用其做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测量时,还没等测出最低气温来,水银就凝固了,即不能测出北方的最低温度,故该选项错误;
C、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故不能测出萘沸腾是的218摄氏度,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D、甲苯的沸点是110摄氏度,即也不能测出那沸腾是的218摄氏度,即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故选A.
【分析】我们知道北方高寒地区的最低温度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而萘的沸点是218摄氏度,即若想北方高寒地区的最低温度,即所选的液体的凝固点必须低于零下50摄氏度;若想测出萘的沸点,所选液体的沸点必须高于218摄氏度,所以利用上述知识,对下面的选项逐个分析即可.
11.【答案】﹣22;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在甲温度计上,“2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22℃;
在乙温度计上,“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8℃.
故答案为:﹣22;38.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2.【答案】液化;内侧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
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
炎热的夏天,打开了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故答案为:液化;内侧.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车内外的温度高低情况:
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内侧;
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外侧.
13.【答案】酒精蒸发,蒸发吸热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向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酒精会蒸发,而蒸发要从人体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使身体降温.
故答案为:酒精蒸发,蒸发吸热.
【分析】从题目中提到的降温可以联想到酒精蒸发吸热.由此展开分析.
14.【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时,切割机与路面摩擦做功,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
向锯片浇水,热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15.【答案】内;机械;丙;30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有关热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电火花打火时,酒精气体燃烧膨胀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因此将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2)图乙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且上端的火花塞发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在这一过程中,内能是转化为机械能的;
图丙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能量转化相反;(3)因为 =60r/s,并且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动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故可得每秒做功的次数为 =30(次).
故答案为:内;机械;丙;30.
【分析】(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2)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3)根据每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动两圈,可利用已知条件算出每秒种对外做功的次数.
16.【答案】比热容;4000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根据Q放=cm△t可知,降低相同的气温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根据Q放=cm(t﹣t0)得:
m= = =4000kg.
故答案为:比热容;4000.
【分析】(1)知道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质中最大的;根据Q放=cm△t气温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一定时,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2)根据Q放=cm(t﹣t0)可求水的质量.
17.【答案】热值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解:
火箭中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放出的热量多.
故答案为:热值.
【分析】氢的热值很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放出的热量多.
18.【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凝华;熔化;吸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凝华;熔化;吸.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19.【答案】(1)B;左
(2)99;小于
(3)停止加热
(4)液化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由图乙知,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象,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象;(2)由实验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所以水的沸点是99℃.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1)B;左;(2)99;小于;(3)停止加热;(4)液化.
【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保持向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掌握沸腾时与沸腾前现象的区别: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2)(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并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由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
20.【答案】(1)加热时间
(2)液体1;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1)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可以用加热时间长短间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液体1升高的温度低;要使两液体最终温度相同,液体1的加热时间应更长,液体1吸收的热量大于液体2吸收的热量,所以液体1的吸热能力强;物理学上用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液体1;比热容.
【分析】(1)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可以通过比较较热时间长短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吸热能力越弱;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来描述.
21.【答案】(1)解:水的体积:V=200L=200dm3=0.2m3,
由ρ= 得,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0.2m3=200kg
(2)解: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200kg×(40℃﹣22℃)=1.512×107J
(3)解: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Vq=2.1m3×1.8×107J/m3=3.78×107J,
煤气灶的效率:
η= ×100%= ×100%=40%
【知识点】太阳能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太阳能热水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和太阳能的容积相等,根据ρ= 求出水的质量;(2)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和温度的变化,根据Q吸=cm(t﹣t0)求出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3)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Vq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根据η= ×100%求出煤气灶的效率.
22.【答案】(1)解: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5kg×(98℃﹣18℃)=1.68×106J
(2)解:由η= 得:Q放= = =1.68×107J,
由Q放=mq得:
需要的木炭m= = =0.49kg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热量公式Q吸=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Q吸=Q放,由Q放=mq得m= 计算需要的木炭.
1 /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昌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分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23℃,故A错;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4℃,故B错;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40℃,故C错;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故D正确;应选D。
2.(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浓雾缭绕
D. 霜寒料峭
【答案】D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放热后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自然现象中霜、雪、雾凇、树挂等都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此选项正确;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此选项正确;
C、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
D、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答案】A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卫生间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镜面;
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这说明小水珠汽化变为水蒸气,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先液化,后汽化。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液化和汽化现象的分析。
5.(2015九上·定州期末)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此选项正确;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此选项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②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③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6.(2015九上·枣阳期末)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
A、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A正确;
B、由于铁和铜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的末温也不确定,故B错误;
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多.
7.(2016九上·东明期中)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解析】【解答】解:(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
(2)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2)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8.(2018九下·邵阳期中)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其中错误的是(  )
A.柴油机的气缸上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
B.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C.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但燃料便宜
D.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答案】B
【知识点】热机
【解析】【解答】解:
A、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不同:柴油机的气缸上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此选项正确;
B、在做功冲程,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此选项错误;
C、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效率高同时燃料便宜,此选项正确;
D、在吸气冲程,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主要区别:
(1)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油机气缸顶端有个火花塞,此时火花塞喷出电火花,点燃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2)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空气,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大;柴油机气缸顶端有个喷油嘴,此时喷油嘴喷出雾状的柴油,柴油遇到高温的空气,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点燃方式是压燃式.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的压缩比例更大、温度更高、做功更多,效率更高。
9.(2016九上·兴业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解析】【解答】解:
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所以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B错误;
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所以C错误;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所以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2)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4)热量是个过程量,区别于状态量,只是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有热量这个物理量,当两物体温差达到相等时,热传递就停止.所以只能说某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放出了多少热量.
10.(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今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1)测北方高寒地区气温用的寒暑表,(2)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那么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数据判断,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分别选用(  )
几种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水银 甲苯 酒精 萘
﹣39 ﹣102 ﹣117 80 357 110 78 218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
【答案】A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解:A、中的酒精的凝固点低于零下50摄氏度,即能测出北方冬天的最低温度;水银的沸点是357摄氏度,高于萘的沸点,即其也能测出萘沸腾时的温度,故A正确;
B、由于水银的凝固点高于零下50摄氏度,即用其做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测量时,还没等测出最低气温来,水银就凝固了,即不能测出北方的最低温度,故该选项错误;
C、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故不能测出萘沸腾是的218摄氏度,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D、甲苯的沸点是110摄氏度,即也不能测出那沸腾是的218摄氏度,即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故选A.
【分析】我们知道北方高寒地区的最低温度在零下50摄氏度左右,而萘的沸点是218摄氏度,即若想北方高寒地区的最低温度,即所选的液体的凝固点必须低于零下50摄氏度;若想测出萘的沸点,所选液体的沸点必须高于218摄氏度,所以利用上述知识,对下面的选项逐个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
11.(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读出如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甲是   ℃,乙示数是   ℃.
【答案】﹣22;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在甲温度计上,“20”在“3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22℃;
在乙温度计上,“30”在“4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8℃.
故答案为:﹣22;38.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2.(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
【答案】液化;内侧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解:
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
炎热的夏天,打开了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故答案为:液化;内侧.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车内外的温度高低情况:
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内侧;
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外侧.
13.(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   
【答案】酒精蒸发,蒸发吸热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解:向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酒精会蒸发,而蒸发要从人体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使身体降温.
故答案为:酒精蒸发,蒸发吸热.
【分析】从题目中提到的降温可以联想到酒精蒸发吸热.由此展开分析.
14.(2016九上·虞城期中)在建设施工中,我们经常看见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工人师傅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锯片浇水,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时,切割机与路面摩擦做功,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在施工时要不断向锯片上浇水,否则会很快损坏锯片.
向锯片浇水,热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15.(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所示,图甲中向盒内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看到盒盖飞出去.在此过程中,酒精燃烧后的燃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图   中(填“乙”或“丙”)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若某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时转速为3600r/min,则每秒有   个做功冲程.
【答案】内;机械;丙;30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有关热机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电火花打火时,酒精气体燃烧膨胀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因此将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2)图乙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且上端的火花塞发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在这一过程中,内能是转化为机械能的;
图丙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的能量转化相反;(3)因为 =60r/s,并且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动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故可得每秒做功的次数为 =30(次).
故答案为:内;机械;丙;30.
【分析】(1)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2)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3)根据每一个工作循环中,飞轮转动两圈,可利用已知条件算出每秒种对外做功的次数.
16.(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    kg.[已知c=4.2×103J/(kg ℃)].
【答案】比热容;4000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根据Q放=cm△t可知,降低相同的气温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根据Q放=cm(t﹣t0)得:
m= = =4000kg.
故答案为:比热容;4000.
【分析】(1)知道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质中最大的;根据Q放=cm△t气温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一定时,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2)根据Q放=cm(t﹣t0)可求水的质量.
17.(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在发射火箭升空时,携带液态氢做燃料,这充分利用了液态氢的   大.
【答案】热值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
【解析】【解答】解:
火箭中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放出的热量多.
故答案为:热值.
【分析】氢的热值很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与其它燃料相比,放出的热量多.
三、简答题
18.(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   现象,这一过程需   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凝华;熔化;吸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凝华;熔化;吸.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1)B;左
(2)99;小于
(3)停止加热
(4)液化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解:(1)图中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故A、C错误,B正确;由图乙知,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象,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象;(2)由实验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所以水的沸点是99℃.由于沸点小于100℃,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产生,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1)B;左;(2)99;小于;(3)停止加热;(4)液化.
【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保持向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掌握沸腾时与沸腾前现象的区别: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2)(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并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水沸腾时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由气态变液态属于液化.
20.(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答案】(1)加热时间
(2)液体1;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解答】解:(1)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可以用加热时间长短间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液体1升高的温度低;要使两液体最终温度相同,液体1的加热时间应更长,液体1吸收的热量大于液体2吸收的热量,所以液体1的吸热能力强;物理学上用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2)液体1;比热容.
【分析】(1)用相同的酒精灯对液体加热,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实验采用了转换法,可以通过比较较热时间长短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物体吸热能力越弱;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来描述.
五、计算题
21.(2016九上·曲阜开学考)小芳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芳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她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2℃,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0℃.请你求解下列问题:
(1)水箱装满水时,水箱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
(3)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需要燃烧2.1m3,则煤气灶的效率为多少?(煤气的热值为q煤气=1.8×107J/m3)
【答案】(1)解:水的体积:V=200L=200dm3=0.2m3,
由ρ= 得,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0.2m3=200kg
(2)解: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200kg×(40℃﹣22℃)=1.512×107J
(3)解: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Vq=2.1m3×1.8×107J/m3=3.78×107J,
煤气灶的效率:
η= ×100%= ×100%=40%
【知识点】太阳能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太阳能热水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和太阳能的容积相等,根据ρ= 求出水的质量;(2)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和温度的变化,根据Q吸=cm(t﹣t0)求出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3)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热值,根据Q放=Vq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再根据η= ×100%求出煤气灶的效率.
22.(2017九上·安庆期末)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答案】(1)解: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5kg×(98℃﹣18℃)=1.68×106J
(2)解:由η= 得:Q放= = =1.68×107J,
由Q放=mq得:
需要的木炭m= = =0.49kg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热量公式Q吸=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Q吸=Q放,由Q放=mq得m= 计算需要的木炭.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