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释疑解惑
(一)温度及温度计
1. 温度
温度概念:
单位: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度 , 符号:℃
原理:
摄氏温度
的规定:
温度计
2
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3.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
0.1℃
35℃~42℃
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
典例精析
1.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
C
2. 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
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16
35.9
3. 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
A、37.5℃、37.5℃ B、37℃、38℃
C、37.5℃、38℃ D、37℃、37.5℃
C
(二)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典例精析
写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
2、雾的形成——
3、露的形成——
4、霜的形成——
液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6、冰镇啤酒瓶“冒汗”—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8、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
先升华后凝华
液化
升华
凝华
9. 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10. 冰棒冒“白气”——
11. 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先升华后液化
液化
先汽化后液化
1. 汽化和液化
汽化
概念:
方式
蒸发
沸腾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二)物态变化
概念:
作用:
影响
蒸发
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进行
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吸热,具有降温致冷作用
沸
腾
概念:
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吸热
液体沸腾的温度
1. 温度达到沸点
2. 继续吸热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液
化
概念: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典例精析
1. 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
水蒸发吸热
2.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液化
汽化
3. 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BC
熔化
2. 熔化和凝固
概念:
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1. 温度达到熔点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继续吸热
(二)物态变化
凝
固
概念:
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1. 温度达到凝固点
2. 继续放热
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时间
温度
晶体熔化曲线
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
度
非晶体熔化曲线
非晶体凝固曲线
时间
温度
典例精析
1.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房间里,?冰 熔化(填“能”或“不能”)
不能
2. 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混合态 D. 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D
3.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熔点是___℃;
(2)加热__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 ;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
(5)经过_____min,温度升高到20 ℃.
-10
0
1
固液共存态
8
12.5
3. 升华和凝华
升华
概念:
特点:
凝华
概念:
特点: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吸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放热
(二)物态变化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云.云中的水滴也会 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上,这就形成了雨.
汽化
液化
凝华
凝固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