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4-25 15:16:40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碳酸氢钠,④碳酸,⑤碳酸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⑤③ B.④①②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④②⑤③
2.(2016高二下·东台月考)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3.(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Zn﹣2e﹣=Zn2+
B.电池反应: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
D.盐桥中K+移向ZnSO4溶液
4.(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最好选用(  )
A.Na2SO4 B.HCl C.NaCl D.CuSO4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或说法正确的是(  )
A.H3O+的电子式为
B.﹣NH2的电子式为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HS﹣+H2O S2﹣+H3O+
D.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6.(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有机物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其中与其他三种有机物属于不同类别的是(  )
A. B.CH2═CH2
C. D.CH3C≡CH
7.(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
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
8.(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物质常温下为气态的是(  )
A.丙烷 B.己烷 C.3﹣甲基戊烷 D.十七烷
9.(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已知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从而可推知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1 B.2 C.3 D.4
10.(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NO3﹣ B.﹣NO2 C.﹣OH D.﹣COOH
1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CH3COOH)=2c(Na+)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4+)>c(Cl﹣)
D.0.1mol L﹣1 NaHCO3溶液:c(Na+)>c(HCO3﹣)>c(OH﹣)>c(H+)
12.(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盐的水解反应的是(  )
A.NH4++H2O NH3 H2O+H+ B.Fe3++3H2O═Fe(OH)3↓+3H+
C.S2﹣+2H2O═H2S+2OH﹣ D.Br﹣+H2O═HBr+OH﹣
13.(2016高二上·西安期末)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14.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③①②⑤ D.④②③①⑤
15.(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
A. B.
C. D.
16.(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  )
A. B.
C. D.
17.(2017高二上·双峰期末)脑白金是热卖中的一种滋补品,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属于芳香烃
B.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分子式为C13N2H17O2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18.(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19.(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
A.2﹣甲基﹣2﹣丁烯 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 D.2﹣甲基﹣1,3﹣丁二烯
20.(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⑧
二、填空题
2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1)液氯 ,(2)氯气 ,(3)白磷 ,(4)红磷 ,(5)D ,(6)T ,(7) ,(9)CH2=CH﹣CH3 ,(8) ,(10) ,(11)2,2﹣二甲基丁烷
在上述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   ;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
互为同位素的有   ;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   
22.(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现有以下物质: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以上均填序号)
①CO2②AlCl3③NH4Cl ④熔融Na2CO3⑤蔗糖⑥铜 ⑦BaSO4⑧CH3COOH ⑨NaOH溶液 ⑩液态HCl.
三、简答题
23.(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按要求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氯化铵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离子方程式   
(3)乙醇和氧气以KOH为电解质的溶液形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2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①   
②   
③   
④   .
25.(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电源B极是   极(填“正”或“负”)
(2)(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
(3)欲用(丙)装置给钢镀银,G应该是   (填电极材料),电镀液选   溶液.
(4)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何种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浓度,甲应加入   乙应加入   .
26.(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16.8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44.0gCO2和14.4g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
(1)A的分子式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物质中,一定条件能与A发生反应的是   
A.H2 b.Na c.KMnO4 D.Br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①醋酸、②次氯酸、④碳酸是酸,等浓度的三种溶液,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所以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醋酸<④碳酸<②次氯酸;
③碳酸氢钠、⑤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碳酸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碳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浓度的两种盐,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钠,溶液pH③<⑤,
所以这五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⑤,
故选C.
【分析】先将物质按酸和盐进行分类,再把酸按酸的强弱进行排序,酸性越强的酸其pH值越小;把盐按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进行排序,盐水解程度越大的其碱性越强,溶液的pH值越大.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解析】【解答】解:A、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铂电极沿导线流向铝电极,故B错误;
C、铂做成网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C正确;
D、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该题.
3.【答案】B,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Zn是负极,故A错误;
B、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故B正确;
C、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正确;
D、在溶液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K+移向CuSO4溶液,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原电池中负极为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反应的总方程式为:Zn+Cu2+=Zn2++Cu.
4.【答案】A
【知识点】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A.加入Na2SO4,增大溶液浓度,导电性增强,且不影响H2和O2的生成,故A正确;
B.加入HCl,一极析出氢气,另一极产生氯气,影响氧气的生成,故B错误;
C.加入NaCl,发生2NaCl+2H2O 2NaOH+H2↑+Cl2↑,生成氯气,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C错误;
D.加入CuSO4,在阴极上析出铜,影响氢气的生成,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所加入电解质只能增大溶液的导电性,不能参与电极反应,否则会影响生成H2和O2.
5.【答案】D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A.H3O+为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氢原子与氧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NH2中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3个单电子,分别于2个氢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还剩余1个单电子,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HS﹣+H2O H2S+OH﹣,故C错误;
D.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两种: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H3O+为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氢原子与氧原子各共用1对;
B.﹣NH2中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3个单电子,分别于2个氢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还剩余1个单电子;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和氢氧根离子;
D.乙烷共六个氢原子,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二种异构体,分别为: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6.【答案】C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解:A、 为链状烃;
B、CH2═CH2为链状烃;
C、 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
D、CH3C≡CH属于直链烃;
与其他三种的碳的骨架不同,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碳的骨架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苯乙烯含有环状结构,据此进行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甲烷的结构式为 ,故C错误;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的空间构型;
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为结构式;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8.【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只有丙烷中碳原子为3,常温下为气体,而B、C、D中C原子数均大于4,均不是气体,
故选A.
【分析】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在常温下为气体,以此来解答.
9.【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解:二氯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就有多少同分异构体,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二氯苯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数目3种,故选C.
【分析】苯环上总共含有6个H,二氯苯与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二甲苯同分异构体数和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相同.
10.【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A.NO3﹣为硝酸根离子,不属于官能团,故A选;
B.﹣NO2为硝基,为官能团,故B不选;
C.﹣OH为羟基,为醇类和酚类的官能团,故C不选;
D.﹣COOH为羧基,属于酸类的官能团,故D不选;
故选A.
【分析】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卤素原子、酯基等,注意烃基不属于官能团,据此进行解答.
11.【答案】B,C
【知识点】pH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pH<7,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混合液中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故B正确;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则c(H+)=c(OH﹣),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H4+)=c(OH﹣)+c(Cl﹣)可知,溶液中c(NH4+)=c(Cl﹣),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数目减少,则c(Na+)>c(HCO3﹣),由于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O3﹣)>c(OH﹣)>c(H+),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醋酸为弱电解质,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
B、根据物料守恒进行判断溶液中c(CH3COO﹣)+c(CH3COOH)与c(Na+)的关系;
C、常温下溶液的pH=7,溶液显示中性,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据此判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12.【答案】A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铵根离子的水解是可逆的,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故A正确;
B、铁离子的水解是可逆的,不能用等号,不会出现沉淀,故B错误;
C、硫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故C错误;
D、溴离子不是弱离子,不能水解,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水解反应是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形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据此回答.
13.【答案】C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解析】【解答】解:A、由Ksp计算可知,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2CrO4>AgCl,故A错;
B、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2CrO4>AgCl,故B错;
C、饱和溶液中:对应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即AgCl>AgI;Ag2CrO4溶液中Ag+的浓度为 ,AgCl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所以有Ag2CrO4>AgCl>AgI,故C正确;
D、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Cl>AgI,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对应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即AgCl>AgI;假设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x,则CrO42﹣的浓度为0.5x,由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可知
Ksp(Ag2CrO4)=x2×0.5x=0.5x3=2.0×10﹣12,x3=4.0×10﹣12,即x═ ,因为AgCl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所以Ag2CrO4>AgCl,
故顺序为:Ag2CrO4>AgCl>AgI.
14.【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解:作原电池负极或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①中铁发生化学腐蚀;②中铁作正极,被保护;③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加速被腐蚀;④中铁作阳极,加速被腐蚀;⑤中铁作阴极,被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知,Fe被腐蚀由快到慢顺序是④③①②⑤,故选C.
【分析】作原电池负极或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据此分析解答.
15.【答案】C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正确;
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纯铜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阴极析出,故C错误;
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惰性电极作阳极,则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无论阴极是否活泼,阴极上都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
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
D、电解氯化铜溶液,石墨作阳极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
16.【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A.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1,故A不选;
B.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故B不选;
C.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8:6:2=4:3:1,故C不选;
D.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2,故D选;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利用对称性来分析出现几种位置的氢离子,并结合H原子的个数来分析解答.
17.【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芳香烃只有C、H元素,该物质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3N2H16O2,故C错误;
D.含苯环和C=C,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物质中含C、H、O、N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含苯环、C=C、﹣CONH﹣,结合苯的性质来解答.
18.【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解:根据等效氢的判断方法:同一个碳原子上连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的氢原子等效,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A.含有5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5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A错误;
B.含有4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B错误;
C.含有2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2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C错误;
D.含有3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不同的沸点.
19.【答案】C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解:(CH3)2CHCH2CH3,结构为 .5号碳原子与1号碳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若1(或5号)、2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2﹣甲基﹣1﹣丁烯;
若2、3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2﹣甲基﹣2﹣丁烯;
若3、4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3﹣甲基﹣1﹣丁烯;
若3、4号碳原子各去掉2个H原子,形成的炔烃为3﹣甲基﹣1﹣丁炔;
若1、2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同时3、4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二烯烃为2﹣甲基﹣1,3﹣丁二烯;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不饱和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采用逆推法,减去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重新形成不饱和键,即可的原来的不饱和烃,再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20.【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该有机物含有醇羟基,可发生消去、氧化、取代、酯化反应,另外还有酚羟基,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含有﹣COOH,可发生中和、取代,酯化反应,该有机物中不含有能水解的官能团,不含C=C,则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故选C.
【分析】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颜色反应,含有醇羟基,可发生消去、氧化、取代、酯化反应,含有﹣COOH,可发生中和、取代,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21.【答案】(7)和(11)、(8)和(11);(9)和(10);(3)和(4);(5)和(6);(1)和(2)、(7)和(8)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液氯和(2)氯气是同一物质,(3)白磷和(4)红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5)D和(6)T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7) 和(8) 是同一物质,(9)CH2=CH﹣CH3和(10)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7) 和(11)2,2﹣二甲基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8) 和(11)2,2﹣二甲基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
在上述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7)和(11)、(8)和(11);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9)和(1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3)和(4);
互为同位素的有(5)和(6);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1)和(2)、(7)和(8),
故答案为:(7)和(11)、(8)和(11);(9)和(10);(3)和(4);(5)和(6);(1)和(2)、(7)和(8).
【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
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22.【答案】②③④⑦⑩;⑧;①⑤;④⑥⑨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解析】【解答】解:①CO2不能导电,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②AlCl3不能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③NH4Cl 不能导电,溶于水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④熔融Na2CO3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完全电离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⑤蔗糖不能电离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⑥铜 是金属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BaSO4 不能导电,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⑧CH3COOH不能导电,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⑨NaOH溶液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氢氧化钠溶液不是电解质,⑩液态HCl不能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⑦⑩,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⑤,能导电的是④⑥⑨,
故答案为:②③④⑦⑩;⑧;①⑤;④⑥⑨.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23.【答案】(1)2NaCl+2H2O 2NaOH+Cl2↑+H2↑
(2)NH4++H2O NH3 H2O+H+
(3)C2H5OH+16OH﹣﹣12e﹣=2CO32﹣+11H2O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1)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氯气,电解反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反应为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 2NaOH+Cl2↑+H2↑,
故答案为:2NaCl+2H2O 2NaOH+Cl2↑+H2↑;(2)氯化铵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 H2O+H+,故答案为:NH4++H2O NH3 H2O+H+;(3)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2H5OH+16OH﹣﹣12e﹣=2CO32﹣+11H2O,故答案为:C2H5OH+16OH﹣﹣12e﹣=2CO32﹣+11H2O.
【分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2)氯化铵溶液中氨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氢;(3)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24.【答案】2﹣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乙苯;3﹣甲基﹣1﹣丁烯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解:①主链5个碳原子,甲基在2号碳,名称为:2﹣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②最长碳链五个碳原子,2,3号碳上有甲基,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故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③苯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得到苯的同系物为乙苯,故答案为:乙苯; ④选取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离双键近的一端给主链编号,得到名称为:3﹣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3﹣甲基﹣1﹣丁烯.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25.【答案】(1)负
(2)1:2:2:2
(3)Ag;AgNO3
(4)CuO;HCl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附近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则电源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
故答案为:负;(2)甲装置中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E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F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生成1mol氧气需要4mol电子,生成1mol铜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氯气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氢气时需要2mol电子,所以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故答案为:1:2:2:2;(3)若用(丙)装置给钢镀银,G应该是Ag,H是钢,电镀液是AgNO3溶液;
故答案为:Ag;AgNO3;(4)甲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和氧气,应加入CuO,乙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气和氢气,应加入HCl;
故答案为:CuO;HCl.
【分析】(1)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则电源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2)甲装置中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D电极上铜离子放电,E电极上氯离子放电,F电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得失电子和生成物的关系式计算;(3)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为电解质溶液;(4)依据析出什么加什么的原则分析.
26.【答案】(1)C5H8O
(2)
(3)A、B、C、D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解:(1)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 =0.2mol,经燃烧生成44.0g CO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H2O,物质的量为 =0.8mol,故有机物A分子中N(C)= =5,N(H)= =8,故N(O)= =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
故答案为:C5H8O;(2)不饱和度为 =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 ;(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不饱和度为 =2,不含其它官能团,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含有C≡C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ABCD.
【分析】(1)根据n= 计算有机物A、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烃分子中C、H原子数目,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子中氧原子数目,据此书写该烃的分子式;(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6:1:1,结合有机物的分子式判断有机物A的结构;(3)根据有机物A含有是官能团进行分析解答.
1 / 12016-2017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碳酸氢钠,④碳酸,⑤碳酸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⑤③ B.④①②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pH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①醋酸、②次氯酸、④碳酸是酸,等浓度的三种溶液,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所以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醋酸<④碳酸<②次氯酸;
③碳酸氢钠、⑤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碳酸的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碳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浓度的两种盐,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钠,溶液pH③<⑤,
所以这五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②③⑤,
故选C.
【分析】先将物质按酸和盐进行分类,再把酸按酸的强弱进行排序,酸性越强的酸其pH值越小;把盐按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进行排序,盐水解程度越大的其碱性越强,溶液的pH值越大.
2.(2016高二下·东台月考)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0H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
C.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解析】【解答】解:A、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铂电极沿导线流向铝电极,故B错误;
C、铂做成网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C正确;
D、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答该题.
3.(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Zn﹣2e﹣=Zn2+
B.电池反应: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
D.盐桥中K+移向ZnSO4溶液
【答案】B,C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Zn是负极,故A错误;
B、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故B正确;
C、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正确;
D、在溶液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K+移向CuSO4溶液,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原电池中负极为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反应的总方程式为:Zn+Cu2+=Zn2++Cu.
4.(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最好选用(  )
A.Na2SO4 B.HCl C.NaCl D.CuSO4
【答案】A
【知识点】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A.加入Na2SO4,增大溶液浓度,导电性增强,且不影响H2和O2的生成,故A正确;
B.加入HCl,一极析出氢气,另一极产生氯气,影响氧气的生成,故B错误;
C.加入NaCl,发生2NaCl+2H2O 2NaOH+H2↑+Cl2↑,生成氯气,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C错误;
D.加入CuSO4,在阴极上析出铜,影响氢气的生成,不全部为水的电解,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所加入电解质只能增大溶液的导电性,不能参与电极反应,否则会影响生成H2和O2.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或说法正确的是(  )
A.H3O+的电子式为
B.﹣NH2的电子式为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HS﹣+H2O S2﹣+H3O+
D.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D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A.H3O+为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氢原子与氧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NH2中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3个单电子,分别于2个氢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还剩余1个单电子,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HS﹣+H2O H2S+OH﹣,故C错误;
D.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两种: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H3O+为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氢原子与氧原子各共用1对;
B.﹣NH2中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3个单电子,分别于2个氢原子各共用1对电子,还剩余1个单电子;
C.NaHS显碱性的原因是硫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和氢氧根离子;
D.乙烷共六个氢原子,乙烷的二氯代物有二种异构体,分别为: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6.(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有机物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其中与其他三种有机物属于不同类别的是(  )
A. B.CH2═CH2
C. D.CH3C≡CH
【答案】C
【知识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解析】【解答】解:A、 为链状烃;
B、CH2═CH2为链状烃;
C、 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
D、CH3C≡CH属于直链烃;
与其他三种的碳的骨架不同,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碳的骨架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苯乙烯含有环状结构,据此进行分析.
7.(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
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甲烷的结构式为 ,故C错误;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的空间构型;
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为结构式;
D、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8.(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物质常温下为气态的是(  )
A.丙烷 B.己烷 C.3﹣甲基戊烷 D.十七烷
【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只有丙烷中碳原子为3,常温下为气体,而B、C、D中C原子数均大于4,均不是气体,
故选A.
【分析】碳原子数小于4的烃在常温下为气体,以此来解答.
9.(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已知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从而可推知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解:二氯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就有多少同分异构体,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二氯苯有3种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数目3种,故选C.
【分析】苯环上总共含有6个H,二氯苯与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二甲苯同分异构体数和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相同.
10.(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NO3﹣ B.﹣NO2 C.﹣OH D.﹣COOH
【答案】A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A.NO3﹣为硝酸根离子,不属于官能团,故A选;
B.﹣NO2为硝基,为官能团,故B不选;
C.﹣OH为羟基,为醇类和酚类的官能团,故C不选;
D.﹣COOH为羧基,属于酸类的官能团,故D不选;
故选A.
【分析】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常见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羧基、卤素原子、酯基等,注意烃基不属于官能团,据此进行解答.
1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CH3COOH)=2c(Na+)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4+)>c(Cl﹣)
D.0.1mol L﹣1 NaHCO3溶液:c(Na+)>c(HCO3﹣)>c(OH﹣)>c(H+)
【答案】B,C
【知识点】pH的简单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所以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pH<7,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混合液中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故B正确;
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溶液的pH=7,则c(H+)=c(OH﹣),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H4+)=c(OH﹣)+c(Cl﹣)可知,溶液中c(NH4+)=c(Cl﹣),故C错误;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碳酸氢根离子数目减少,则c(Na+)>c(HCO3﹣),由于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O3﹣)>c(OH﹣)>c(H+),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A、醋酸为弱电解质,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溶液显示酸性;
B、根据物料守恒进行判断溶液中c(CH3COO﹣)+c(CH3COOH)与c(Na+)的关系;
C、常温下溶液的pH=7,溶液显示中性,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
D、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碱性,据此判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12.(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盐的水解反应的是(  )
A.NH4++H2O NH3 H2O+H+ B.Fe3++3H2O═Fe(OH)3↓+3H+
C.S2﹣+2H2O═H2S+2OH﹣ D.Br﹣+H2O═HBr+OH﹣
【答案】A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铵根离子的水解是可逆的,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故A正确;
B、铁离子的水解是可逆的,不能用等号,不会出现沉淀,故B错误;
C、硫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故C错误;
D、溴离子不是弱离子,不能水解,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水解反应是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形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据此回答.
13.(2016高二上·西安期末)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答案】C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解析】【解答】解:A、由Ksp计算可知,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2CrO4>AgCl,故A错;
B、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2CrO4>AgCl,故B错;
C、饱和溶液中:对应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即AgCl>AgI;Ag2CrO4溶液中Ag+的浓度为 ,AgCl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所以有Ag2CrO4>AgCl>AgI,故C正确;
D、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Ag+浓度大小顺序应为AgCl>AgI,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对应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即AgCl>AgI;假设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x,则CrO42﹣的浓度为0.5x,由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可知
Ksp(Ag2CrO4)=x2×0.5x=0.5x3=2.0×10﹣12,x3=4.0×10﹣12,即x═ ,因为AgCl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 ,所以Ag2CrO4>AgCl,
故顺序为:Ag2CrO4>AgCl>AgI.
14.如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③①②⑤ D.④②③①⑤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解:作原电池负极或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①中铁发生化学腐蚀;②中铁作正极,被保护;③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加速被腐蚀;④中铁作阳极,加速被腐蚀;⑤中铁作阴极,被保护;
通过以上分析知,Fe被腐蚀由快到慢顺序是④③①②⑤,故选C.
【分析】作原电池负极或作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金属被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据此分析解答.
15.(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正确;
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纯铜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阴极析出,故C错误;
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惰性电极作阳极,则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无论阴极是否活泼,阴极上都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
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
D、电解氯化铜溶液,石墨作阳极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铜离子放电.
16.(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
【解析】【解答】解:A.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1,故A不选;
B.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故B不选;
C.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8:6:2=4:3:1,故C不选;
D.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3:2,故D选;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利用对称性来分析出现几种位置的氢离子,并结合H原子的个数来分析解答.
17.(2017高二上·双峰期末)脑白金是热卖中的一种滋补品,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属于芳香烃
B.它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分子式为C13N2H17O2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芳香烃只有C、H元素,该物质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3N2H16O2,故C错误;
D.含苯环和C=C,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物质中含C、H、O、N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含苯环、C=C、﹣CONH﹣,结合苯的性质来解答.
18.(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解答】解:根据等效氢的判断方法:同一个碳原子上连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的氢原子等效,对称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A.含有5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5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A错误;
B.含有4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B错误;
C.含有2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2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C错误;
D.含有3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就有几种不同的沸点.
19.(2016高二下·张掖期中)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
A.2﹣甲基﹣2﹣丁烯 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丁烯 D.2﹣甲基﹣1,3﹣丁二烯
【答案】C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解:(CH3)2CHCH2CH3,结构为 .5号碳原子与1号碳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若1(或5号)、2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2﹣甲基﹣1﹣丁烯;
若2、3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2﹣甲基﹣2﹣丁烯;
若3、4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烯烃为3﹣甲基﹣1﹣丁烯;
若3、4号碳原子各去掉2个H原子,形成的炔烃为3﹣甲基﹣1﹣丁炔;
若1、2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同时3、4号碳原子各去掉1个H原子,形成的二烯烃为2﹣甲基﹣1,3﹣丁二烯;
故选:C
【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不饱和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采用逆推法,减去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重新形成不饱和键,即可的原来的不饱和烃,再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20.(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氧化 ⑧加聚.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C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该有机物含有醇羟基,可发生消去、氧化、取代、酯化反应,另外还有酚羟基,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含有﹣COOH,可发生中和、取代,酯化反应,该有机物中不含有能水解的官能团,不含C=C,则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故选C.
【分析】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颜色反应,含有醇羟基,可发生消去、氧化、取代、酯化反应,含有﹣COOH,可发生中和、取代,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二、填空题
21.(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1)液氯 ,(2)氯气 ,(3)白磷 ,(4)红磷 ,(5)D ,(6)T ,(7) ,(9)CH2=CH﹣CH3 ,(8) ,(10) ,(11)2,2﹣二甲基丁烷
在上述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   ;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
互为同位素的有   ;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   
【答案】(7)和(11)、(8)和(11);(9)和(10);(3)和(4);(5)和(6);(1)和(2)、(7)和(8)
【知识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液氯和(2)氯气是同一物质,(3)白磷和(4)红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5)D和(6)T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7) 和(8) 是同一物质,(9)CH2=CH﹣CH3和(10) 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7) 和(11)2,2﹣二甲基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8) 和(11)2,2﹣二甲基丁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故互为同系物,
在上述物质中是同系物的有(7)和(11)、(8)和(11);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9)和(10);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3)和(4);
互为同位素的有(5)和(6);
互为同一物质的有(1)和(2)、(7)和(8),
故答案为:(7)和(11)、(8)和(11);(9)和(10);(3)和(4);(5)和(6);(1)和(2)、(7)和(8).
【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
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22.(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现有以下物质: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以上均填序号)
①CO2②AlCl3③NH4Cl ④熔融Na2CO3⑤蔗糖⑥铜 ⑦BaSO4⑧CH3COOH ⑨NaOH溶液 ⑩液态HCl.
【答案】②③④⑦⑩;⑧;①⑤;④⑥⑨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解析】【解答】解:①CO2不能导电,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②AlCl3不能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导电属于强电解质,③NH4Cl 不能导电,溶于水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④熔融Na2CO3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完全电离能导电,属于强电解质,⑤蔗糖不能电离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⑥铜 是金属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BaSO4 不能导电,熔融状态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⑧CH3COOH不能导电,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⑨NaOH溶液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氢氧化钠溶液不是电解质,⑩液态HCl不能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②③④⑦⑩,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⑤,能导电的是④⑥⑨,
故答案为:②③④⑦⑩;⑧;①⑤;④⑥⑨.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三、简答题
23.(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按要求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氯化铵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离子方程式   
(3)乙醇和氧气以KOH为电解质的溶液形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答案】(1)2NaCl+2H2O 2NaOH+Cl2↑+H2↑
(2)NH4++H2O NH3 H2O+H+
(3)C2H5OH+16OH﹣﹣12e﹣=2CO32﹣+11H2O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1)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氯气,电解反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反应为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 2NaOH+Cl2↑+H2↑,
故答案为:2NaCl+2H2O 2NaOH+Cl2↑+H2↑;(2)氯化铵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 H2O+H+,故答案为:NH4++H2O NH3 H2O+H+;(3)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2H5OH+16OH﹣﹣12e﹣=2CO32﹣+11H2O,故答案为:C2H5OH+16OH﹣﹣12e﹣=2CO32﹣+11H2O.
【分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2)氯化铵溶液中氨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氯化氢;(3)乙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24.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①   
②   
③   
④   .
【答案】2﹣甲基戊烷;2,3﹣二甲基戊烷;乙苯;3﹣甲基﹣1﹣丁烯
【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解析】【解答】解:①主链5个碳原子,甲基在2号碳,名称为:2﹣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甲基戊烷;②最长碳链五个碳原子,2,3号碳上有甲基,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故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③苯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得到苯的同系物为乙苯,故答案为:乙苯; ④选取含碳碳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离双键近的一端给主链编号,得到名称为:3﹣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3﹣甲基﹣1﹣丁烯.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25.(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电源B极是   极(填“正”或“负”)
(2)(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
(3)欲用(丙)装置给钢镀银,G应该是   (填电极材料),电镀液选   溶液.
(4)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何种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浓度,甲应加入   乙应加入   .
【答案】(1)负
(2)1:2:2:2
(3)Ag;AgNO3
(4)CuO;HCl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附近有大量氢氧根离子,由此得出F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则电源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
故答案为:负;(2)甲装置中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D电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E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F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生成1mol氧气需要4mol电子,生成1mol铜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氯气时需要2mol电子,生成1mol氢气时需要2mol电子,所以转移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生成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2;
故答案为:1:2:2:2;(3)若用(丙)装置给钢镀银,G应该是Ag,H是钢,电镀液是AgNO3溶液;
故答案为:Ag;AgNO3;(4)甲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和氧气,应加入CuO,乙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气和氢气,应加入HCl;
故答案为:CuO;HCl.
【分析】(1)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F极是阴极,则电源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2)甲装置中C电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D电极上铜离子放电,E电极上氯离子放电,F电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得失电子和生成物的关系式计算;(3)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为电解质溶液;(4)依据析出什么加什么的原则分析.
26.(2016高二上·绵阳开学考)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16.8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44.0gCO2和14.4gH2O;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
(1)A的分子式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物质中,一定条件能与A发生反应的是   
A.H2 b.Na c.KMnO4 D.Br2.
【答案】(1)C5H8O
(2)
(3)A、B、C、D
【知识点】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解答】解:(1)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 =0.2mol,经燃烧生成44.0g CO2,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14.4g H2O,物质的量为 =0.8mol,故有机物A分子中N(C)= =5,N(H)= =8,故N(O)= =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
故答案为:C5H8O;(2)不饱和度为 =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故A的结构简式为 ,
故答案为: ;(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不饱和度为 =2,不含其它官能团,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含有C≡C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ABCD.
【分析】(1)根据n= 计算有机物A、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烃分子中C、H原子数目,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子中氧原子数目,据此书写该烃的分子式;(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6:1:1,结合有机物的分子式判断有机物A的结构;(3)根据有机物A含有是官能团进行分析解答.
1 / 1
同课章节目录