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级上册 3.寄情山水 课件(27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八年级上册 3.寄情山水 课件(27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7-03 17: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 寄情山水
山水图册之一 王时敏
游春图 展子虔
中国画传统画种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题材有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等。元代以后山水画在画史上占据相当的地位。习惯上,依画法不同分为:勾勒设色,金碧辉煌,富装饰风,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纯粹水墨者为水墨山水或墨笔山水;水墨为主、略施淡赭淡青称浅绛山水或淡着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且施青绿者为小青绿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描绘者为没骨山水。就色与墨的关系而言,中国山水画可分为青绿、浅绛和水墨三类。青绿山水是以色为主的一种山水画格式;在水墨上赋以赭石为浅绛山水;水墨山水即是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和金碧山水之分。墨骨不显者为大青绿,在大青绿上填金底、勾金线者为金碧,墨骨显现、具有一定墨趣者为小青绿。
一、山 水 画 的 题 材 及 分 类
二、山水画的特点
1、山水画的意象造型
2、山水画的笔墨表现
3、山水画的意境要素
4、山水画的赋彩特色
5、时空处理的灵活性
6、山水画是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据此选择《富春山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
思考·练习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此图画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画面上坡陀起伏、林木森秀, 其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 并写平沙及溪山深处的飞泉。展披画卷, 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笔墨苍简清润。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明代董其昌说:“展之得三丈许, 应接不暇。”清代张庚说:“富春山卷, 其神韵超逸, 体备众法, 脱化浑融, 不落畦径。”恽南田说:“所作平沙, 秃锋为之, 极苍莽之致”。明清许多文人画家多以此图得到启示, 其临本有10余本之多。此卷现为两段。前一小段, 今在浙江省博物馆, 后一段现存台湾。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山水画“意象造型”的特点,决定了在章法布局上的“自由性”,决定了它能够灵活地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突破了自然真实的限制,以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时空处理的灵活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 意象时空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突破空间的限制,将天南地北的山川融为一体,也可以将水中陆地的景象巧妙地绘于同一画面;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还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将春夏秋冬景色置于一图,将日月星辰置于一景,让古代与现代在同一画面上共存。
?? “三远”及“散点透视”的处理方法――所谓“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高远就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三远”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远近处理法,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灵活地处理空间关系的基础。在有些山水画的章法里,同一画面采取了三远中的几种方法来画。可以上半幅用平视法,下半幅用俯视法;也可以上半幅用高远法,下半幅用平远法。长卷等横幅形式的远近关系,常用“散点透视法”,即画家的位置和视点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后、左右移动,突破了空间制约来处理景物的表现方法。
??? 空白背景的处理方法――山水画在构图时,常留有大块空白,或上空,或下空,或左空,或右空,也可中间空。白可以作为云烟回荡于空间,白也可以作为水流穿行于大地。空白留得好,不仅突出了主体,并且使整个画面因此显得灵活而生动起来。
平远
高远
深远
三:山水画的笔墨问题
1、用笔·用墨:追求书法用笔和墨的丰富多彩。
2、表达不同的物象和情感应选择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山石有披麻皴,折带皴,斧披皴等,这些皴法都是为了表现不同的山石质感而产生的不同的用笔方法。树木的画法有点叶法和夹叶法。
3、讲解树的画法
4、演示树木画法
树 的 画 法
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树分四枝: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树的造型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树;树的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万变不离其宗。
点叶
夹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


“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